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文化视域下的“狗粉丝”群体探析

2020-10-12刘梅

公关世界 2020年18期

刘梅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粉丝逐渐掌握“造星”主导权,无数素人经由网络被广大网友们推上舞台,成为所谓的“网红”和“明星”,其中将这股力量发挥最突出的是近两年新生的亚文化群体——“狗粉丝”,他们将普通人推上展演台,造就了风靡网络的“抽象文化”。本文通过分析“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的产生与变迁,对“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形成过程和话语特征进行探究,并分析该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狗粉丝” 群体行为 网络亚文化

一、研究背景

在2019 年,微博“带带大师兄”和陈冠希因产生矛盾而频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的围观,起因是一名网友以“带带大师兄”的名义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对陈冠希发出嘲讽,惹恼了当事明星,这场网络“闹剧”甚至发展到了现实约架的地步,而这便是自称“狗粉丝”的网络群体的杰作。其实,早在这一事件之前,狗粉丝就已经活跃在微博、虎扑、贴吧等网络平台,在众多负面新闻下,常能看到诸如“XXX事件的元凶找到了——微博@带带大师兄”这类评论的出现,他们以“带带大师兄”之名发出嘲讽、攻击和引战言论等具有强烈引导倾向的信息,误导网友携带愤怒情绪攻击@带带大师兄,为其制造麻烦,败坏名声。

当下,技术赋权下无数素人经由网络被广大网友们推上舞台,成为所谓的“网红”和“明星”,其中将这股造星力量发挥最突出的是近两年新生的亚文化群体——“狗粉丝”,他们因使用类似于“火星文”的语词构筑“抽象文化”风靡网络。如雷蒙·威廉斯所言,“关键词”的用法与了解文化的存在方式息息相关。“狗粉丝”和他们所创造的“抽象文化”正成为网络亚文化中一个新现象,构成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新风格。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对亚文化的研究是在二战之后集中开展的,不同国家的研究侧重有所不同。

美国芝加哥学派早期的领军人物帕克曾以参与式观察法考察流浪汉、妓女、移民等“城市边缘人”的行为。戈登在其《亚文化概念及其应用》一文中,从“群体分化”角度出发,主张“亚文化”这是一个可以帮助研究青少年成长相关外环境因素的工具。英国伯明翰学派把青年特别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作为研究亚文化的核心。他们主张亚文化是阶级斗争的延伸,而由于网络主体存在分散性和非理性因素,其阶级属性并不明显,“暂时还不能形成一种合力进行政治方面的诉求,也还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与斗争”。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欧美对亚文化的研究逐渐聚焦在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 20 世纪 30 年代芝加哥学派将其学科化之后的产物。一般来说,网络亚文化次属于网络流行文化,具有区别于主流文化的独特审美风格和价值观念。

(二)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亚文化”为关键字的文献,其中得出青年亚文化相关文献983篇,亚文化群体相关文献186篇,网络亚文化相关文献132篇。

孟登迎(2008)在从群体特征角度对亚文化作出定义,认为当社会中的某一群体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特征、具有了其他一些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便被称为“亚文化”。周敏,杨富春(2011)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形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认为亚文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不是堕落的东西,应以更开放、宽容的心态注意它、理解它。林品(2013)亚文化群体的生成实质是对既得利益者主导的新主流文化叙事的犬儒式反抗,提出“屌丝”亚文化是一种自我降格的网络亚文化。王喆(2016)对蔡英文Facebook上的文本作分析,认为“帝吧出征”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攻击,实质是当下民族主义与网络亚文化结合背景下由“屌丝”这一亚文化群体以情感化游戏的方式落实的群体行为。

綜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亚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内涵和外延界定、对热度较高的特定亚文化现象的解析和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亚文化的成因。

(三)“狗粉丝”亚文化相关研究文献

笔者以“狗粉丝”、“带带大师兄”等词汇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仅得出寥寥几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仍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李邦豪(2019)在其论文中对“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成因、群体构成、话语风格进行了探究。对于这一亚文化流行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了“狗粉丝”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这一群体以羞辱人获得乐趣,将矛头转向民间普通人的时候、通过移花接木、栽赃嫁祸等方式来彰显群体力量,已经有了一定的危害性。

