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2020-10-12李赞黎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

李赞 黎君

摘 要:当前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仍显不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育具有天然和内在的契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立足点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是回应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要求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课程与医学专业的知识、事件、人物、实践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思政课程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效果。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3.043

2018年10月,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教育部提出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包括“新医科”在内的“四新”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新医科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新医学生的培养要融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为一体,塑造医德之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改进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医学生的崇高的职业道德已然成为全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

1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1.1 当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不足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不断深入,对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各个高校也不断增强,然而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医德课程设置偏少,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西方发达国家医学课程中人文课程占普遍占总课时10%至25%,相比较而言我国人文课程占比普遍偏低,医德教育课程主要为医学伦理课及思政课,也有研究者认为,针对医学生的单纯的职业道德教育时间越来越少,传统的医德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这与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本质都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医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对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德育结果很难量化,因而医学教育者创新医德教育的动机和能力普遍不强,再加上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些失德现象,以在面对涉医的负面舆论事件时,缺乏专门的人员与手段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引導和纠偏,医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舆论的负面影响,医德教育模式和效果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1.2 思政课教学的作用有待加强

而在思政课程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是也是思政课的应然之义,然而从诸多研究和笔者教学实际来看,包括《纲要课》在内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对医学生的吸引程度普遍不高,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薄弱,医学生在高中时普遍为理科生,人文素养相对较低,医学专业学习的专业性、高强度性和高难度性,医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学习时间普遍不够,加上专业与思政等人文学科联系不紧,医学生普遍对相关课程不够重视,“考试能过就行”成为学生的普遍心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的教师理论性素养不够,教学观念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医科人才培养需求,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现实、脱离学生、脱离专业实际,亟须针对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发展特点、心理特点建构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就目前来看,思政课很难对医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但也同时提醒我们发挥思政课程铸魂育人作用的极端重要性。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发挥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功能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蕴含丰富的医德教育内容,在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方面有其独特优势,高校教师在针对医学类专业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结合教学实际,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建议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纲要课》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功能。

2.1 引据史实,讲好历史,培养升华医学生思想境界

医学生良好的医德的前提是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如果说对个体的爱是小爱,那么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则是大爱,学生有了大爱的胸襟和气魄,才能以人为本,在医学实践中将大爱融入到对个体的尊重和关怀中。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据史实,将课程中能直接与间接提升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知识点讲深讲细讲透,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如在讲述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医学院的自身资源优势,展示鸦片实物,从医学专业角度讲述鸦片对人体身心的伤害,由此引出近代以来鸦片对中国发展和中国人民健康造成的恶劣影响,让学生对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和表现有更加直观的感受,由此更能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又如在讲述新文化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对中医的体会和认识,甚至可以开展课堂辩论,对近现代史上关于中医存废的讨论进行情景的再现,由此引导学生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也可以播放鲁迅的纪录片,让学生讨论家喻户晓的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进而讨论作为当代医学生又为何要学习医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到鲁迅弃医是因为其对国家和民族抱有热爱,但也有对国民的劣根性和晚清政府的无能愤恨,他心怀国家,因而发生了由志在治病救人到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再到文学救国的转变,而当代医学生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学习医学,锤炼品德能更好的地为人民服务实现自我价值,因而本质上来说,鲁迅“弃医从文”与医学生选择“学医”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而进一步培养医学生对国家对人民对专业的深厚情感、坚定理想信念。

2.2 挖掘典型,讲好故事,激发筑牢医学生服务意识

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范的第一条,其本质就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纲要课》内容,可以将能近现代史中展现人道主义精神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史实融入教学当中去,从微观的历史叙事引导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宏大的历史事件及其进程。

因此,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在讲述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插入龙思泉、彭龙伯、陈义厚等成百上千的红色医务工作者为救治红军将士和人民群众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事迹。除此之外,在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原因时,也可以详细讲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事跡,更可以结合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要求学生朗读和分享感受。更可以介绍现当代将奉献写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上,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人类的史册上的著名医学专家和医学工作者,如在医学研究领域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诺贝尔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

结合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等重大史实,穿插英雄和模范人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事迹,于细微处将其的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崇高的医德、高超的医技展现出来,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筑牢为人民服务意识鲜活素材,为医学生树立道德典型,激发筑牢医学生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

2.3 探究传统,用好医典,浸润提升医学生道德修为

在《近纲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专业差异和特点,结合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编写案例库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将史论知识与职业道德有机融合,更有针对性。如在《纲要课》上篇综述的教学内容中,有关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知识,在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让学生收集中国历史上的医学成就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加以引导,从医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历史典故,特别是关于医德方面的内容,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疏五过》《征四失》等论述医德的专著,更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对医德领域的负面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点评或者组织学生讨论,做好引导,借古鉴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以点带面,让《近纲课》变得更加鲜活和生动,提升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有兴趣、对教学内容更有获得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为。

2.4 贯穿古今,拓展实践,培育培强医学生责任担当

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除了结合课本知识,还要将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将课程的职业道德教育功能贯彻到课堂内外。如针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分析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的原因及其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原因的共同点;还可以开展创新性研究学习,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与疫情和课程内容联系紧密的研究,如宏观层面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回顾与综述》,也可以是微观层面的《新中国成立后血吸虫病防治的经验及对当前疫情防控的启示》,引导学生以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而除了学习理论知识,《纲要课》教师要主动引导医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走出课堂,走出医院,拓展专业实践领域,将《近纲课》的小课堂与国家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参观、采访、调研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融入进来。教师要主动组织带领医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调研,服务基层、服务“三农”;要引导医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中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来;要带领医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活动,帮助其国情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医情,以情促情,融情入情,引导医学生自觉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与责任意识,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主动担负起解除病人疾苦的神圣使命。

3 结论

医学是一门“人学”也是一门“人学”,其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学工作者必须要有正确的“三观”以及高于常人的道德水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责任的新青年。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推进新医科的要求,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究其原因,同我国医学人才道德水准有直接关系。就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在把握好思想导向与理论结构的前提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的关系,将课程与医学专业的知识、事件、人物、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加深了学生对国情国史了解,坚定了学生的“四个自信”,也促进其对自身专业和职业道德的认同,真正实现讲好思政课,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夏文斌.人才培养: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2]刘昕.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34-36.

[3]杨艳.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学理论,2010,(14):194-195.

[4]耿瑞,刘颖,王长宇,等.新时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再考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2):246-249.

[5]尹记远,韩艳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101-103.

[6]刘卫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01-103.

[7]黄娜娜,王未强.浅析红医精神在医学生教育中的时代价值[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3):15-18.

[8]梁利文.问题意识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课教改研究[J].新西部,2019,(27):152-153.

[9]康海轩.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的科学内涵及三个向度[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6.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