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恋爱推理类真人秀《心动的信号》节目模式创新研究

2020-10-12郭依宁贾钰纯

艺术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真人秀创新

郭依宁 贾钰纯

摘要:我国恋爱类真人秀节目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作为其分支,恋爱推理类真人秀《心动的信号》因其独特的节目形式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选取《心动的信号》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之处进行讨论和分析,并针对恋爱推理类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恋爱推理;真人秀;创新;《心动的信号》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9-00-04

自1988年《电视红娘》开播,我国婚恋类节目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1],婚恋类节目的类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恋爱推理类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兴的形式,以“情感+推理”的模式,探索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社交现状,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其中,《心动的信号》最具代表性,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心动的信号》是由腾讯视频于2018年出品的首档恋爱推理类真人秀节目,并于次年推出第二季。节目邀请了8位素人嘉宾入住信号小屋,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交往体验。8位明星嘉宾组成心动侦探团,场外观察素人互动,对情感走向进行分析和连线。其节目模式有独特的创新点,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1 《心动的信号》节目模式的创新点

1.1 “星素结合”的嘉宾阵容

传统的恋爱类节目在嘉宾选择上以拍摄素人相亲(如《非诚勿扰》)或者拍摄明星相亲、明星夫妻生活(如《我们相爱吧》《一路上有你》)为主。《心动的信号》的创新之处在于使明星和素人共同参与节目制作,采用“素人恋爱+明星推理”的形式。随着纯素人模式和纯明星模式热度的下降,“星素结合”更能使观众眼前一亮。虽然明星和素人恋爱也是一种结合模式,但是观众对其真实性表示质疑,接受度较低。

此外,多元化的嘉宾阵容“可以在更大层面上满足受众,增强节目的吸引力”[2]。素人层面上,他们普遍年轻,有不同的成长背景,职业各不相同,有学生、老师、企业白领、模特和创业者;性格也各具特色,如向天歌主动大方、王靖雯害羞内敛。明星层面上,有歌手、演员、偶像和心理专家等。他们年龄跨度较大,阅历和情感经历大相径庭,因此在观察推理时可以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看法。角色定位上也呈现出多元化,比如朱亚文、张雨绮是已婚人士,有“过来人”的经验;姜思达善于思辨,评论句句犀利;杨超越、官鸿则象征当下年轻一代,经常发表新看法;姜振宇是心理学专家,提供专业知识。

1.2 体验丰富的观察机制

在以往的真人秀节目中,镜头记录嘉宾的真实状态和互动,并通过戏剧化的剪辑直接呈现给观众。对观众来说,节目是“平面的”,需要自己体会,结构比较封闭,有时候看完、笑完就结束了。但在《心动的信号》中,引入“明星观察”的机制,“带给观众们久违的真实感和贴近感”[3]。

节目中开设了演播厅作为第二现场,“以谈话为主要形式”[4],明星观察员一起观看素人嘉宾的互动。在观看的过程中,明星会进行分析或调侃,增加节目的思辨性和趣味性。比如,在看到王靖雯和男性聊天的卑微姿态时,朱亚文分析她可能有自尊心受创伤的经历,接着杨超越便开始脑补狗血剧情,以此打趣。这样一来,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明星的态度和看法,并因明星的幽默感而获得娱乐,丰富了观看体验。

1.3 新颖的推理元素

推理是《心动的信号》的一大创新点。此前的恋爱观察类节目主要是明星观察并评论,以诙谐的语言和有趣的互动吸引观众。《心动的信号》则不同,它以素人男女情感走向为线索,“把恋爱交友游戏化”[5]。明星不仅需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还需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推理分析。

例如素人嘉宾们刚入住信号小屋时,每晚需要匿名给心动对象发短信。演播厅里的明星则需要通过观察白天的互动细节,来推断谁给谁发了消息,进行连线。结果在下一期揭晓,连线正确者将得到一块侦探原石;观众也可以通过微博投票来参与其中,“观赏,轻松与竞技同在”[6]。在最后一期节目结束之前,素人嘉宾之间的恋爱关系都不会确定,甚至有反转的可能,由此形成叙事张力。

