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新策略

2020-10-12沈培尧

现代企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精准政府

沈培尧

在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保障国民的生命健康,为我国国民提供务实有效的公共卫生条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这不仅考验着国家公共卫生治理的建设智慧而且还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大数据的优势不仅在于它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技术给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治国理政带来新的知识、新的方向。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困境

2003年SARS疫情过后,我国政府通过在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开展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维还显得陈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手段还需要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分散割裂、信息公开缺乏科学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展情况和舆论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下,精细的数据归纳和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发布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网络的发展进步,使得信息更加难以控制。政府信息公布如果出现问题,网络上就会群起而攻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比如说,从“未发现有人传人现象”到下令紧急封城,在这两条信息发布的期间,疾病的传染途径、影响程度和患者人数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政府没有及时公布,网上开始对政府公布的信息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并出现了诸多谣言。对此,政府应该高效、准确和及时地提供信息,正本清源。

2.注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忽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治理。我国建立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种被动式治理的管理体制没有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地前期预防,放弃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源头治理,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式公共卫生管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转化为严重疫情前,往往不会被人们所发觉,导致管理者不会将注意力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测上。当前的管理体制很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对公共卫生的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应对突发公卫生事件上应当培养公共卫生治理的创新思维,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动、精准和高效地预防式治理。

3.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的整合分配。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需要民众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及时的社会资源提供坚实的基础。现存的情况是,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时候,社会资源不能及时地运送到所需要的地区。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一个高效的平台对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并根据疫情爆发地区的情况进行精准分配。比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前半个月,湖北的医疗物资处于十分紧缺的状况,全国其他地区的医疗物资没有及时地运送到湖北地区进行支援,医生护士只能自制防护服和口罩。如果我们平时能对现有的公共医疗物资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的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地调度,这样就不会出现医院医疗物资不足、患者靠发微博进行求助的现象。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发展思路

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模式从以应急管理为主转向预防为主,当前“风卷雨涌”的大数据浪潮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数据不仅改变了各行各业的生存模式,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大数据思维是运用大数据来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用数据的分析结果做出决策,推动实施进程和治理国家,在大数据的视域下审视问题、预测事务的发展。

1.构建多元协同治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是一次“1+1>2”的转变,一旦形成了多元协同治理的局面,各个部门、社会组织和民众将成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链条上强有力的力量,从数据、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弥补政府的不足。首先,需要构建线上线下互通的协同治理。一方面,政府要改变单一、碎片化的治理机制,运用大数据建立一个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信息分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来捕捉社会上有关公共卫生的热点问题和不明疾病的出现,通过数据分析反馈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对社会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准确高效防治。另一方面,线下的各类主体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中,促进各方的参与,动态地将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其次,要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大数据为依托,动员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当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支持和民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其中,政府部门要分清责权,建立一个可靠的制度框架和规范的合作细则,在纵向和横向的政府间保持好平衡。同时建立一个新的交往媒介,充分发挥媒体作为政府和公众之间桥梁的作用,将政府和公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政府可以通过“媒介”透明、公开地向公众发布事件进展的实时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再其次,治理手段动态协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征,需要协同政府、法律、市场等多方的力量强制管制,加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时刻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态变化并预测发展规律,及时地调整治理手段。

2.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公共卫生治理理念,实现科学治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国民缺乏大数据意识,在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部门的管理者数据意识相对薄弱,公共卫生领域的数据挖掘应用还有待提高。公共卫生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较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根据事件的发展状况主观、依据原则作出决策,这与西方国家采用大数据重视数据定量分析的决策方式背道而馳。这样的决策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会出现治理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效能大打折扣。大数据能够帮助卫生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中的海量数据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收集、挖掘和分析,得出数据之间所蕴含的规律、事件发展趋势等问题,再结合所拥有的资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精准的决策,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效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并有效地防范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首先,政府部门要拥有开发包容的态度。正视大数据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价值,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上。其次,树立大数据意识,要根据大数据的相关性特点,多维地思考问题。传统的思维中,注重问题的局部思考,根据当前问题的症结做出决策,很少考虑数据、事件间的关联性,所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够真实的,因此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思考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事件发展中数据的关联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并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过程的各个因素,任何因素的改变都可能会影响到治理效能。所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树立大数据意识,多维地进行思考、关注事件发展的相关性,实现由主观性决策向数据科学性决策转变,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台建设,实现精准防控。大数据时代,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效能,进行精准防控最强有力的武器就是大数据。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浪潮的来临,国家意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政府为此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数据互联共享办法等,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根本是因为数据信息的公开共享需要专门的技术对症下药,信息的公开共享应该是规范、真实并且获取成本较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信息的互联互通,能够使治理主体对当前阶段准确地做出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做到精准防控。然而,要做到如此,显然是需要专业的大数据技术来支撑,经过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处理,能够使公开的信息数据得到整合、分类,既能让治理主体通过信息精准防控,又满足了公众对于事件的知情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所涉及到的部门、组织和人员范围广泛,社会力量强大。如果让这些资源力量得到高效的分配,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能够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中,是按照权利、责任分配相应的管理范围和资源,在这样的治理模式中,资源和力量会受到制约。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将资源输送到最有需要的治理部门和地区精准治理,这样才能使整体的治理模式更加顺畅,提高治理效能。这个新的治理模式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各个地区经历了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的恐慌,医疗物资的拥有者不清楚各个地区的需求量所以无法将物资送到急需的地区。但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当前中国的多个地区和企业搭建起了抗击疫情的“防线”,“疫情信息平台”、“疫情大数据”,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来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掌握精准的实时数据将资源、力量送至需要的地区,方便政府精準施策、精准防控,大大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效能,这也是大数据技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最新实践。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精准政府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精准的打铁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精准扶贫二首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