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业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服务系统开发

2020-10-13汪文杰许凡强张玉兵王涛

微型电脑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汪文杰 许凡强 张玉兵 王涛

摘 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中心的数据库资源,构建面向业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服务系统。借鉴软件体系构建架构三层理论的分层设计思想,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树及指标赋权,基于定性结合定量发现极大的提升了电力信息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快速使用业务变化具备较强的系统可拓展性及灵活性。通过计算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指标可以发现不同矩阵C.R.均在0.1以内,表示设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结构向量分析是可行的。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电力信息资源; 整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 393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scheme of powe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system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construct a business-oriented powe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service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database resources of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enter. By referring to the hierarchical design idea of the three-layer theory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by constructing analytic hierarchy tree and index weighting,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iscovery, a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of pow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system can quickly use business changes with strong exten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By calculating judgment matrix and consistency test index, it can be found that all the C.R.s of different matrices are within 0.1,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tructural vector analysis of power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system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ower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ed system

0 引言

在電力企业的信息化规划设计方面均缺乏综合考虑,并未设立规范化的统一数据标准[1-3]。目前电力企业在开展企业资源管理工作中,产生了信息资源浪费的多种问题。而电力信息系统运用过程中,由于并不具备满足工作所需的互通性,对各项信息的兼容性能也较差[4-7]。因此需要运用企业系统软件实现信息资源整合,降低存在较高成本以及较久的实施周期,再加上整体难度较大且不具备较好的可行性。

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构建阶梯分层式模型[8-10]。对于每一个模型层次都能够依照上一层级的准则,对该层次的逐一对较,换言之即父层实现对子层的对较,两者之间形成了判断矩阵[11]。综合不同层级权重完成不同层次要素针对目标权重的计算,进而确定最终的可行性方案权值作为决策依据。判断矩阵主要结构包括了上层的某原则为准则,相较下层元素,遵循9级评分标准作为上下层元素对比的关键基础[12-13]。通过借助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及随机一致性比率指标,实现对矩阵准确度的衡量,进而有效检查了人们的判断思维是否一致。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设计方案。

1 确定评价体系指标

基于软件体系架构设计思想,与层次分析法的相结合,对于整合系统进行评价分析过程中,通过划分资源整合系统包括数据内容层、服务处理层以及用户体验层,并且针对每一个层级都设立了对应评价指标。其中在数据内容层主要指的是资源整合系统所主要涉及的相关馆藏类信息资源,其中包括了本地信息、远程信息,显示给使用者的具体信息[14-15]。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了去重性、覆盖范围、关联性以及相关数据质量;服务处理层主要包括了提供给使用者整合系统的具体服务情况,其中涵盖了处理有关内容,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了处理层实现的基本系统功能、交互性、容错性以及安全性和特色服务。用户体验层主要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具体操作、交互内容,具体评价指标包括了结果相关性、界面友好性以及访问延时。

2 面向业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业务服务系统开发  假如想要在具体业务内运用统一数据模型,首先应用基础模块、功能模块以及各个业务系统子模块。应用基础模块作为各项业务所能够运用的基础系统活动。除了业务子模块除外还设置了协调服务活动模块,该模块通过充分组合各模块,从而反馈给不同使用者的系统业务功能。具体设计原则需要确保其实现灵活性,能够达到对不同业务活动模块的随意组合。不仅如此还要确保该模块具备可拓展性,即改变业务流程并不会造成对子模块的较大变动影响。通过协调活动能够充足功能模块,并且创新形成新的功能。

为了确保本次设计的服务系统具备所需的灵活性及拓展性,作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系统业务应用,如图1所示。

通过结合上部分整合分析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基础之上选定指标。准则层以及方案层。首先通过处理原始数据库内的相关数据服务,包括的质量、关联性、无重新以及覆盖范围。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根据程序的系统功能所需,采用数据协调服务调动对应数据获取相应服务。其次需要在实现模型建立及转化过程中,即服务处理层能够对于不同来源数据构建物理数据库服务,实际数据集合协调服务,获得所需物理数据库。最后在用户体验层的每一个子系统模块提供服务,被分别封装至子服务内部,包括基础服务运用、数据库服务的读取等。除了基础类服务及协调类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注册服务。用户通过借助该服务功能,完成某项业务的申请,选取适当的协调服务充足不同自服务,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系统模块功能所需。