1.4 充满未知的节目编排

节目是由环节组成的,环节如果波澜不惊,观众看着也会索然无味。随着节目的进行,男女嘉宾的关系差不多稳定下来,推理的效果在整体节目中明显减弱。为了使节目更具可看性,“节目制造的反差、冲突和变化都会带来大众容易接受的戏剧化效果”[7]。因此,《心动的信号》在编排上增加了许多突发状况,使节目充满未知性和新鲜感。

例如节目一开始,6名男女入住信号小屋,开启随机浪漫约会,“西红柿”CP、“天选”CP的互动充满甜蜜。但是到第四期,加入了第4名男嘉宾郭如彬,打破了初期稳定的关系,周游、胡金铭的关系也因其出现发生变化。在第六期,郭如彬甚至收到了3位女嘉宾的邀约,导致情感走向一面倒的局面。这种戏剧性冲突使原本清晰的局面又扑朔迷离起来,令人十分期待接下来的发展。这不仅调动了观众的好奇心,还“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热度”[8]。

2 《心动的信号》节目模式创新的闪光点

2.1 沉浸式的追劇体验

节目选择了8名素人作为嘉宾,他们在镜头前的举止更加真实、典型。这种真实感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反观自己,产生共鸣。此外,节目设定的环节也都源于生活,如邀请约会、赠送礼物、外出旅游等。人物上的真实感和环节上的真实感,易于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进行自我参照”[9],因此沉浸其中。

其次,每期素人的情感走向都会留下悬念,观众与其说是在观看节目,不如说是在追偶像剧。例如,节目中向天歌在刘泽轩与奥斯卡两位男嘉宾的选择上徘徊不定,让观众操碎了心。这种“剧式综艺”使节目情景化、片段化,也为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提供了样本。

真实感和悬念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追剧体验,“满足了受众精神层面的需要”[10]。

2.2 多元化的思想表达

节目中,明星们在观察素人互动时,常常会由一些细节而引申到现实中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因此节目中充满了“锋芒和对抗”[11]。各个观察员角色定位不同,思想表达呈现出多元化,折射出各自的恋爱价值观。比如有一期提到“女生应不应该主动追求男生”的问题,这也是当下许多青年苦恼的问题。张雨绮认为女生被动一些比较好,父母辛苦把她养这么大,不希望让她去主动追求。但是心理专家姜振宇却持不同意见,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由,女追男没有什么不好。张雨绮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考虑这个问题,而姜振宇则是从个人诉求的角度出发。多元思想的交锋,为观众提供了各方意见,有助于引导观众探寻爱情的价值取向。

2.3 打破明星与素人的隔阂

以往,明星一直是被仰望的存在,是被观察对象,在综艺中担当主角。而在《心动的信号》中,制作者将明星和素人有机结合,甚至使素人和明星的地位发生转化。从时长上来看,素人占主要成分,涵盖总时长的2/3。从角色定位上来看,“素人取代明星成为节目的主体”[12]。有时,明星甚至成为了素人的“粉丝”。例如,节目中朱亚文自封“周游粉丝会会长”,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对素人嘉宾的喜爱,“我非常喜欢这个女孩(王靖雯)”。此外,明星也和节目外的素人——观众,站在同一高度,一起推测素人嘉宾的心动走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综艺走向平民化”[13],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3 推动恋爱推理类真人秀发展的建议

