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人文理念下双导师制带教对新入职护士心理的影响

2020-10-10李洁琼温绣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入导师制关怀

黄 葶 ,李洁琼,温绣蔺,崔 巍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陕西 西安 710061,sunnylotus99@126.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国家推进人文医院的建设,聚焦医护工作者人文关怀。对于新入职护士,既要加强理论知识及规范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又要营造良好的职业成长环境[1]。我院对新护士在临床轮转培训的过程中实施基于人文关怀下双导师制带教,其中一名导师对新人培训计划落实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将人文管理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另一位成长导师对分管的新人不定期进行集体座谈及个人约谈,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问题辅导[2]。

我院护理部根据国家卫健委新护士培训的需求,自2016年开始实行基于人文关怀下双导师制带教,与以往传统带教对比研究,降低了新入职护士焦虑和抑郁负性心理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6年新入职的护士218名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3.91±1.63)岁,其中男性22人,女性196人;本科生21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以2015年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共入组112人;2016年新入职护士为实验组,共入组106人。

1.2 方法

根据2014年10月颁布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运行方法》,结合我院实际需求制定《新入职护士继续教育培训手册》和“新入职护士轮转实施方案”,新人经过2周的院级岗前教育及培训,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后进入内、外、妇产、儿、急诊、手术部、ICU等相关科室培训,轮转周期为2年。对照组是新护士只进行新护士专项培训。实验组实施基于人文关怀下的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双导师制中其中一位导师为新入职护士按照其轮转科室配备一位导师,当新护士轮转到下一个科室时,继续设置一位相应科室的老师负责担任(即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另一名导师为新护士成长导师担任[1],保证规培期间每位新护士在每个轮转科室均有两位导师指导。

确定科室带教老师及成长导师纳入条件:临床工作5年以上,护理师任职3年及以上;热爱本职工作,能吃苦耐劳,善于沟通,有较强的组织及团队协助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

科室带教老师和成长导师的遴选: 由个人提出申请,护理部教学及文化组织竞聘选拔,轮转科室带教老师的竞选普通科室设1~2名,特殊科室设3~4名,成长导师择优选出10~12名,一起组成全院带教师资团队;以上所有导师均通过各种教学查房、病案讨论和教学实践学习班等对进行教学方法、效果的培训,确保对新护士带教的一致性。

基于人文关怀下双导师制的工作职责及实施方案:在新入职护士规培期间,轮转科室带教导师负责本科室新护士培训方案和计划的具体落实。注重对新人人文理念的渗透及实践,辅导新人熟悉新业务新技术,指引新人理顺工作流程,了解各班次工作内容, 巩固基础护理操作,有计划地规范每一项操作,在一系列操作中注意自身职业认同感的感悟,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每个轮转科室出科前进行操作考核与综合能力评价。在规培结束前要求新护士能够独立护理重危病人及实施抢救,并单独书写护理文件。每季度对新护士的规培作业(包括护理小讲课、床旁查房、书写护理病历、心得体会、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内容)进行初审,将个性问题汇总并指导及时更改。每年护理部教学组对优秀新人、优秀作业进行表彰及经验分享。

成长导师侧重关注新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不定期与自己分管的新护士耐心细致的交流,指导新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好职业规划,在工作生活及情感中遇到困难需以积极心态去面对,或和导师沟通共同渡过难关。成长导师在陪伴的过程应特别注意其内心情感的变化,明确陪伴指引的方向。及时发现新护士的心理问题,给予纠正和疏导。使新人尽快适应环境完成角色转变。按照护理部计划及要求,成长导师每季度组织新护士召开团体减压活动、举办工作经验分享交流会,对轮转科室带教老师审核的规培作业进行复审核,存在的问题与科室带教老师及新护士一对一进行沟通及指正,提高作业书写质量。每年请院团委、精神科等相关专业老师进行如何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工作中心理减压、医护患沟通技巧、科研技巧等内容的培训,护理部文化组、院工会联合成长导师组织新护士迎新晚会、新人心路历程分享或座谈会,使新护士2年规培期间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身心健康成长。

1.3 观察指标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抑郁及焦虑状态进行评定,两个量表均按1-4级评分,共有20个条目,依照Borah提出的评分标准[2],每题的得分相加为总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标准分在50分及以上诊断为抑郁或焦虑,轻度抑郁或焦虑为50~59分;中度抑郁或焦虑为60~69分;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或焦虑。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新入职护士的一般资料用频数、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在年龄、性别、学历、轮转科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5、2016级新入职护士一般资料比较

2.2 2015、2016级新入职护士抑郁焦虑状态的比较

两组护士比较发现,对照组抽取112名新入职护士中有抑郁51人,抑郁阳性率为45.54%,明显高于实验组的21.70%(P<0.05)。出现焦虑的护士有34人,焦虑阳性率为30.36%,也高于实验组的11.32%(P<0.05),见表2。