合理划分系统层级及功能模块,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者在运用该系统过程中的业务变更灵活性。对于系统接口设计,需确保能够提升透明度,同时还能够对程序设计有效简化,确保系统功能具备较强可维护性及可拓展性。

3 资源整合系统设计方案示例

在本文运用的实例中具体业务运用基于统一数据模型内,完成有关数据报表的生成读取,最终以XML文档方式呈现给使用者。如图2所示。

作为使用者在运用该系统的业务流程内,不同功能层级的模块划分,包括了数据获取、生成数据库以及业务应用三大模块层级。用户借助协调服务模块,能够有效调用。针对用户群体来讲所有系统功能服务,包括了注册、协调以及基础的各层级服务,均统一整合形成整体提供给使用者,用户能够参照自己的系统功能使用需求,查找对应的资源应用服务。通过接口服务充分组合调用基础服务,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业务集成,具体服务调用接口参数,如图3所示。

协调服务调用数据获取服务,通过向基础服务提出具体请求之后,读取相关数据服务及时协调服务模块返回数据对象,之后将获取所得的相关数据,保存于某一类文件中,类别数据依照整合之前的原始格式存储,返回同样作为多个小数据类对象,之后完成本地服务的有效协调,实现功能组合拼装形成完整功能对象。调用物理数据库的生成服务,将有关基础类信息传输至基础数据对象类,基础服务生成XML文档满足多类对象,在基础服务端实现多XML的拼装生成最终形成XML数据文件。调用业务应用服务,通过将统一生成的XML文档在该数据库内完成有关数据的读取,及时运用该数据生成相应的报表,最终根据协调服务返还至报表生成。基础类服务端作为多种基础服务运用,能够有效整合相关基础服务,分层模块实现不同业务类别。

4 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向量及指标值检验

通过在本次示例运用“1~9标度方法”表,对比相较同基层的不同两个指标,具体的对比依据即相较上层指标重要性如何,也就是子指标针对父指标重要程度,判断具体重要程度构建判断矩阵。根据设计系统完成不同层级指标权重向量的计算,并检验指标值是否符合本文设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需求。计算A-Bi、B1-Ci、B2-Di、B3-Ei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如表1—表4所示。

根据本次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矩阵C.R.均在0.1以内,表示本次设计的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结构向量分析是可行的。

5 总结

综上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设计了电力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并结合示例完成对本次设计系统结构的定性结合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树及指标赋权,基于定性结合定量发现极大的提升了电力信息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还能够快速使用业务变化具备较强的系统可拓展性及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林爽, 秦萃丽, 王裴培,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应急演练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 电子设计工程, 2017(21):27-28.

[2] 李丰玉, 董子铭.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2(12):484-486.

[3] 江伟, 宋鑫, 黄颖祺,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能电网运行状态指标体系设计[J]. 电气应用, 2015,31(S1):624-629.

[4] Chan F T S, Ip R W L, Lau H. Integration of expert system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the design of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selection system[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7, 116(2):137-145.

[5] 王小青, 孟军, 包万敏,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通信网性能评估方法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28(2):21.

[6] 王小东, 董斌, 王俊凯,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电力公司岗位价值评估[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9(3):51-53.

[7] 王晓燕, 范朝阳, 李郁雁.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 30(11):177-180.

[8] 赵予新, 邵赛娜.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粮食供应链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 40(1):16-19.

[9] 秦立公, 田应东, 李娟.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复相关系数法的桂林相思埭运河功能要素开发研究[J]. 对外经贸, 2017,17(1):97-100.

[10] 魏理豪, 王甜, 陈飞,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息系统实用化评价研究[J]. 科技通报, 2014(2):143-145.

[11] 李一.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简介(待续)[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4, 22(2):57-58.

[12] 楊健, 唐全科, 刘彬.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项目储备排序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10):87-88.

[13] 付可欣, 彭澎, 孔静,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电网能效评估方法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16, 53(3):23-26.

[14] 郑建, 任敬国, 袁海燕,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区配电网综合评估方法[J]. 山东电力技术, 2015, 42(11):11-15.

[15] 姜莹莹, 曹谢东, 白琳, 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SCADA系统安全评价[J]. 物联网技术, 2013(12):71-73.

(收稿日期: 2019.06.14)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浅谈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