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域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0-10-13辛立胜

职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汽车维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辛立胜

摘 要: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也是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而知识外化的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对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 汽车维修 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理念。“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新时代之问。对职业学校而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情的学生,建构可行性的教学模式是对“怎么培养人”的积极回应。

一、问题的提出

“模式”一词的英文是model。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一般是指在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维修诊断思路充满了抽象性。如何在保证“够用、实用”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是研究的重点。行为主义者在强化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职业教育而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即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行为上,而没有放在学生学习的方式或学习行动的原因上,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内在固有的逻辑能力。但是,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因此,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开展研究,对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建构开展研究,旨在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应用

职业学校开设的汽车维修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老牌专业,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化油器、传统柴油机车辆,到现在的电控汽车、共轨柴油车,再到混合动力车、新能源车辆,再到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这一切彰显着汽车维修专业的多样化发展历程。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传统的学徒工、工学交替到现在的“理实一体”“现代学徒制”等,从传统“三段式”教学到现在的百花齐放,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发生了较大变化。纵观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未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板书、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统教学存在一些优点:如讲授的知识量较大、课程进度较快。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师生节奏不一致,难以实现最大化收益;学生主动性不强,缺乏有效参与。传统教学适合理论性较强、学生基础较好的课程,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而言,传统教学效率不高。

(二)未协助学生积极建构知识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积极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才能积极开展知识建构,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没有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讲课的过程,课堂同时还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二者同等重要。

(三)学生知识迁移效率不高

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是衡量知识迁移效率高低的评价指标。知识内化是指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对理论知识或专业基础知识层面。知识外化是指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进而实现应用的过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目标是通过知识内化进而实现知识外化,在汽车维修专业上表现为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达到可以灵活对车辆进行检查、检测与诊断、维修等实际操作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忽略了知识外化,因此,未能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于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应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成和内化,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一)在理论课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发挥好知识的传授者、协助者、指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环境、网络环境等,指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外在的激励措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如通过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措施,激励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此外,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表现在认识方式和思维策略的差异上,还包括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分析学情,在尊重不同学生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才可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如在进行汽车文化、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预设学习目标,协助学生开展相应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自学、群学、对学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内化。参考美国教育学家巴特勒提出的教学模式,依据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得出教学模式的七个步骤: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创设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情景;激发动机是指通过创设的情景、设置的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层次、个性,因材施教;应用新知是指将所学知识迁移外化的过程;检测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考核评价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巩固练习是指通过创设相应情景,使学生得以重复性训练,进而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拓展与迁移是指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知识迁移。

(二)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实现理论课程的学习

社会文化互动,也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同伴之间、学徒与师傅之间、学生与重要他人之间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构成社会文化互动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参与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二是主体之间有某种形式的接触;三是各参与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的意义。在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再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组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在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开展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外化与迁移。

如在进行发动机构造、维修底盘构造、维修电器构造、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学习时,大多采用“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或“项目化”教学等,均是社会文化活动的有效形式。结合汽车维修课程知识学习,建议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为内涵,按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参考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明确典型工作任务、练习典型工作任务、拓展典型工作任务、考核典型工作任务,最终实现知识外化。

四、小结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看成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体现出学生的中心作用。学生的内化过程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建构和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外化過程,也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技能的过程。

(作者单位: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汽车维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施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