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院校艺术美育体系构建研究

2020-10-12尹慧李世书

艺术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医学院校

尹慧 李世书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高校可以通过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构建面向全体医学生、全方位的艺术美育体系。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艺术美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9-000-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下称《意见》)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新形势下,美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以美育为目的的高校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由医“病”发展到了全方位的医“人”,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医学院校有必要契合现实需求,建设具有时代性的艺术美育体系,打造“以美育人”的美育环境,促进现代化艺术美育的实施和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

1 医学院校艺术美育现状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既是技能,也是艺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便开始普及艺术教育。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颁布实施后,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广大高校,积极开展艺术美育工作,在醫学生的美育能力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该项工作在医学院校的整体建设中仍属于薄弱环节。

1.1 艺术美育工作长期被轻视

近年来,虽然国家政策层面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但事实上高校的艺术美育实施进展比中小学教育缓慢。高校普遍在德育、智育、体育甚至劳动教育方面都有相应的实际举措,但美育仍是高校教育中的短板。其中,医学院校对“非实用”的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与实践更是缺乏应有的重视。

1.2 艺术美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定位,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直接与毕业考核挂钩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但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数量偏少、形式单一,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确,存在着为艺术而艺术,片面追求专业化,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艺术育人和艺术思政,难以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开展了一些艺术实践活动,但活动的美育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

1.3 艺术类师资力量短缺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比例有着明确的建设标准。就医学院校而言,艺术教育处于边缘地位,普遍存在师资队伍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医学院校中从事艺术美育的教师比例失调。多数学校的艺术类专职教师寥寥无几,直接影响了艺术美育课程的设置,导致课程几乎都依靠兼职教师承担,课程开设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授课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艺术美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1.4 艺术美育教材缺乏

当前,高校艺术类教材内容主要为专业艺术教育,艺术美育类教材很少,针对医学生的艺术美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现有为数不多的艺术美育教材的适用性较弱,如内容偏重于理论的阐述,过于晦涩难懂,缺少形象性和生动性,脱离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应用需求,同时一些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内容陈旧、脱离时代,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

2 医学院校艺术美育原则

2.1 国际与本土的结合

艺术教育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更强调艺术教育与学生兴趣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以及本土艺术资源的融入,以此增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尊重和包容,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2]。《意见》要求高校美育工作“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全球化语境下,医学院校的艺术美育工作在吸纳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须站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坚持本土化的鲜明立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本,充分挖掘本土艺术精粹,将全球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为艺术美育注入既有本土气质又能开阔国际视野的文化语境。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深化艺术美育内容,体现出艺术美育的民族性。通过艺术开阔医学生的视野,并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

2.2 普适与特色的兼顾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多地需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体现”[3]。艺术美育不同于针对专业生的艺术技能教育,其面向全体学生。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艺术美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从过去单一的以唱歌、绘画为主逐渐拓展到了全方位的艺术形式,为艺术美育的普适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普适意味着遵循学科一般规律,特色意味着要形成本校独特资源,形成特殊个性与气质。医学高校构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学校艺术美育工作体系,在开展艺术美育工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校学科设置特点,开设有针对性的特色艺术课程。

2.3 人文与医学的渗透

《意见》指出,“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我们进行艺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一方面,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完整的艺术美育是人文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在实施艺术美育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艺术与医学教育的交融,能丰富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审美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其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院校实施艺术美育要认真研究医学专业特点,针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特点,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将人文精神贯彻在艺术美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医学专业知识、人文课程和艺术美育三者之间的协调和渗透,为医学生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打好基础,将他们培养为“医生”而非“医匠”。

2.4 理论与实践的融通

艺术美育不是“空中楼阁”,不能“纸上谈兵”,实践性是艺术美育的重要特征[4]。美育工作中艺术理论知识普及不可或缺,同时更要注重在课程实践中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文化自信。改进艺术美育工作,需要为医学生提供充分的艺术实践空间载体和机会。医学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其中,充分利用当地医学艺术资源,建设美育实践基地,拓展实践教育空间。让医学生既能获得美育知识,又能通过知识技能的习得,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素质。

3 医学院校艺术美育体系建设思路

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和医学生的现实需求,医学院校应深化艺术教育,全面推进美育工作,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艺术美育体系。以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园艺术氛围营造,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的艺术美育体系,形成医学院校特有的艺术氛围和人文底蕴。

3.1 推进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打造特色课程

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规范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是艺术美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拓宽课程视野,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构架。确立以普及为主、提升为辅的艺术教育思路。课程构架为“限选+任选”,开齐开足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尽量开设更多类型的艺术选修课,形成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公共艺术课程。艺术类限选课保证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全面性,任选课则更具有针对性,从入门到精进,循序渐进。建立以“学生个性”为中心的“探美+鉴美+创美”的多维立体化公共艺术课程模型。第一个维度“探美”,通过艺术基础理论的学习去发现美、探索美,进行审美渗透;第二个维度“鉴美”,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品鉴去感受美、欣赏美;第三个维度“创美”,通过艺术实践去表现美、创造美。教学中所涉及的艺术之美,不囿于艺术专业领域,也要包含自身形象美、环境美、饮食美等对日常生活之美的发现、欣赏与改造。

