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充电设施景观设计

2020-10-12李志刚朱宁傅伟伦

艺术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

李志刚 朱宁 傅伟伦

摘要:21世纪环境的恶化使环境问题成为了对现代社会最严峻的考验之一。随之而来的是能源结构的变化——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变,电动汽车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低碳交通安全出行的宠儿。生态化景观公共充电设施可以提升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本文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下诠释充电设施中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以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为例,对宏观上的景观设计原则延伸的生态观念及公共充电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共充电设施;景观设计原则;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9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9-00-04

1 國内外关于公共充电设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公共充电设施占比背景现状

公共充电设施即公共充电站,是当下能源结构转变衍生的一种可持续能源供应设施。新能源汽车往往以提高能源的发展利用率为主要手段,其充电设施硬性功能应在同一水平上,在国内政策、市场的侧重支持下充电设施的占比率趋于平衡。

1.1.1 国内发展占比背景

从宏观角度而言,从全国2020年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区域分布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的华东市场在行业结构中占比最大,市场需求大,区域市场前景更好;同时,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城市经济体中,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政策、道路)带动了市场的发展,因此居于第二;华南、西南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1.1.2 国外发展占比背景

以英国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为例,研究企业发展现状,英国充电桩的建设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在2015年,英国有充电点4000个;至2019年底,全国建设充电桩约4.22万桩。这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与财政补贴,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同级别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增量率也快速增长。

1.2 公共充电设施中存在的景观兼容问题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充电设施数量定容与选址,未考虑其作为建筑的功能和建筑自身成景机制等方面。较多的文献是对已有的电网、里程进行分析,没有充分考虑设施建筑本身对人服务的特殊影响。

总体而言,充电设施作为一种可持续性、能比率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关于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功能特质、电网机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缺少关于充电设施中景观设计的特色化表达的研究。本文以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为例,探究充电设施景观设计的延展性、科学性及以人为本原则等。

1.3 公共充电设施中景观引用的背景、趋势

在当前环境问题下,对可持续能源的利用与探究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充电设施也在新能源的号召下不断扩增。现有的公共充电空间存在配套设施单一、电网技术限制、空间景观问题,同时现阶段对功能性的探究远多于对景观性的探究。

在此情况下丹麦超快速充电站应运而生,其是基于对传统企业加油站的颠覆性发展和绿色设计思考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而言,基站以一排排“树冠”的“树木”形态向空间外延伸,提供休息空间并营造了一个恬静的环境。在功能上,在满足快速充电需求的同时,也在空间里引用了景观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超快速充电站在满足功能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叠加景观性能,作为景观建筑的类型。

从该案例可以看出,充电设施未来对景观设计的运用已成为大致趋势。

2 公共充电设施中的景观运用——以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为例

相较于上文对充电站发展背景及未来大致趋势的分析,现有的充电设施缺少对景观设计因素的合理表达,在该领域中未得到重视。本文以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为例,体现景观设计原则在设施中的运用。

该基站位于丹麦弗雷德里西亚市,在利用城市碎片化空间的同时依托于城市路网,体现出了生态理念,根据地理区位、材料、电网结构,对景观建筑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第一,地理区位。超快速充电站的材料采集于其附近的森林公园,利用建材的可持续性,在日后的基站维修中,对材料的零浪费和对接处处体现了生态理念,主体建材考虑到了日后的维修,同时从路线而言,周围路网延伸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它在功能应用上的体现。

基站的选址利用了城市碎片空间,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碎片空间的运用在城市化的都市中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空间[1]。生态中建筑成为了人为活动和景观环境的载体。

第二,材料运用。木材具有的可持续性在景观建筑中不断得到体现,贴合了生态理念,对可持续性与设施的定容进行了合理规划。主体的就地取材突显了建筑本身体现的景观设计生态理念,同时材质的运用也是充电设施体现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

设施中景观设计原则的体现:

第一,空间中景观设计的延展性。在现有的充电设施中,设施的景观和建筑空间是分开的,景观环境设计大多存在外部环境。景观给人的舒适感无法延伸到设施体内,空间单体功能性和景观环境格格不入[2]。

