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0-10-12陈卫红

数码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差异大,有的同学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学习信息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兴趣浓,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有些同学学习浮于表面,稍碰到复杂一些的问题就不肯深入探究,导致学习信息技术一直是原地踏步。针对这样的现象,笔者从分析差异化教学开始,一步一步厘清思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差异化  信息技术  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的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或艺术、手段等,从而使学生均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进步,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说,差异化教学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学生学习起来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有的学生则学习完全停滞不止,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在同一节课堂上,差异是非常大的。

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作为学科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深度分析教材,为差异化教学布局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要想上好课,必须事先深度分析教材。目前江苏省采取的是省编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针对这本教材,众说纷芸,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碰到有的学生觉得比较简单,完全没有挑战性;有的学生觉得只有第一个环节还能尝试一下,对于第二、第三个环节就无法完成了,更不要说课后的练习了,更是完全没有学习、探究的欲望。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在课前深度分析教材,本周要上哪些班级的课,这些班级哪些学生的情况是什么样的,照搬教材肯定是不行的,那么,如何进行二次创编?如何根据教材提出的重点与难点,疑点与亮点来实施教学?这一些内容都是必须在课前准备充分的。不打无准备的战,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必须时时思考并付之实践的。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画图”单元时,看似非常简单,实则也有挑战在内。在教材中,安排有“画房子”这一课,刚翻开教材,觉得这个内容非常简单,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完成,试上下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很多学生画出来的房子五花八门,比例不协调不说,线条还有歪的,过长或过短的,一涂色,将天空与房子同一个颜色了……林林总总的现象,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想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教师没有在课前深度分析教材,假如在课前深度分析了教材,那么,一般来说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此课内容看似简单,实则较难。首先,图画的比例如何把握,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颇具难度的。那么,教师如何来指导?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线条或者画得恰到好处,不长也不短,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精准把握画图内容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之上,必须考虑到有些同学可能会创编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创编,既基于教材,又突破教材。

二、精准把脉学生,为差异化教学开路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分析下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差异化基本存在于以下几处:一是学习兴趣的不同。学习兴趣浓烈的学生,对学习具有较高的探究欲望,无论教师讲授什么内容,他们都会主动学习;反之,学习兴趣较淡的学生,教师往往需要更为卖力地开展教学,他们才稍稍有些小小的兴趣。二是知识基础的不同。这个往往是由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师教学,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不同知识基础。有些学生汉字输入水平较高,在开展日常学习时,假如教师关照学生要输入一些汉字进行排版,他们就相对比较省力,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安排。相反,有些学生汉字输入水平较差,一行字,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输入,假如每节课都这样,时间稍长,就会觉得学习特别困难,从而失去仅有的一些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也无从谈起了。三是认知方式的不同。有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习惯于通过“灌输型认知”,即只要教师讲解,他就会默默地接受,并且去执行、消化。有的学生的认知方式则为探索型,他习惯于通过自我探索来获取新知,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潜力更大,但是,在课堂上具体表现出来则是有可能不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而是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务,碰到情况后则再次分类,有的会觉得很有挫败感,不再愿意进一步探索,有的则越战越勇。对于这样认知方式各不相同的情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之相匹配。

三、有效规划课堂,为差异化教学撒网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学习内容差异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原有基础不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进一步创编,为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加餐”,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减负”,从而使大家都能在课堂上拥有成就感。

比如在教学WPS相关内容时,特别是教学制作幻灯片相关内容时,不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差异相当大的。有的学生会谋篇布局,半节课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较为精美的幻灯片;有的学生一看到这个教学内容,就比较紧张,做了大半节课,也只完成了一二页作品,并且整体质量是相对差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独立完成一个较高质量的作品,规定数量与质量,要求美工与文字、图片等综合因素。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一个半成品给他,让他在半成品的基础之上再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这样一节课下来,大家都是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出来的。

2.提问方式差异化。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同样需要通过提问来巩固知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在让多举手的同学回答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也要让不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多鼓勵他们,多引导他们,千万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顾他们的上课感受,不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哪怕答得不够完美,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不管他们举手与否,都是要对他们进行提问的,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集中来学习每一课。同理,对于经常举手的同学来说,则要增加提问的难度,让他们感受到挑战,感受到必要的挫折,激起他们的上升欲望,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

3.指导差异化。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是随时随地的,哪个理论没掌握,哪个技能不熟练,都是需要教师时时去指导的。比如在教学SCRATCH编程过程中,要通过此编程软件画出一个城堡来,这是教材中安排好的内容。笔者在日常实践中已安排好学习水平好的同学完成全部任务,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只需要完成一至二个造型就可以了。但是,当笔者把任务抛下去,就有很多同学完成不知所措,一个三角形也画不出来,完全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就采取了差异化指导的方式,先帮助大家一起梳理这个城堡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如何来一步一步拆解开来,在此基础之上,根据自身不同的水平,再来作进一步的分解。同时,灵活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每小组安排一个学习水平较好的同学,来指导大家,教师则就重点与难点进行细化的指导。经过这样的安排,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每个小组都拿出了作品。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说,适切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无论是教材,还是学生,抑或是课堂,总之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要围绕发展好学生这一根本性任务,从原来的“满堂灌”走向“细研磨”,从“批量生产”走向“私人订制”,真正将课堂握在手心,将学生放在内心,才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刘飞.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入典型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

[2]张玉新,张小丽.如何有效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 2019 (32).

作者简介

陈卫红,男,1977年,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