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把农民领进数字社会

2020-10-13陈秋圆

小康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康万物教授

陈秋圆

跟邱泽奇教授约采访的日子,是9月10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作为一名学习人文社科的学生,对邱教授自然是不陌生的,特别是在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上受惠于他。在联系的过程中,即使在电脑一端,也能感受到邱教授的亲和与严谨。

邱泽奇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江学者,在社会学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30多年,主要研究组织社会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等,近年来专注于数字化与数字乡村、数字化与智慧城市的研究。这次联系邱教授,正是关于“数字乡村”的选题,探讨互联网的连接优势是如何帮助乡村摆脱“失连”困境的。

当今时代,信息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城市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但技术带来的红利的分配并不是平等的,很多乡村与城市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数字鸿沟”。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46.2%。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中央出台数字乡村战略,鼓励以数字化推动乡村振兴。

邱泽奇认为,在转型社会背景下,中国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痛点”是“连通性”不足,数字乡村建設要面对数字红利普惠中因地区差异与城乡差异交集带来的复杂格局。在具体发展数字乡村的过程中,有的地区从电商入手,如各种“淘宝村”,而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也看到了电商在助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一些地区也借此推进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有的地区从数字治理入手,推进乡村组织、乡村治理、村务管理的数字化,运用数字工具把村民重新组织起来。“破解城乡之间、乡乡之间数字鸿沟的基础在于把村民领进数字社会”,邱教授指出,没有连接,就没有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中,让每一个村民认识和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是传统乡村建设中不曾有过的新事。

读者观点

疫情后的万物复苏

已经入秋了,这一年转眼就要结束,走在街上可以看到虽然是秋天了,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展示出疫情过后的万物复苏。我是《小康》杂志和小康新媒体的忠实读者,希望《小康》可以多多关注疫情后各行各业的万物复苏。期待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

——北京 刘欢

猜你喜欢

小康万物教授
万物皆可折
我家的小康
万物生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