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价波动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究

2020-10-10李蕊吟

中国商论 2020年18期
关键词:物价波动特征

李蕊吟

摘 要:我国价格管理机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统一定价,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双轨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市场化改革等不同阶段,使不同时期物价波动存在明显的特征。因此,了解物价波动特征,探究其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对现阶段的物价波动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物价  波动  特征

中图分类号:F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9(b)--02

物价作为宏观的重要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相对密切。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其物价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规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政府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就需要做好物价的稳定。

1 物价波动的定义及监管必要性分析

了解物价波动的基本定义,才能对物价波动的基础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分析物价波动监管的必要性,这样才能真正重视对于物价波动的监管,才能找准对物价波动分析的关键所在。

1.1 物价波动的定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了解物价波动,对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说,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学用于描述经济整体各个商品和劳务总体水平的平均数,其本身属于一个整体性的指标,衡量标准为价格指数。GDP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称之为经常涉及的价格指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一直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呈现物价的实际变动情况,同很多国家一样,我国也沿用了这一指数。物价波动,实际上就是经济社会中大部分商品和劳务物价水平在面临外界影响下,出现持续的上涨或者降低的现象。在经济运转下,物价波动就会面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问题。

1.2 物价波动监管必要性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深化党与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的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施统一整合,从而正式进入和形成市场综合监管格局。基于强化物价波动的监管分析,实际上就是要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强调对于物价缺少理性波动的合理监管,也就是在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能够由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实现对市场缺陷的合理弥补,能够针对价格行为和价格水平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及调节控制。

作为基层监管部门,还需要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工作,能够强调价格的监督检查、增强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商品价格的有效监管。同时,落实价格的服务工作,按照物价波动的实际特点以及对应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办法,从而让物价波动能够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

2 我国物价波动的特征

从目前我国的物价波动来看,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季节性特征、异方差性与集聚性特征和循环周期特征三方面,基于特征的分析与了解,才能够对物价波动有全面的分析与认知。

2.1 季节性

物价波动的第一个特征在于季节性,每一年的秋冬季就是物价涨幅的主要时间。所以,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对于煤炭、石油等需求量较大,针对蔬菜、粮食的需求量偏小。出现这一季节性的供需差别,就会导致不同产品存在不同的物价浮动,而燃料产品价格也在持续的上升,造成食品产品存在一定的降低。按照近几年的物价浮动情况来看,食品和燃料价格波动,就成为物价波动的关键所在。

2.2 异方差性和集聚性

物价本身存在一定的波动,就会让消费者出现心理上的冲击,尤其是在物价大幅度上涨的趋势下,往往就会有波动聚集的情况出现。另外,物价波动会有长期记忆性,即当商品或劳务形式存在上涨,在短时间内,这一种趋势就很难得到改变,最终出现“厚尾”的特征。物价波动表现出来的集聚性和差异方差性,就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

2.3 循环周期

物价波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循环周期性,从以往的物价波动情况来看,短则3年半左右,长则9年左右。物价波动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各种商品和劳务供求出现变化,另外也会受到宏观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影响。综合因素影响,导致价格水平表现出上涨或者下降都比较缓慢的情况,甚至就会表现出温和上涨或者缓慢降低的现象。物价波动循环周期较长,而出现的负面经济影响较低。

3 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针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主要包含货币因素、成本因素以及需求因素几个方面,还需要针对性的分析,才能够对物价波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最终了解物价波动。

3.1 货币因素

基于弗里德曼对于通货膨胀论述的:通货膨胀归根结底就是货币现象,其描述的货币数量论就表示: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时候,其物价水平和货币供给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每一轮的经济周期之中,就会导致不同幅度的物价水平波动出现,甚至还会出现较大的价格涨跌幅度,为了避免价格出现焦块的波动,往往会选择调控处理,而最为关键的是利率与供给量。也就是说,物价波动是因为货币影响的,为了满足物价波动的抑制处理,就需要考虑到货币方面的调控。因此,基于物价的波动,其指标就应该放置在货币因素选取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基准利率。

