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介休窑陶瓷的技艺传承

2020-10-09张娜段彦芳

艺术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陶瓷传承

张娜 段彦芳

摘 要:对山西重要的窑口介休窑进行深入分析,对介休窑传统技艺与艺术特色,生态系统进行系统阐释,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并有效地继承这一技术,才能真正保持中国陶瓷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关键词:介休窑;陶瓷;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9-0-02

介体窑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名洪善镇),目前从所见器物看,介休窑其上下限至少是始自宋初直至清代。因此。在《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书中曾将其列入第七章清朝窑器第二六节,并记载说“介体富,在今山西省介休市龙凤村,胎釉呈黄白色,并有白釉墨彩或黑釉者”。虽然此说不够全面,然而龙风村窑址或是当时村名或时代稍晚的别称。自唐朝末。宋代初开设碗窑久实之语,看来其上限还有可能提早至唐代。

早期,介休的洪山窑主要生产白瓷,然后出现了各种品种。洪山窑的白瓷分为粗细两种,细白瓷的烧成量大。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洪山窑山西烧制的白瓷在宋金时期是最高的。洪山古瓷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仍一直保存。它具有丰富的古代陶瓷历史文化积淀。尽管在烧成规模和历史影响方面不如定窑,但其高吸水性,透光性,白度和独特性器皿的风格和燃烧技术对周围地区的某些窑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洪山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近年来,介休窑产品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古代陶瓷研究的热点。[1]

一、传统的手工陶瓷技艺

(一)烧造技法

山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它不仅是当时生活的主要原料,还是山西古代瓷器烧制的主要燃料,与煤有关的优质陶土资源确实是大自然的神奇礼物。白瓷的主要胎料,就是煤炭中的煤矸石,坩子土是当地人对陶瓷土原料的方言称谓,坩子土有青的、白的、黄的等,是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因此,只要您有陶土,水和煤,您可以建造一个窑炉来烧瓷,这也是山西有许多窑炉的重要原因。烧造黑釉的主要原料是黄土高原上无尽的黄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山西村窑的存在,在许多村庄名称中,您都可以看到窑头村,窑上村,东窑头,彭窑村,瓦窑村等。从山西的地形看,山西的窑口主要分布情况从北边到南边依次是北边烧黑瓷为主,晋中白瓷为主,南边烧琉璃、红绿彩等为主。[2]

在金代,窑场中的人们在烧瓷的材料是当地山区的煤炭和瓷土,介休城内地势平坦,很难得到原材料和燃料,从介休的老窑场的遗址看,介休当时的生产规模是比较大的,而且可以看出 产量也是相对的较高。当时,介休窑主要生产两类产品,分别是黑瓷和白瓷,白瓷主要是施化妆土类产品,介休主要生产的是生活日常用的器型,当时社会所有日用器型,在介休窑几乎都可以看见,例如,在介休老窑场的烧造的瓷枕,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而且产量较大,都施化妆土,胎色偏黄白,可能是因为燃烧的气氛。为了避免在燃烧过程中爆裂,在燃烧时需要在枕头上开气孔。介休老城窑枕头上的气孔几乎都位于左下侧靠近窑底的位置。就像枕头两边的釉面一样,这也是鉴定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介体窑白釉器的造型和印花装饰明显受到宋定窑的影响,但纹饰题材和支烧方法有介休窑的特点,介休洪山窑白瓷装饰方法有其独到之处,介休窑采用三叉支撑装置和砂垫支撑烧成技术。盘子、碗等小型器皿,都是用支撑钉支撑烧制而成。烧制后,盘子和碗里还有三个小的支撑燃烧的痕迹。这种配套燃烧方式是介休窑产品独有的。大多数是三个,其他四到六个也少量使用。支钉有3、4、5、6、7等多种。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白瓷盘、碗所独有,已被公认为判别介休窑白瓷的一个重要依据。宋晚期受定窑影响开始烧制白釉印花瓷器,其胎呈浅褐色,胎体较薄、较白,以碗、盘、盏等日用生活品为主,以小件盏、洗为多,印花装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太讲求均衡对称,碗、盏里心圈足各有三个细小支钉痕,这是介体窑独特的支烧工艺。区介休窑从宋至清延续近千年,产品种类丰富,造型纹饰也很有特点,宋代的黑釉瓷、白釉瓷、釉下褐彩瓷产量也很大,褐釉盘、洗的四面婴戏荡船纹为此窑所独有。

