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

2020-10-12贺标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公路桥梁

贺标

摘要:科技水平日渐进度,对有效抑制灌注桩内的诸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十分有利,这些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断桩、塌孔与缩颈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有关泥皮过厚过多对桩基承载力产生的影响。为有效发挥钻孔灌注桩的优势,需合理有效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重视压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浆技术

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日渐推进,城市的交通压力也开始变得十分显著,有关桥梁桩基承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有效实现对设计要求的满足,传统的灌注桩桩长与桩径时常比较大,由此也会令桩基成本显著增加。发挥钻孔桩后注浆技术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桩侧与桩底注入泥浆的方式,来有效增强桩周围土层,由此也可有效克服利用简单增加桩长和扩大桩来增加单桩承载力的方式。在桩径状况下,需充分满足桩基设计的实际承载力,这对于控制桩基沉降也十分有利。

一、后压浆技术基本概述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具体指的是在钻孔桩钢筋笼之上进行压浆阀与压浆管道的安装。完成桩体浇筑之后,利用压浆管道在柱侧与柱底进行水泥浆填筑。在此过程中,将压浆阀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合理的控制水泥浆的实际注入量。注入水泥浆最关键的目的在于有效实现桩壁与沉碴,促使桩体形成相对较强的侧向阻力与承载力,令桩体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发挥超声波投射法的方式,可有效检测桩体的实际完整性。在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中发挥后浆技术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使用界面钢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提升压浆管的实际利用率十分有效,令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后压浆技术的作用,十分有助于加固桩体四周与桩底十分薄弱的土层位置,实现桩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完成注浆工作之后,装孔桩本身的桩体大小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桩体的位置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节支”,进而形成“节支桩”,保证桩体稳定性和承荷能力。另外,后压浆技术有助于减少桩径,及时完善桩体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避免公路桥梁使用中出现任何的沉降方面的问题。

二、后压浆作用机制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注浆之后,将桩侧灌注管与桩端预埋到钢笼中去,发挥埋藏压力的作用。浆料管与灌浆阀将水泥浆液压推入桩侧与桩端基础,由此可有效增加效果,逐步实现提升桩侧阻力与竖向承载力的目的。使用灌浆量与压力的双重控制方式开展灌浆施工。进行施工工作之前,压力测试可用于明确径直径与桩长曲线的关系,清晰压力量和压力间的关系。明确对应参数的同时,严谨依照参数开展相对大规模的操作。进行相关施工工作之时需对灌浆量的预压力进行准确记载。一旦试桩的参数出现了任何的差异,都需及时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逐渐选择相对最佳的处理方式。

三、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应用

(一)后压浆材料与制浆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将其用作后压浆施工中去,并且在32.5之上对水泥强度的实际等级进行控制。进入到施工工作之前,需积极完善水泥抽检的相关工作,进行存放的过程中,需尽量控制有关存放的具体时间,积极完善好防潮的相关措施。依照混凝土的实际拌制用水要求,进行后压浆用水的时候,需充分选择一些无污染、无有害物质的自来水。

在浆液拌制的环节中,需适当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同时及时进行有关泥浆稳定性、透水性和泌水率的相关试验。依照设计的实际要求进行有关水泥浆液的合理的配置,水灰比需控制在0.5-0.9之间。发挥合理度量方式的作用开展制浆配料,同时在-5%+5%之间对允许偏差进行合理控制。进行拌制之时,若是选取的搅拌机是普通款式,则需进行超过3min的搅拌时间。如果选取的搅拌机是高速搅拌机,就要将其控制在30s以上,并且使用之前需积极开展浆液过筛的相关施工工作。进行制浆温度控制之时,需利用气温来实现。一旦注浆的温度过低,就要在5℃之上进行水泥浆液温度的合理控制,同时尽可能避免将冰与雪加入到拌合料中去。一旦出现了注浆温度过高的现象,则需积极完善好防热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在40℃之内进行浆液温度的合理控制。

(二)后压浆设备

依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可优先选择双层拌浆装置,将其作为后压浆搅拌类设备,因此促使搅拌机拌和能力可充分满足注浆泵排浆量的实际需求,逐步实现浆液拌制均匀连续。同时,选取多缸往复式柱塞注浆泵当作注浆泵,注浆泵的性能可有效满足浆液浓度的实际需求,与设计注浆的最大压力相比,一般容许注浆泵性能是其1.5倍,同时与排浆量、稳定性需求等相契合。使用注浆管路之时,需充分保证注浆液顺畅的流动下去,降低出现沉淀阻塞问题的概率。在注浆泵、注浆孔口的位置上,安装抗震压力表。与设计注浆的最大压力相比较克制,压力表量程应是其1.3倍,同时在2.5级之上对其实际精度进行合理控制。依照对应规范的规定,将压力表的对应数据进行合理标定。为有效将施工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需积极完善好设备相关的养护试机类工作。

(三)注浆施工

在结束桩检测的相关作业之后,就可开展有关注浆的相关施工工作。注浆顺序需依照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明确,一般状况下,桩侧压浆阀安设于灌注桩,桩侧压浆可根据“上—下”的相关顺序开展施工工作,在结束桩侧压浆的72h之后,就可开展桩端压浆作业,以此有效避免出现浆液泄露问题的整体概率。若是正常的注浆压力较低,则表明注浆的质量存在诸多的问题。基于此,需适当增加注浆的时间,在提升注浆量的同时,增加漿液的整体稠度,一直到注浆压力极大增高。与设计注浆量相比,如果逐渐量是其70%左右,注浆压力也处于终止压力之上,同时始终都有相对较大的注浆压力,即可将注浆作业终止。与设计注浆量相比,注浆量同样达到70%,但是在注浆压力处于设计值70%之下以后,则需尽可能适量降低水灰比,进行持续性压浆,一直到充分满足设计的注浆压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后压浆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这一技术十分有助于控制桩基的实际承载力,减少出现沉降现象的概率,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促使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贺国霄.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2):55-56.

[2]刘建梅. 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钻孔灌注桩公路桥梁
市政桥梁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公路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控制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