3.1 坚持内容为王

“在真人秀节目同質化、娱乐化走势之下”[14],只有优质内容才是一档节目脱颖而出的关键。要实现恋爱推理类真人秀的常青,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坚持自身特色,打造深度话题内容。在讨论题材上,不能局限于“买车”“买房”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应结合时下我国的婚恋情况,“通过节目反映社会生活”[15],设计一些能够引起观众广泛讨论的话题。此外,恋爱推理类真人秀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群,在内容上应该“更有针对性地服务特定人群”[16],精准直击都市年轻人的情感痛点和焦虑点。

3.2 注重价值传递

价值输出是衡量一档节目深度的重要标准,也体现出制作者的功力和眼界。节目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应注重价值观的传递,“起到提高观众审美、树立榜样的作用”[17]。在态度表达上,节目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18],鼓励观众不仅要热爱生活,更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勇敢追求,为青春注入更鲜明的奋斗感、力量感,传递积极向上的恋爱观。做到既满足观众,又引导观众。

3.3 融入更多元素

恋爱推理类真人秀节目应坚持以推理为特色,辅以更多新鲜元素,形成“推理+”模式,如“推理+游戏”“推理+宠物”等,实现创造性融合发展。目前,推理元素的运用在各类综艺节目里很常见。久而久之,观众也会对其产生审美疲劳。创新是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为了持续吸引观众,必须“挖掘创意,融入更多元素”[19]。只有推陈出新,走出独特风格,才能使节目的呈现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20],不断为受众提供新鲜的观看体验。

4 结语

婚恋类综艺节目发展至今,在形式和技术上已日趋成熟。《心动的信号》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类型——恋爱推理类真人秀,突破了以往节目的固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但是一味沿既有模式发展,节目只能红极一时。创作者应将《心动的信号》作为起点,注重内容打造,传播积极的恋爱价值观,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才能实现恋爱推理类真人秀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雅君.快餐文化下“慢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研究[J].今传媒,2018(12):91-93.

[2] 万丽唯.现象级网综《创造101》走红的传播机制分析[J].戏剧之家,2018(27):64-66.

[3] 位云玲.观察类综艺节目走俏的原因探究——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艺术科技,2019(03):115+128.

[4] 韩潇潇.当前国内原创综艺节目发展研究[J].东南传播,2019(01):116-118.

[5] 丁月明.危机与转机:网络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优化——以《心动的信号》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222-223.

[6] 周雨葶.以《声临其境》为例谈配音类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9(15):167-168.

[7] 张祁.小众传播视野下的国内热门综艺节目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9(12):91+93.

[8] 王俊霞.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J].戏剧之家,2019(16):100+102.

[9] 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09):13-15.

[10] 万丽唯,阮立.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新闻知识,2018(08):42-45.

[11] 安晓燕.国内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创意维度[J].东南传播,2018(3):134-136.

[12] 安晓燕.国内真人秀节目中素人的运用探索[J].青年记者,2020(2):65-66.

[13] 李淼.受众需求视阈下“小正大”综艺节目的收效差异性及成因探究[J].新闻知识,2019(09):41-45.

[14] 吴启越,胡喆.浅析本土化真人秀节目发展与走向[J].戏剧之家,2019(13):132.

[15] 王玙.网络推理综艺《明星大侦探》持续爆红原因探究[J].艺术评鉴,2019(16):161-163.

[16] 唐丽雯.浅析地方性公众号营销推广的创新方式[J].戏剧之家,2019(29):206-207.

[17] 王央.新媒体时代“流量明星”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分析——以SNH48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67-68.

[18] 张宁乐,连雅迪.浅析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的创新之处[J].大众文艺,2019(08):142-143.

[19] 杜雅洁,高文慧.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拜托了冰箱》为例[J].大众文艺,2019(11):143-144.

[20] 张祁.当下国内音乐综艺节目的创作观念的变迁[J].戏剧之家,2019(02):88-89+92.

作者简介:郭依宁(1999—),女,江苏南通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贾钰纯(1999—),女,江苏盐城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唐丽雯(1984—),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真人秀创新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姚明:演戏不是理想不会再上真人秀
论真人秀节目的剪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