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厉行节约,“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在行动

2020-10-13贺梦娇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19期
关键词:减损储粮浪费

贺梦娇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创历史新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夯实。但是,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

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粮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关于节约粮食,古人有很多朴实的话:“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丰年要当歉年过,有粮常想无粮时”……对此,我们的祖辈、父辈这些“过来人”感受尤深。老百姓每日吃穿用度,最要掂量的就是一粒米、一口馍。过去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此,在仓廪殷实的时候更不能忘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粮食虽然连年丰收,但这丰收来之不易。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农资销售受阻、田间管理薄弱,对春耕生产造成了很大压力。3月,中央及时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进行引导激励,各地下大气力狠抓粮食生产,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辛勤种粮,加上气候条件总体不错,这才喜获夏粮丰收。需要指出的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今夏长江流域的持续性强降水已对安徽、江西等地的早稻生产造成影响,有的地方中晚稻未能及时播种,虽然后期仍可通过加强管理确保稳定的收成,但毕竟增加了难度和投入。

居安思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越是丰收越不能忽视粮食的极端重要性,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增加了粮食国外进口的不确定性,中国人的饭碗不能指望靠进口来装满。目前,我国的口粮98%以上都是自己种出来的,生产容不得一丝放松。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量惊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需要亿万农民辛勤耕耘,同样需要你我他每一个人勤俭持家,珍惜一箪食、一瓢饮。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做到!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助力粮食收获环节减损

餐饮消费环节的浪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粮食的浪费其实不仅仅存在于这个环节。

中国占有全世界约7%的耕地,但需要养活世界19%的人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粮食领域的“开源与节流”均异常重要。有关研究表明,产后损失中收获损失仅次于消费环节。目前,正值夏粮收获时节,如何降低收获损失?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机械化收获是发展趋势和主流,而且是减少收获环节损失的有效途径。据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28个省(区、市)对近5000个农户的粮食收获环节损失专项调查,在采用联合机械收获的水稻和小麦种植户中,选择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分别占比为88.46%和93.20%,损失率均低于未采用农机服务。根据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测算,若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水稻损失量2.18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4.63万亩),减少小麦损失量22.44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59.79万亩),合计节约两大口粮作物损失25万吨。据测算,仅水稻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就可养活15.06万人口,小麦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可养活155.32万人口,合计可养活170万人口。

根据调研,目前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83%和4.12%。而根据《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指导意见,水稻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3%、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小于或等于2.5%,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2%(黄淮海地区小于或等于3%)。可见收获环节仍有减少损失的空间。另外,目前广大农民也很少进行粮食的捡拾,相关调查显示,仅有30.45%的人进行捡拾。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力,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降低收获损失,专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首先,降低土地细碎程度,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越低,种植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展开,提高使用效力,降低额外损失。其次,推进农机转型升级,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联合机械化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再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从粮食主产省开始,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农机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比如水稻收获中割台的高低、小麦收割中收割机风门的大小。同时,完善制定社会服务的契约内容,推动将最高损失纳入服务样本合同条款,增强其爱粮节粮意识,降低收获环节的损失。最后,以村为单位组织一定劳动力进行粮食捡拾。粮食捡拾具有很强的外补性,而捡拾的收益不能弥补捡拾成本,单个农户往往不会去捡拾,地方政府宜采取相应的补贴或支持措施,鼓励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地,以村集体和合作社为主体组织相关劳力进行粮食捡拾,尽可能减少粮食损失。

图为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处大面积倒伏的稻田 摄影/新华社记者 周 楠

科学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创历史新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牢固。但是,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漫长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

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创历史新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牢固。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问题仍不容小觑,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更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我国粮食损失浪费情况如何?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呢?相关专家和企业都有自己的思考。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通过提高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粮食流通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储粮、节粮减损的能力水平,有效减少粮食生产、流通、存储、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粮食流通方式。

在中储粮深圳直属库区内的一块高大宣传栏上,“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10个大字格外醒目。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浙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查看库容库貌以及每一个仓内的粮情粮温。“管理好每一粒粮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通过采取科学的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储粮安全的管理水平。”黄浙文说。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行先进实用的绿色储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粮库广泛采用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扎实推进“智能粮库”建设,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

加强粮食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减少粮食运输环节损失。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构建起以大连北良港、上海民生港、浙江宁波舟山港、广东新沙港等粮食物流基地为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库为基础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大力推广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等“四散”技术和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尽可能不让粮食浪费在路上。

建立健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体系,防止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损失浪费。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推进粮油加工业节粮减损行动,推广高效低耗新技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原粮利用率,提高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比如我们通过适度加工,大米抛光次数从5次减少至2次,大米出品率能提高1%至2%。”武汉兴正实业公司董事长周正生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节粮减损不仅是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代风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表示,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节粮减损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粮减损社会优良风尚。

“节约粮食是一种气质。”这是曾经在中粮集团健康营养研究院餐厅的餐桌纸牌上看到的一句话。中粮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时刻提醒员工要节约粮食,并把节约粮食转化为员工的一种内在修养。

节约每一粒粮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还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8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带头制止餐饮浪费。带头在家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教育引导子女亲属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时,做到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勤俭节约。

猜你喜欢

减损储粮浪费
不浪费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摄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