APP下载

党建联建共建 推进社会治理

2020-10-13周辰佳

西部论丛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建社会治理党建

周辰佳

摘 要:近年来,天凝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抓好党建作为重要工作,强化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加强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推进镇域党建联建,提升全镇社会治理水平为主要任务,推动开展各项联建共建活动,切实强化镇村基层治理,不断激发群团、政企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

关键词:党建;共建;社会治理

一、背景

天凝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北部,2009年7月,由原天凝、洪溪、杨庙三镇合并成为新的天凝镇。全镇区域面积75.6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3个城镇社区,总人口5.73万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镇,给城镇管理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压力。天凝镇深入贯彻新时代基层党建新要求,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基层群众开展实践探索。

二、党建联建共建 推进社会治理探索途径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组织共建,凝聚合力。健全完善共建机制。建立健全四方红色联盟力量,深化县级机关联挂部门、镇、村社、企业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组织开展“党群连心  双帮圆梦”帮扶活动,实施“党组织设置优化”行动等五大行动,全面推进“大党委”制度,依托镇党委对所辖党组织进行指导和协作,开启以强带弱、抱团合作的“强村计划”发展模式,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村级结对共建,推动成立青吴嘉三地村级党建联盟,建立起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镇域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丰富提升党建品牌。探索建立“共融·共建·共享”机关党建客厅,打造“天道酬勤 凝智聚力”机关党建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其服务、保障、促进中心工作的功能。以“双提双创”为主题和抓手,打造“两新”组织党建精品点,塑造产学研“红色共同体”党建品牌。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发布“凝·志愿”服务品牌,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提升干部服务中心开展工作的能力。促进共建成果转化,实现干部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成果共享。

坚持党建引领,联抓社会治理,精准发力。拓宽联建共建广度。推动非公企业“联建共建”人力、阵地、信息、典型等方面资源共享,通过与保利物业、中建八局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政企结对活动,打造党建联合体、联建共同体。深化“主题党日”,推行“结对式”“菜单式”“拉手式”“组团式”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以来,镇机关党员主动深入群众,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开展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党建为统揽,整合村、项目工地、企业中各类组织资源,建立层级明晰、共驻共建的联动组织体系,有效扩大党建和社会治理覆盖面。挖掘联建共建深度。整合镇域内党建、人力、服务等各类资源,通过设立“1+N”区域性党组织(1即村居党组织,N为若干下属支部党组织),辐射带动网格内各类党组织区域联动、组织共建,以“地缘党建”新格局,激发区域党建新活力。村居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帮助企业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等,让非公企业党组织焕发新的生命力。推进新居民集聚地党建,成立村级新居民临时党支部,新建新居民红色驿站和党员议事站,建立当地联络员+新居民双网格长制,发挥新居民信息员作用,统筹做好网格内党建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资源共享,群策群力。共办共推党建活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聚焦主题主线,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加强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员政治学习教育,推动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网格、进岗位,共同举办专题党课,组织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形成机关党建、非公党建、村(社区)党建良性互动局面。共用共享党建阵地。免费开放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综合体”,为村居民提供全科一站式“红色代办”服务。整合初心阁、匠心馆、功叙园、血防纪念馆等党建阵地,推出红色教育线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图书阅览室,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基地;推进村(社区)党建项目,提升基层党组织先锋廊、党员先锋站、红茶坊、网格议事厅等党建阵地,为党员、群众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议事阵地。通过打造共享共用的学习阵地、教育阵地、活动阵地,形成功能互补的党建阵地群,实现多方共赢。

三、成效启示

探索推行基层党建联建共建,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畅通了交流沟通的渠道,搭建了互助合作的平台,实现了组织互联、资源互用、功能互补、合作共赢目标。通过总结和归纳,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是前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建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加强基层党建是厚植党在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硬任务”,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重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地确定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党建服务民生,以党建保障稳定,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强化“角色”意识,发挥党员作用是基础。抓好全镇基层党建工作,镇党委的“龙头”作用、村(社区)的“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广大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从健全组织机制、优化干部队伍、创新组织设置入手,才能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统筹的工作格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健全完善党员激励、考核、监督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载体、活泼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党员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才能汇聚抓基层党建的强大合力。

三是深化共驻共建,提升服务水平是目标。推进基层党建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整合资源,服务群众。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始终高度关注民生,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才能使基层党建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以共驻共建为工作依托,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教育引导党员有参与的意识、参与的动力和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健全完善“双向承诺、双向服务、双向反馈、双向监督”工作机制,定期沟通、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形成共驻共建共融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邢广良.激活队伍“红细胞” 党建共建联建促创新[J].广西法治日报,2019,59-61

[2] 王冬 冯佳.基层党建联建模式建设探索研究[J].党建研究,2019,67

[3]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组织部.推进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党建研究,2019,54-56

猜你喜欢

共建社会治理党建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基于汽车专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践研究
企业文化与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共建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