同时在有限的设施空间中,对景观设计的规划具有局限性,以自然环境兼容性原则为指导的景观在设施中得到延展。这时候需体现景观设计的延展性原则,不仅仅是在空间内外环境中的延伸,更是景观设计中植物、视觉角度、景观载体的延展。简而言之,受众在公共充电设施中的视觉角度、感官体验在延伸至设施外时没有较大的差异感。

以COBE设计的高速电车充电站为例,开放式的空间设计将景观从内部向外部自然空间延展,亭式结构的运用将树冠从充电站顶端延伸出来,真正做到了设施与景观的相互融合,进而使基站的内部环境向外部环境延展。(如图1)同时在植被方面,周围植物以与丹麦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合作可以选择的当地的绿植种类为主,植物配置也是从自然向建筑的一个延展。同时在上文中提到,该基站的材质采集于其附近的森林公园,是从环境向设施延伸,使受众人群在空间中感受到公共充电设施与环境的无差别。相比之下,当下的充电基站没有考虑到空间中景观设计的延展性,内外环境往往无法达到和谐,外围的环境仅仅是作为绿色装饰,场地的运用更多是功能的体现。

在建筑方面,开放式的建筑结构本就是对空间划分的延展。以快速充电站为例,功能性体现的基础延伸到公共景观中,景观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进行了补充[3],侧重于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性、环境规划产业链的共拓性。

第二,景观设计材质的科学性原则。材质的选择也要贴合充电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现实环境中设施场所的材质未考虑生态理念,甚至设施场所是在露天下。在材料方面,因长期在露天的环境下,材质老化、脱落,缩短了材质的使用寿命。因此,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材质的选择上要注意与设施场所的环境相呼应。

设施空间的材质选择要结合材质特质、环境等外在客观因素,基于生态理念,科学地选择材质,对景观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要以科学性原则配置景观材质。

COBE设计中充电站以拟化树木形态展现,模块化的建造方式使得充电站可以伸缩,根据需要可演出化一片“树林”。在材质的运用上,为了体现基站的形态,采用了丹麦自然保护协会选择的树木,木材的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要求,同时,太阳能板的附着在确保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在材料方面对基站的长期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丹麦电动车超快速充电站在材质方面,选择了可回收的材料,将可持续性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充电设施而言,不能一味依附于设施产品,景观建筑在继承了功能性的同时也要侧重于服务性。在公共充电设施中,在一定程度上要体现生态理念与设计原则,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定位和功能输出方向。

在丹麦快速充电站中,顶层类似于冠状树脉延伸扩展的结构覆盖在整个空间上方,遮挡太阳光并提供保护的功能。这个设施空间形式与传统的加油站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相较于传统的加油站中车辆的拥挤及日常存在的“里程焦虑”,空间显得更加开放。

快速充电站在15分钟内为汽车充电,为了缓解充电时間等待的劳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了休息场所。同时在基站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娱乐、休息功能。因此在丹麦超快速充电站中,受众群体使用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设施服务于人,人本思想的“引擎”带动了充电站的高速发展[4]。

3 结语

景观设计是公共充电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当下设施的功能性远远大于景观性,未探究景观设计协调环境、景观自身承载的价值、在公共充电设施中景观设计的应用。景观设计与基站的结合是对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使生态理念在空间中得到运用。“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充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时代思维与环保意识的共进,在生态意识中体现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社会内涵。

在现在这个追求低碳环保的时代,城市中的公共充电设施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主要的充电功能外,其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对城市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营销,可以起到点缀的作用。应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赋予其更好的便利性和功能性,更符合信息时代的公众需求,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增添乐趣,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董瑾,丁山.乡村景观意象营造之下的田园文化生活回归[J].大众文艺,2018(18):75-76.

[2] 李娅萁,吴冬蕾.文人的“自然”审美与当代环境设计[J].大众文艺,2019(19):123-124.

[3] 喻正南,张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92-93.

[4] 张丹,邵森,曹文超.基于城市发展背景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88-89.

作者简介:李志刚(1999—),男,江苏泰州人,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宁(1998—),女,江苏南通人,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傅伟伦(1991—),男,江苏南京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传媒艺术、交互技术。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研究
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探讨
生态理念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策略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有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