3 讨论

3.1 人文关怀双导师制 能够显著改善心理健康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的112名新入职护士中抑郁和焦虑的阳性率分别是45.54%、30.36%,可能与护士工作负荷重、工作环境的变化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给护士产生的负面情绪有关[3-4];但实验组的106名新入职护士,抑郁和焦虑的阳性率为21.70%、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的原因为新入职护士均是工作2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对新环境不熟悉,心理压力大,加之新护士操作技能不熟练,临床工作量大,处理危重患者多且病情复杂,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据相关文献报道[5],对新护士实行人文关怀能促进身心健康,减轻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我院实施基于人文关怀下双导师制带教,其中科室带教老师对新人培训计划落实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将人文管理落到实处;另一位成长导师对分管的新人不定期进行人文沟通和心理疏通,切实重视磁性医院的人文氛围营造,使新护士在双导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三观,感受到医院及科室真切的关爱,以积极心态投身于工作生活中,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3.2 在带教中体现医学人文理念能够提升新入职护士对病人的人文情怀

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本学科发展的主旋律,人文关怀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人文关怀的核心包括3个方面:尊重、理解和沟通。目前各级医院统一提出“病人至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护士又是最贴近患者的医务人员,大量的病情观察、沟通交流和治疗实践都要通过护士具体实施,并要求护士对每一位患者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新入职护士这些年轻的群体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由于工作量大任务重,加之技术不熟练,易致心理负担。但对她们的岗位要求不仅要呵护好患者的身体,还要随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抚。不管她们心里多么难受,也要以微笑面对每一位患者。另一方面,护理工作的点点滴滴都直观地呈现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稍有不留意,就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指责,然而护士的委屈和不愉快情绪也很可能传递给患者,激化矛盾。我院实施双导师制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爱,不仅帮助新人尽早适应工作环境,更能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职业的认同感[6];并且成长导师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及时指导新人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化解护患间的矛盾,让患者能感受到医学的博爱和温暖,提升新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3.3 加强基于人文关怀的双导师制带教从容应对新冠病毒疫情暴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因为该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7]。通过导师与规培护士的微信群沟通,发现规培护士对于这次疫情的暴发,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护士,普遍存在以下心理压力:①焦虑、疲惫、失眠:此次疫情对于在医院工作的规培护士来讲,是一次很重大的应激事件。虽然有部分规培护士积极报名并参加我院感染病房、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引导等一线工作,但对新冠病毒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以及对未来全国疫情播撒的形势不确定,加之工作负荷重,因此均会产生焦虑或疲劳。 ②担心、害怕: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沟通了解的心理问题与新近研究调查一致[8]。针对以上负面情况,在疫情期间,人员少任务重的紧急情况下,双导师的分工不再那样严格,在我院护理部的指导下,导师们共同配合,自我学习后第一时间通过微信、QQ、我院护世界APP小程序工具,在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及学习平台发布相关理论幻灯、操作视频等多种途径,辅导所分管的新人学习新冠病毒知识和控感技能规范,提高大家对于这次疫情的认知水平,用知识和技能合理地保护自己;及时将护理部梳理的新冠肺炎筛查要点和护理常规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推送大家,确保工作顺利展开,将新冠肺炎隔离的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有疑问的地方在微信群中共同学习及讨论,答疑解惑,保障新人在工作中心中有数,稳中不乱,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另一方面,负责新人的导师们随时与他们保持通畅的沟通,及时发现并一起解决他们在一线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对于在抗疫一线工作的新入职护士,尤其给予高度关注。虽然隔离不能亲自见到他们,但不影响导师们关爱的传递,她们化身为知心大姐,每日电话或微信视频询问情况,从每个细节入手,全方位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关心,提供温暖而人性化服务,使他们能够心理稳定,充满自信,有助于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当大家工作疲惫或出现担心等问题时,将精神科的医生加入群中,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导师们也用各种办法比如学会倾听、鼓励护士做运动或听音乐、讲笑话、正向引导等,使他们卸下包袱,轻松上阵,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导师可指导新入职护士掌握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调适技巧,如可通过正念疗法、心理评估及咨询等激发个体乐观、坚强、理性等人格特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9]。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将人文关怀的双导师带教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环境,保持积极心态,减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发生。在带教实践中,尤其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新入职护士在导师的正向引导和关爱中,自我价值及归属感、职业获得感明显加强,对稳定护理队伍,增进团队凝聚力,打造高效团队,提升护理品质起到积极作用,作为护理管理者可进行借鉴和探索。

猜你喜欢

新入导师制关怀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导师制”模式在呼吸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联合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手外科新人职医师的专科渐进式导师制带教模式探讨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