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茂:精准扶贫的贵州样本

2020-10-12刘大泯

民主 2020年7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欧阳贵州

刘大泯

近日,根据欧阳黔森同名报告文学《花繁叶茂》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刷新了央视农村题材电视连续剧的记录。《花繁叶茂》通过对一系列鲜活人物的塑造,反映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的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讲述得很好的贵州故事,也是讲述得很好的中国故事,更是新时代为人民讴歌精准扶贫的贵州样本。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到这个革命老区的遵义枫香镇花茂村视察调研,总书记在花茂村参观后看到鲜花盛开,道路两旁的房子干净整洁,他深有感触地说:“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总书记在与花茂的干部群众座谈时指出:“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这个受到总书记关注的小山村,通过几年的发展,从贫困到小康再到“百姓富生态美”的蜕变,生动地反映了乡村干部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是全国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名作家和剧作家,欧阳黔森近十几年来有多部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这次创作的现实题材的农村轻喜剧《花繁叶茂》,从报告文学的创作(在人民文学头条刊发)再到影视作品的出炉,欧阳黔森既是参与者也是谋划者,对于剧中故事的诞生地花茂,他有着特殊的情怀。他说:“在撰写报告文学和拍摄电视剧期间,我在花茂遇见的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的笑容是真诚、炙热的。”创作期间,欧阳黔森感受到了花茂村民发自内心的幸福。他认为,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充分的获得感,正如总书记在花茂村所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就是要诚心诚意进入现实的内部,并以文学的审美样式和规律呈现。只有专注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写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蕴和时代特征,才能不愧为人民、为时代讴歌的人民作家的情怀。电视连续剧《花繁叶茂》生动阐述了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心路历程,是新时代纪事文学和电视艺术的完美结合。正如贵州文艺评论家李晶所说:“该剧既具新的敘事结构,又有新的精神格局,解读政策有深度,反映生活接地气。同时,该剧还规避了同类题材创作上的直奔主题和对政策的概念化解读,注重对客观思想内涵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剧中,主创人员不回避贫困山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和脱贫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挫折,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涉及的农村“三改”、土地流转、移民搬迁、产业改造升级等棘手问题,和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理念,以一种清新健康的喜剧风格,引人入胜地表现出来,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生活色彩,成功地探索了类似题材新的呈现方式。通过巧妙的构思,通过生动的剧情,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年轻扶贫干部的丰满形象,也深刻诠释了精准扶贫中锻炼和培养干部的战略构思。全剧充满新农村生活情趣,观赏性强,是一部思想丰富、深刻,艺术表现精湛,技术制作精良的作品。当前文学创作中稀少地表现农村重大题材的作品。它所表现的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现状,是当今时代内容的一个记录性质的文本,应该得到,也值得我们格外重视。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在这关键时期,电视剧《花繁叶茂》的播出,对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增强一鼓作气的决心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系民进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州师范学院编审)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欧阳贵州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我家的健忘老妈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