第二,促进跨学科教学,强化公共艺术特色课程建设。加强跨学科艺术类公共课程的建设,打造与医学交叉的特色美育课程,对于医学院校的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围绕美育目标,将医学与艺术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增强美育课程的综合性。深入挖掘医学专业教育里的艺术资源,寻找艺术美育与医学的结合点,选择适合的艺术课程类别,将其进行教学改造,如医学美术、艺术治疗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职业审美素养。大一阶段通过限选课的开设普及艺术知识,引导培育医学生的美育意识。大二以后,结合学生需求和专业特点,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艺术任选课,在发挥医学生艺术潜能的同时辅助专业学习。

第三,重视课程实践,提高公共艺术课程实践教育比例。实践教学过程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艺术实践可组织协调身体各器官,调整身心,培养医学生的观察力、控制力、协调力和创造力。开展与医学教育结合的艺术技能实践,能促进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内强化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如绘画、雕塑等训练手的稳定性,对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着实质性的帮助;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对临床治疗中理解、描述和表现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如生物标本的制作、人体结构的表现、医学图谱的绘制既是医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属于艺术领域的实践内容。

3.2 深化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践行多元美育

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高校推进艺术美育工作的重点环节。艺术教育在教学上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习得,还要把握好知识、技能与素养的关系。医学院校美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审美素养的高素质医护人才。因此,教学方式上多采用啟发式、引导式教学,合理地将互动性、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上,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美育课程教学模式。可建立艺术美育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以此为载体开展网络艺术教育,开设书法、绘画、设计、音乐等栏目,拓宽医学生的艺术教育空间。实践教学的实施可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为作品汇报、作品展览、艺术演出、作品参赛等,通过“以演代教”“以赛代训”等多元化形式完成课程学习。另外,在课程考核上要避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核心的专业化考评倾向,制定出一套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评价标准。

3.3 提升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形成活动品牌

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有参与无处不在的“审美活动”的兴趣与能力,才能说他们具备了“审美和人文素养”[5]。第二课堂及其艺术实践活动是发挥艺术美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首先,加强对艺术社团、艺术工作室等专业组织的建设发展,使其成为医学院校开展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并建立其与课堂的衔接机制。依托艺术社团可举办舞蹈、合唱、绘画、摄影、手工等艺术活动,强化理论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建设艺术工作室,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工作室可与创新创业嫁接,作为学生进行实践创作的基地,如进行卫生科普作品、医学院校毕业纪念品等产品的创作与开发。其次,从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专业出发,着力打造项目化运作的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品牌,大力营造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校园艺术文化。如医院环境美创建、医护人员形象设计、校园医影节、医学艺术作品展等与医学紧密相关的竞赛和展演活动。最后,还可以多组织与医学相关的艺术专题讲座,让更多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艺术美育活动中来。

4 医学院校艺术美育体系实施保障

完善医学院校艺术美育体系的建设,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美育对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艺术美育工作,促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

4.1 健全相关政策机制

《意见》对高校艺术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领导,不断完善医学生培养目标,对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进行有效评价[6]。让艺术教育成为医学生美育的引领课程,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4.2 打造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加快对专兼职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艺术美育教学队伍,采取分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以保证兼职教师时间上的灵活性。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进修、考察等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艺术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

4.3 编制医学艺术教材教辅

目前,高校医学艺术美育类教材种类少、适用性弱。高校可以鼓励任课教师编制符合医学生学科背景需求、适应本校特点的艺术美育教材或教辅资料,并结合实践教学成果定期完善教材教辅。

4.4 配备教学场地设施

配套的空间场地是艺术实践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医学院校须加大在艺术美育上的经费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用具和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场所上,除了在校内设置固定场所外,还可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开拓校外实践场地,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校的毕业展演等。

参考文献:

[1] 马苏薇.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N].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wmpl_pd/

zmgd/201905/t20190530_5133082.shtml,2019-05-30(005).

[2] 张锦伟.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现状和课程设计探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92-94+123.

[3] 赵伶俐.新时代美育的使命与实践方略[J].人民教育,2019(06):55-59.

[4] 钱晓芳.谈美育实践与文化发展的关系[J].新美术,2019,40(03):114-118.

[5] 赵伶俐.以目标与课程为支点的美育质量测评——为了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5):87-99+161.

[6] 王铭泽,周亚夫.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474-476.

作者简介:尹慧(1986—),女,湖南怀化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民族艺术。

李世书(1976—),男,湖南懷化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美感即经验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