综上所述,在全球范围来说目前有关亚文化的研究仍在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国内相关亚文化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从不同视角对特定的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亚文化的理论分析等,而新兴的“狗粉丝”群体这一领域仍是亚文化研究的蓝海。

三、“狗粉丝”亚文化群体探析

(一) “狗粉丝”亚文化群体的来由

“狗粉丝”这一称呼最早来源于斗鱼直播间“抽象工作室”,即孙笑川(“带带大师兄”)所在的工作室,其创始人在一次直播时将粉丝分成两种,一种是“嗨粉”,指打赏礼物、支持主播的粉丝,另一种是通过辱骂和抹黑主播来进行互动的粉丝,即“狗粉丝”。“狗粉丝”与一般粉丝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粉丝拥簇、追捧偶像,而狗粉丝则是通过谩骂主播、为主播带来麻烦作为其行为特点。他们行动的一大信条是“粉丝行为,偶像买单。”

(二)“狗粉丝”亚文化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1.身份认同:以“抽象话”为沟通媒介,构筑小圈子壁垒

符号的使用是亚文化风格塑造和呈现的重要表征。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赫伯迪格认为亚文化意义的表达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风格”来表达,表现在复杂的表层上,即符号层面上。“狗粉丝”作为一个网络亚文化群体,具有自身发展已久的独特话语体系——“抽象话”,其主要由手机输入法的表情和文字组成,实质是对原内容的一种颠覆、戏仿与再创造。一方面,可以巧妙躲避互联网产品的常规的智能关键词屏蔽,达到意义输出的目的;另一方面,这套独特的话语体系能够对外形成亚文化壁垒,强化群体认同感,构造内部“回音壁”,在回音壁的作用下,成员通过作出符合群体价值取向的行为获得群体认可,在这种身份互构的循环互动中群体极化逐渐加强,达成“网络巴尔干效应”,导致群体行为愈演愈烈。正如勒庞在其《乌合之众》一书的表述,“当他们变成一个群体,他们便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

2.群体聚集:以固有话题聚焦讨论内容,消解孤独感

“狗粉丝”们以微博“带带大师兄”为聚集地进行群体活动,观察发现,该账号下每条微博都存在几千的评论,而这些留言多与微博内容无关,更多的是狗粉丝们独立构造环节自说自话,通过在评论中对“无内鬼”、“苏联笑话”、“浮生日记”、“守夜”环节等固定话题进行网络狂欢。以上述四种为例,“无内鬼”环节下常是各类色情低俗图片,“苏联笑话”环节则含有一定的政治隐喻意味,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的批判。这些极具敏感性的内容除了给主播带来麻烦外,也给他们带来了群体共鸣。例如,“浮生日记”环节里,通常能看到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被另类地表达出来,“守夜环节”是通过在评论中打卡比赛谁睡得最晚,在这类损耗自身能量又毫无意义的比拼中消解孤独,寻求陪伴。在“带带大师兄”诉说如“一个月工资才3500”、“我只是大专毕业”等这些镜像序列里“狗粉丝”似乎看见了自己,正如这一群体中流行的一句话:“这世上根本没有孙笑川,或者说人人都是孙笑川。”这种参照之下,这一群体确认了自己作为社会中的草根地位,产生群体共鸣;但随着那些被他们“造星”成功的平凡主播实现收入跃迁,他们不可控地渐渐由“粉丝”变成了“流量”,沉浸在“抽象”的话语狂欢中,在一定程度上疏解了个体对庞大现实的无力感和挫折感。

3.亚文化扩散:在大量热点时事微博下通过引战、栽赃引起关注

“狗粉丝”多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他们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熟悉社交媒体的话语情境,有目的性与技巧性的表达使他们往往能赢得一些掌声。通过在网络上制造和传播误导性信息,创造网络流行语,享受为孙笑川创造“污名”使其难堪的游戏乐趣。此前陈冠希和带带大师兄的“互骂”频繁登上热搜,原本“狗粉丝”仅是一个小众群体,但当他们利用明星的大流量、时事新闻的高关注度来为带带大师兄“引流”,并通过在弹幕网站,知乎、微信群等多渠道扩散,这种以假乱真的、戏谑的语言风格带来极佳的传播效果。而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当下,大量的此类“时尚符号”逐渐流行,给圈外人所带来的新鲜感,更是激起了互联网圈层外部青年受众的兴趣,引发猎奇和从众心理。