对于具体的货币因素发生机制分析: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的现象出现,这样就会出现物价的上升或降低。换而言之,当社会中流动货币供应量得到提升,就会出现较多的货币追求相对较少的商品,这样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并且对于物价波动的反馈也非常迅速。反之,当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出现了回流,居民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需求,缺少持续稳定的货币购买,就会导致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被减弱,在短时间内就无法调整对应的生产节奏,形成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降低商品价格的反馈。针对利率因素:在利率提升之后,将钱存入银行追求高利息,这就使社会中的货币流通量持续减少,最终减弱消费与投资的冲动,一旦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就会在市场之中表现出物价的快速降低。一旦降低利率,就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3.2 成本因素

成本导致物价水平出现波动,主要是因为生产者为了能够获取较高的利润,弥补工资、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带来的最终服务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上涨。最终商品价格与服务形成的波动,所以,作为上游或者中间环节的影响因素,就会直接简化工业生产者的購进价格指数,将其看作成本因素的主要指标。

3.3 需求因素

基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价格会直接反映市场供需的均衡状态,即由商品供需环境和服务市场来决定其物价水平,需求与供给的变动会对价格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作用在消费需求变化上,就会让物价水平波动受到影响。同时,除实际消费需求之外,出现了政府需求、国外需求和投资需求之后,就会有相应的物价波动出现。因此,在政府财政支出选择上,需求因素的典型指标就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对于财政支出,各种职能的行使还需要计算财政部预算,利用拨付操作,让资金直接流向对应的部门,从而开展对应的经济活动。如果财政支出较大,就表示已经激发了政府需求与投资,政府的需求直接作用在市场价格之中,政府的投资需求就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最后拉动生产与消费,形成对应的经济增长,从而带动物价的持续上涨。反之,减少财政支出,就会导致消费和投资出现抑制,从而让经济过热增长出现减缓。因此,原本抬高的物价又会直接回归稳态。社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会呈现出居民消费强度的变化,最终形成物价水平的重要特征。

3.4 国际经济形势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我国物价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下,我们正处于信息与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全球通货膨胀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都会导致国内物价出现持续的上涨。另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对比以及汇率的实际变动,都会对我国物价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4 物价波动可控性探究

针对目前物价波动实施可控性方面的分析,需要采取行政发展手段,明确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才能推动物价波动的控制。

4.1 增加行政发展手段

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到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尽可能避免浮躁、过激的货币发展,利用政府本身的职责与权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规避物价压力,实现供求的稳定。另外,通过职权的合理使用,融入实体经济和流动性,就可以实现资本战略优势的建立。通过农业、服务业等对应的发展,也可以满足市场供应的协调。另外,还需要考虑阶梯式的经济统计收入体系。如按照消费层次,划分对应的等级,建立相应的恩格尔系数。统计跟踪食品、生产、居住等对应的系数,这样就可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

4.2 明确经济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的物价架构已经发展到重构阶段,物价的管理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相连。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食品作为命脉,就算是无法控制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但依旧需要将其食品价格摆在首位。在发改委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为了应对各项经济压力,首先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消费价格指数,这一指数和大众生活氛围相互匹配。需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以及水电煤气等彼此融合,并且结合数据的实时监测,这样就可以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

5 结语

总之,物价不合理的上涨,不仅会导致低收入或弱势家庭生活压力的增加,还会对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加剧社会资源积累与财富分配的分化,最终导致纸币贬值与通货膨胀,这样就会导致国家经济和个人经济的恶性循环。因此,国家和政府部门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从而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体系和经济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非法囤聚货品等行为,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王志刚.中国物价变化的实证分析及走势预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2).

黄晓芳,王伯安.我国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从供需角度研究我国2012—2015年物价水平波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

张群群,王振霞.2016年中国物价形势分析和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16(05).

李媛.对物价波动的初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13).

猜你喜欢

物价波动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休闲假期
鸟人鸟语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