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改进研究

2020-10-12徐雪琴

中国市场 2020年27期
关键词:配送最后一公里高校

徐雪琴

[摘 要]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高校电商物流已占物流业效益的重要分区之一,各快递企业均投入巨大精力啃食这块蛋糕,各高校也出台许多政策以期管理好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文章以安徽G高校为例,在分析G高校目前“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有代理点和无代理点两种模式后,发现两种模式均有不便之处。笔者在查阅文献及调查其他高校的应对方法后,结合G高校的校情,定性提出“校园快递超市”的优化模式,并设计其运营流程、进行经济可行性和选址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最后一公里”配送;校园快递超市;有代理点;无代理点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7.159

近十年,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使得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753.6万人;截至2018年年底,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为2831.0万人。[1]数量庞大且高度集中在大学生消费群,使其成为网购的主力军之一,同时也催生了高校电商物流的发展。

1 当前配送模式分析

1.1 有代理点的快递业务

快递企业在校内设代理点,货物集中分拣后,代理点短信通知学生当天携带有效证件来代理点取件。但代理点营业时间时常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导致下课期间代理点人满为患,上课时间又門可罗雀,每日快递囤积是常态,增加存货成本;寄送快件需自行前往代理点,不提供快递人员上门取件;代理点多为简陋的出租房,货物随意堆放,不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保存条件差,导致货损货差严重。

1.2 无代理点的快递业务

露天配送:配送人员将快件就地摆放于校内某空旷处,学生们在一堆快件中找寻目标快件。配送人员每天限时配送大量快件,工作量太大常导致配送员情绪低迷,易与学生发生冲突;配送时间与上课或午休时间冲突,经常不得不二次配送,增加配送成本、存货成本和通信成本。

智能快递柜: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快递柜前凭借系统发来的验证码取件。高校客户数量众多,但智能快递柜容量有限,导致待派送的快件数量远超其容量,为提高使用率,快递柜只给学生一天的取件时限,这违背了客户可以随时取件这一快递柜设置的初衷;快递柜的购置成本、维修成本以及场地成本高昂,但流量不足导致其无法自主盈利。

2 创建“校园快递超市”

“校园快递超市”,即在校内构建一个整合各快递企业资源的第三方配送平台,内部构造类似于超市,各快递企业的快件就是该超市“销售的商品”,它们将被贴上标签放于固定编号的货位上,学生根据取件信息找到商品所在具体货位,取件后至前台完成签收。

该模式以校企合作协议为基础,快递超市由G高校指定物流专业老师与企业派遣的资深员工合作管理,老师代表校方监督快递超市,把握其发展方向;快递企业的员工主要进行日常业务指导,并协调快递超市与企业的业务往来;负责快递超市日常运营的部分工作人员将由大学生担任,物流专业学生优先。

2.1 校园快递超市的运营流程

2.1.1 快递的派发

快件签收: 快递到达后卸车并清点,快递超市以收件人的身份签收快件,用智能扫描设备将快件信息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和备份。

快件摆放及派发:按照快件承运企业的名称对货架分区:B-百世,D-韵达,J-京东,S-顺丰,ST-申通,YT-圆通,ZT-中通,O-其他快递。各区下用数字继续编号。通知顾客的取件信息具体到某区某号。[2]

黄金30分钟:每天快递超市打烊后的半个小时,工作人员盘点货物后,用专门货架分别摆放问题件(因手机停机或者关机联系不到货主的快件;快件信息填写失误以致无法成功配送的快件;拒收快件;分销错仓的快件等)和未及时取货的快件。

每周一次员工大会,集中讨论这周的疑难问题,老师以及快递企业员工帮助学生答疑和共商解决办法。既让快递公司能够及时处理疑难问题,改进服务;又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2.1.2 快递的收寄

快递超市员工检视货物、填写快递单、称重收费,快递企业将代寄快件包装扫描并装车出运。

2.2 “校园快递超市”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2.2.1 成本方面

硬件成本: 快递超市借助学校资源,店铺租金大大降低。货架、电子扫描仪、电脑、打印机等必备硬件设备的花费一部分靠校外联部拉赞助,一部分靠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

员工薪资: 快递超市与校内勤工俭学中心合作,为学校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且学生的聘金远低于全勤制正式工。

通信费:校方派代表与移动公司协商并订约,创立短信平台,方便编辑并群发短信,且确保信息100%发送成功,同时凭借规模效应也可以与移动公司协商以降低快递超市的整体通信费。

2.2.2 收益方面

主营业务收益: 目前代理点的盈利共有三种方式:一是计票制。网点只要完成一笔业务,就可从总公司获得相应收益;二是包月制。网点业务量只要在既定标准之上均可从总公司获得固定收益;三是交易提成制。主要针对贵重快件,是指按订单价值的一定比例计算利润。[3]高校与企业协商后,快递超市可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或几种模式来进行收、派件服务。

其他业务收益:提供上门送取件的收费服务;适当承接校外企业的广告宣传、问卷调查等拓展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

2.3 “校园快递超市”的选址

3 未来展望

笔者提出的校园快递超市模式,满足高校客户群灵活及高效配送的需求;兼顾校方和快递企业的利益,且为校内学生创造勤工俭学机会;规模效应又可适度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既能提高配送效率、改善校园环境,又可作为一个新型创业项目在其他高校推广,具体推广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但快递超市模式的实际应用最终要依赖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努力,这是公益与盈利的非零和博弈,要求双方都有坚定的决心并为之持续努力,争取做到共赢。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OL].(2020-02-02).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9/indexch.htm.

[2] 高晓雪.校园快递超市派件流程优化探析——以江南大学快递超市为例[J].物流管理(中国市场版),2015(11).

[3]古贞,单晓曦,邹亚清,等.大学校园设立快递超市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经济管理版),2014,5(36).

[4] 霍佳震,张艳霞.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配送最后一公里高校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苏宁易购物流配送的优化方案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