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审计失败原因的探析

2020-10-12王璐

现代企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错报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王璐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成熟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此背景下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即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催生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审计,但近年来审计失败的案例不绝于耳,这对企业、审计师乃至整个审计行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各个方面着重分析审计缘何失败,希望能为该问题的探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审计失败的含义

关于审计失败的具体含义,笔者经过整理文献资料发现并没有对其存在清晰明确的定义,但主要争论于三个方面:秦荣生(1999)认为是企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朱小平,叶友(2003)认为是未遵守审计准则;陈志强(2006)认为是发表错误或不恰当审计意见。

二、审计失败衡量标准分析

通常来说,对审计失败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当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时,一是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二是在得出审计结论时审计人员是否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但笔者认为,在判断审计是否失败情况时,适当地考虑审计失败产生的大小影响也十分重要,因为审计失败产生的影响对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进行审计,但最终还是因其而导致决策者决策失败,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审计人员“按规矩办事”也还是给决策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时我们就不能说审计完全没有失败。

三、影响审计失败的主观因素

1.主体方面。①审计人员。在分析审计人员如何影响审计是否成功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首先,是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在进行审计初步业务活动时就要准确评价其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计人员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而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受多方面内外在因素影响,例如,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和素质比较差,对被审计单位运作流程不太了解,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方面未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没有针对性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人员未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无法跟上变化,进而导致缺乏应对相应变化的能力;在应对重大错报方面,审计人员可能会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导致所实施的应对程序无法实现目的。例如,在获取与完整性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时,所遵循的测试方向是由合同、发票、验收单到账簿的顺查,但如果审计人员错误地将测试方向设定为由账到证的逆查,那么获取的证据很有可能无法证明该认定的完整性。其次,是审计人员遵守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的能力,对于审计人员来说,遵守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是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在审计过程中,若审计人员对于管理层的故意舞弊行为视而不见,或者与管理层串通舞弊,那么审计工作必然是失败的,审计人员在涉及自身利益面前做出让步,忽视了该让步对整体利益的危害性,审计人员缺乏职业自豪感,未能意识到作为审计人员保持正直诚实、客观公正是该职业最基本的“闪光点”。同时,审计人员缺乏公众利益责任感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诱因,审计人员是被审计单位外部审计的主力军,因此其所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一种监督纠正的角色,虽然其也是为了向客户提供服务而获取利润,但其本质上是站在了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其更多地代表着运用审计结果而做出决策的公众利益。因此,若审计人员无法遵循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做出了错误的结论,则有可能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那么,审计工作必然也是失败的。②审计项目组。项目组在审计某一项目时对审计工作成功与否也有着间接的影响。一方面,审计项目组在调配审计资源时需要谨慎考虑,例如,向哪些审计领域调配资源,应该调配多少人员,审计时间预算怎样安排等,这些审计资源的利用直接关系到审计证据的获取量。另一方面,审计项目关键人员对审计项目组成员的指导、监督以及对其工作的复核也直接影响到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若审计项目组在进行总体复核时未能识别出项目组成员在审计工作中的错误与失误,而项目质量控制也未能发挥作用时,很可能对外报出的审计报告是不恰当。

2.客体方面。①管理层与员工。管理层相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更加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管理层和治理层需要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三项责任,而这也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应当考察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若被审计单位的管治层不值得信赖,如管治层认为审计工作完全是审计人员的工作,没能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报表,没能给予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甚至阻挠审计人员审计,会导致审计人员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进而导致审计工作无法进行下去。被审计单位的员工在遵守公司各项制度方面是否认真也影响这着审计工作结果的好坏,员工本身是否按照公司的規定工作是公司内控是否被有效执行的重要一环。②内部控制。众所周知,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对于公司来说十分重要,公司需要设计出从上到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的能力,管理层需要维护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发挥出作用,避免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员工也需要在公司内控体系下合规执行工作,杜绝出现破坏内控良好运行的行为,公司内部要给予内控足够的重视,防止内控形同虚设。内部控制能够对公司的经营财务活动提供有效的监督。因此,其对审计工作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良好,控制风险就小,说明出错的频率较低,意味着可以执行简约的审计程序,相对少收集审计证据。同时对于审计人员工作来说就营造了较为良好的审计环境,而审计人员也可以拟信赖内控,在工作中也可以利用内审的工作,虽然这并不能完全替代审计人员的工作与责任,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例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过程中,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审计人员就可以检查赊销政策及相关审批制度、审批的相关记录、购货订单登记簿等书面证据,能够有迹可循每一笔销售,清晰明了地继续进行审计工作,减少审计工作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同样地,就公司内部控制来说,对内部控制运行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不光内审部门要保持独立性,在监督方面,其内部成员也要保持独立性,通过建立起风险导向的内控制度,确保内部控制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为进行外部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减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四、影响审计失败的客观因素

1.审计具有固有局限性。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对于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只能获取合理保证,无法达到绝对保证,这一要求也显示出来审计工作并不能完全做到发现所有错报,而影响因素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①主体方面。首先,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中,需要实施一系列审计程序,例如,观察、检查、重新计算等,但审计人员不是鉴定文件真伪的专家,当管理层提供的文件记录是通过精心舞弊的,或者管理层或员工可能有意无意地拒绝提供审计人员需要的全部信息,而民间审计工作也不像政府审计一样具有强制力,也不是对违法行为的官方调查,那么即使审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实施了审计程序,也很难发现其中蓄意隐瞒的错报,这样,就会很容易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好坏。其次,财务报表审计是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注册会计师要利用合理的时间与资源,花费合理的成本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抽样的过程中并不能对所有项目都实施审计抽样,一般通过风险导向进行审计抽样,而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得出的结论可能与总体实施抽样的结论不同,进而造成审计风险,这也会影响到审计最终的成败。②客体方面。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性质中存在局限性,很多财务报表的项目涉及着主观决策、评估或不确定性,例如,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的处理,折旧摊销方法的选择等都包含了一定的非客观性,而这些是不能通过审计程序的实施而消除的。因此,这些不确定因素对得出审计结论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虽然审计固有局限性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未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理由,但由于审计固有局限性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即使注册会计师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最终还是导致了审计失败,因此审计固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造成审计工作的失败,影响审计结果。

2.市场环境。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日趋复杂化,尤其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得传统企业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科技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原始的企业经营业务与模式,这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与难度,审计人員需要了解更多被审计单位的别样业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工作。例如:业务并购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等,都会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审计失败的概率。 五、结束语

造成审计工作失败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审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探究审计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发展与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反映出审计单位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好坏,影响相关者做出决策,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错报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事前震慑”与“事后纠偏”: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错报和重述的跨期监管研究
盈余错报与分析师行为调整的不对称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指标分解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检查风险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