(二)博采众长的装饰工艺

介休窑生产的器具形状多样,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印花、刻花等,比较成熟的装饰工艺是镂空雕刻,介休窑的白瓷印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印花法是在做好坯胎后,在坯胎半干的时候,用有图案的模子在坯胎上面拍出花纹,还有一种模子,是可以直接制坯,花纹也直接印在坯上,缠枝纹、攀枝婴戏图等在器具上随处可见。在宋代,印花划花的这种手法产生,整体上看,介休窑产的器具刻工比较精细,形体美胎壁薄,丝毫不比当时盛名的定窑器物差。[3]

介休窑所生产的香炉,一般就是采用简单的菊花纹、菠萝纹等,器具的整体都是用的镂空处理,造型比较新颖,增添了几分灵动。镂空法就是人们常说的透雕,用刻刀在坯胎未干的情况下,将以设计好的图案划刻在上面,镂空的技法,一般装饰图案都采用简单的纹样。

二、完善技艺的传承方式

在新中国刚成立后,介休洪山窑场是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人员众多,到了现在,曾经在场里的工作的人,现在也都是老人了。有的自己还在坚持做,以此谋生;有的培养下一代在做;一般以仿制传统产品为主。他们中有位非遗传承人,李建国。他的父亲原来是场里的技术员,曾多次得到著名陶瓷水既生先生的指导,李建国在其父亲的言传身教的情况下,他也得到很多真传,黑瓷剔刻花、白瓷剔花、介休传统细白瓷、绞胎绿釉、黑釉油滴等。这些都是他比较擅长的。他一般采用当地的坩子土做胎,然后再自己加工炼制,还有自己专门建成的煤窑烧制。器具的釉料,采用传统的方法制作。

古代的釉料一般都是在每代人的长期生产中,经验中发现的,是按照一定的配比产生的配方,可以烧出不同颜色的釉色,他将现在已有釉片通过西方的化学体系,进行成分分析,有些材料是人为的化学配比制成,故与古代釉色有本质的差别。在以前,有各种草木灰,在高温中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瓷片原来的成分已经检测不出来了,只有瓷片后来的成分元素可以检测出来,发现检测出的结果和古代的油料配比的成分有很大的不同,这或许是因为烧造的方式或者当时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古代的釉料比较环保,自然,现在的化工釉料相对而言,有很多化学的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由此可见,古代的釉料更让具有价值。李建国所用的釉料是采用当地的自然物自己配比,纯手工拉坯成型,并以古董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所以有很多国内的高端的客户以及国际上的客户,李建国的仿制能力強,比如用介休当地的胎土黑釉,在宋金经典造型的基础上,用介休当地的黄土,在黑釉上釉后,将图案以外的地子去掉,再上白色化妆土罩用透明釉烧制,进行一对一的复制。黑紫绀黑,釉光柔和,工艺娴熟流畅,有开片,与真品非常接近,相似度达90%以上,可混淆。光滑自然,如云纹。它所覆盖的透明绿色釉料绿色、稳定、简单、质量好。由于使用了当地的材料,这些材料是用古代的方法制作和烧制的,所以材料的还原非常成功。此外,他模仿烧制的定窑白瓷、棕瓷、油滴也都差不多。在技术方面,李建国是山西省仿古烧造成功的人之一。模仿中最困难的问题是神的相似性。神性,是当时人们最具代表性的审美表现,也是最难把握的。由于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不同,用我们当代的审美观很难对古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毕竟在文化水平、专业认知、生活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有太多的差异,这是古董生产的最大瓶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介休窑产品众多,造型丰富。玉壶春、瓷枕、碗杯由于遗存丰富,有很多参考模型,所以大部分仿制者也是文物收藏家和保护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介休窑陶瓷烧制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弘扬陶瓷企业合作创新精神,加强合作协调发展,使介休陶瓷烧制技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在发展变化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介休窑传统陶瓷工艺源远流长,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工匠的汗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审美内涵。继承传统陶瓷工艺有助于弘扬其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必须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其技术创新和发展,并有效地继承这一技术,才能真正保持中国陶瓷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考古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观台磁州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北卷[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陶瓷传承
趣图
陶瓷罐摆一摆
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
陶瓷艺术作品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