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0-10-12刘鹏

数码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课程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图书查询,可知图书比较陈旧,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分析,不难发现教学课程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本文针对当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改革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学生学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因素有学生就业、学生兴趣、学生时间,文章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相应对策研究,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层次分析方法  就业  内蒙古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专业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社會信息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工业设备控制还是社交网络,信息系统起到重要作用。信息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信息管理、系统存储作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高等学院信息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讲解系统开发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以及管理工作,该课程为培养软件工程师起到引导作用。

目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主要有沈群力指出该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有(1)仅仅在完成理论课程后,才设置该课程;(2)起到验证性实验,没有单独开设该课程;(3)让学生使用Access数据库进行小型系统开发,了解系统开发流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校企合作实验室建设模式、不断更新实验内容策略。文献[2-5]对不同领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无法溯源学生实践教学情况,为此本文就内蒙古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专业所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 教学定位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明确课程教学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复合型那类人才。学校明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定位后才能处理《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发展历史可知该课程起源于《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超新图书检索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书籍结果见图1所示。

图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历年出版数量

由图1可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出版高峰在2002年-2012年之间,这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有关联,该时期互联网发展快,对知识的需求量大。近年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书籍出版较少,人们使用以往的图书会有知识匮乏问题。学校使用过时教材,会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到先进技术,工作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此外一旦学校定位不明确导致很多学生编程能力较差、眼高手低问题。

可见学校在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定位时因从学生就业、学生兴趣、学生学习时间等进行调研,可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模型,为课程定位提供决策作用。

2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从教学定位中不难看出学生就业、学生兴趣、学生时间权重值都超过0.1说明这三个一级指标都有重要影响。为此进行相应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是在完成理论课程后增设实验教学课程,本文提出逆向工程方式进行课程学习,计算机专业学生前期已有大量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C语言的学习。先给学生讲解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包含功能有: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查询统计管理、数据处理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管理。在进行功能开发之前让学生调查好系统功能子功能。学生在进行子功能完善时会存在定位不准问题,此时教师将UML建模技术向学生展示。UML建模技术中用例分析时帮助开发者准确或者用户功能。

2.2学习就业关注

就业是学生关注重点,根据职业平均薪酬排名调查可知软件开发类工资比较高,这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亮点之一。高薪背后必然有汗水,学校应架设好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比如让学生将所学的Web开发技术应用到企业网站开发中,采用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将MVC框架、SQL技术应用到系统开发中,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有助于系统快速开发,学生在该过程中即可掌握到先进技术,也可将所学的知识发挥玲玲尽致。学生完成项目开发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回顾,学生经历项目开发后,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指出的各种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更能体会到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2.3学习时间合理安排

计算机类课程涉及数学知识比较多,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计算机课程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校在课程建设时应考虑到学生情况。目前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有数据结构、离散数学、C语言编程、数据库设计等,这些都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通过回顾方式向学生讲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知道薄弱环境,采用去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进行薄弱环节学习。传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采用讲解课程为主,实验课程为辅,本文提出以实验课程为主,讲解课程为辅,学生在项目开发中找到自身薄弱环节后进行相应学习。此外对现有的学习平台采用大数据方式进行改进,比如项目中记录学生的专长、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的疑难点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一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后工作需求,为此本文进行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定位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一级指标有:学生就业、学生兴趣、学生时间;二级指标有:就业待遇、就业薪资、就业环境、兴趣高、主动学习、有成就感、课程时间多、学习成本高、学习难度大。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学生就业、学生兴趣、学生时间都会对学生课程有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沈群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002):84-86.

[2]陈明红.能力本位教育视角下信息分析与决策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情报,2015(08):123-125.

[3]吴煜祺.OBE导向下《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建茶叶,2020.

作者简介

刘鹏(1982-),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信息学、医疗信息化。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分析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