(三)“狗粉丝”亚文化群体成因分析

1.权威消解:网络青年构筑网络圈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把文化传承模式分为后喻文化、互喻文化、前喻文化三种类型。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是“前喻时代”,后喻文化是指新生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从老一辈社会成员传承而来的,而前喻化则相反,后辈担负起了向老一辈传递信息、适应生活的责任,年长者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象征,反而成为落后于时代的象征。在网络亚文化的前喻特征下,青年不再需要长辈的指引与帮助就可以在很多方面取得认可与成就。前段时间刷屏的B站宣传片《后浪》表达的正是如今前喻文化的表征,年轻人掌握了新技术时代的话语关口,弹幕互动、虚拟交友、网络游戏、网络流行语等一大批以网络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数字应用成了摆在长辈面前的一道道数字鸿沟,筑起了以网络话语的熟稔为基础的圈层社交。网络青年不再遵循传统的话语路径,各种难以理解的新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诸如“抽象话”、“行为艺术”等被青年们创造出来,通过“同道中人”的话语互构形成自得其乐的小圈子文化。

2.情绪中转:转型期现实社会的情绪垃圾站

亚文化必然带有反叛性和抵抗性。无论是早期流行的“屌丝”到后来的“佛系青年”再到如今的“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的风格和形式虽一直在变化,但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却贯穿始终。近年来我国社会处于改革和发展的转型期,过程牵动着整个社会心态的变化,这一时期带来的各种不适对人们精神状态、网络情绪表达的影响亦十分深刻。通过对微博留言人的观察,笔者发现这一群体多数是在读大学生。有报道称,今年毕业生人数高达874万,比2019年多出了40万。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连续19年应届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作为快速发展的副产品,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不断“扩容”与城市资源的相对有限两者之间形成了難以调和的矛盾,这在某一程度上亦意味着学历的贬值,对多数小镇青年而言,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学历上升来实现阶层跃迁难度更大,这构成了他们对自我价值认知从高到低的落差的基础。“抽象文化”的构筑,正如一个情绪垃圾站,个中人的所言所行本质上是一种负性情绪的发泄,通过这种情绪发泄与集体共鸣,消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自我和社会认知上的价值与行为冲突。

四、小结

总的来说,“狗粉丝”亚文化与传统的亚文化相比是种一复合体,它既包含了屌丝文化与丧文化中的“自嘲”性与反抗性内涵,却也在声讨、谩骂与栽赃嫁祸中展露出面向他人的攻击性意味,其性质已慢慢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屌丝文化、丧文化与网络暴力的杂糅。随着被他们推上展演台的主播知名度增加,他们的身份也不可避免地从“粉丝”变成了“流量”,逐渐走上被资本收编的道路,其作为亚文化群体本身所具有的反抗性逐渐消失,本身能正向改变现实力场的能量也将消散。正如学者韩浩月所言,“‘狗粉丝在群聊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言语轨迹当中,反讽与幽默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底线的造谣,对普通网民的上网体验带来了破坏。”对于这一现象,网络监管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互联网是亚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土壤,要保持这片土壤的健康,应寻找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亚文化中发挥作用的发力点,同时,开辟窗口适当地对青年的负面情绪进行引导。如何在网络亚文化百花齐放的同时坚持对青年的正确价值导向,保持其清醒的认识,应是未来互联网治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页.

[2]张恒东:数码时代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 “小清新”等为例.人民网传媒频道.人民网传媒频道.

[3]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06):93-102+125.

[4] 周敏,杨富春.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1(19):24-25.

[5]林品.从网络亚文化到共用能指——“屌丝”文化批判[J].文艺研究,2013(10):37-43.

[6]王喆.“今晚我们都是帝吧人”:作为情感化游戏的网络民族主义[J].国际新闻界,2016,38(11):75-90.

[7]韩浩月. “狗粉丝”:网络亚文化被挤到一个危险的方向[N]. 中国青年报,2018-09-04(008).

[8] 李邦豪.被消解的偶像:“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研究[J].视听,2019(06):132-133.

[9]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874万!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人民日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47306253512542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