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扶贫视域下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策略

2020-10-09吴夏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特岗师资培训

吴夏

摘要:当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并把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随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着学前教育机构不足、专业教师不够、师资水平和办学规范性有待提高、高校参与扶贫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从教育扶贫角度看,有必要建立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机制,完善特岗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农村幼儿园师资培训,依托高校资源提升教育扶贫精准度,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字:教育扶贫;农村;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3-0107-02

学前教育阶段是一个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乃至人生发展有持续影响的重要阶段,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如果要打破贫困代际传递,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将是消除因贫困带来教育不平等的起点。美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持续改进的“开端计划”、英国政府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国家儿童保育战略”和“儿童贫困战略”等教育扶贫计划,都在为解决公民终身发展和“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并把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随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问题依然突出。只有正视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不断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实现区域教育机会均等,为农村地区的幼儿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一、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机构不足

在农村地区,往往一个乡镇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尽管近年来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学难的问题,但相对较高的费用无疑增加了低收入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专业教师不够

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前提是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的培养体系和规范的教学标准。相对于硬件上的不足,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大量的非专业教师从事顶岗教学,教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难以保证。2019年,项目团队对阜阳市周边农村地区31所幼儿园调研数据显示:超过40%的幼儿园音乐课程因师资问题长期开课不足。而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更为严重,编制和待遇偏低等问题导致年轻教师频繁跳槽,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也给幼儿带来一定负面心理影响。

(三)师资水平、办学规范性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提升专业水平的主动性偏弱,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科学规范和质量提升。不少民办幼儿园基于对利润的追逐,为了扩大生源,往往迎合家长,把学前教育办成“看得见”的教育,而非围绕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

(四)高校参与缺乏长效机制

教育扶贫的本质是育人,通过育人消除文化和知识贫困,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高校在教育扶贫上有着师资和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但在教育扶贫实践中,高校对基层教育教学的真实需求往往不够精准,没有因地制宜考虑教育扶贫的现实需求,参与教育扶贫的积极性也不高,缺乏参与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

二、教育扶贫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机制

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农村地区自身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的资金保障能力有限,需要国家或者省级层面统筹考虑教育转移支付来实现不同地区教育投入均衡。对农村地区不但要有教育投入,还要有专项的倾斜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另外,政府要通过实行场地、税收等渠道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普惠性资源,对公办教育形成有益补充。

(二)完善特岗教师培养机制

定向培养可以稳定地向农村地区提供优秀的师资。可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定向招生培养制度,提高定向培养政策的吸引力,向贫困地区持续输送对口的优质师资。当前特岗教师到期离职现象比较普遍,要能招得进留得住,需要统筹考虑特岗教师的待遇和发展问题,如探索城鄉轮岗机制,保证优秀的农村教师有进城执教的机会;在待遇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向特岗教师更多倾斜。扩大本土生源比例,提高特岗教师“扎根家乡”的比例,有效解决特岗教师在交通、食宿等方面的生活难题等。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从业教师需要正确的理念指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加大培训投入,统筹考虑教师的学历提升和短期技能提升,科学制定相关的学历提升和短期培训计划,在3-5年内完成在岗全员培训,让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教育进步同步,与职业需求协同。

(四)依托高校资源提升教育扶贫精准度

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充分调研农村地区学前教育需求的差异化,形成需求清单,结合高校的教育资源,以需求为导向实施高校与农村地区幼儿园的结对帮扶。作为政府,要搭建好帮扶的平台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扶贫第一线;作为高校,要制订激励政策,支持教师到扶贫一线,通过开展讲座培训、教学指导、轮岗交流等,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度和力度,并形成长期机制。同时依托“三下乡”“梦想学院”等品牌实践活动,鼓励优秀在校生发挥专业特长,定期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帮扶志愿活动,缓解农村地区幼儿园专业师资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闫坤,高小峮. 美国学前教育扶贫项目的政策安排与启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176(5):75-78.

[2]郭馨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教育扶贫的发展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5):285-287.

[3]李赛.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精准扶贫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9(11):25-26.

[4]杨洋.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21-89.

[5]李洋.贫困地区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及其精准扶贫[J].湖南第一师范学学报, 2019,19(2):72-76.

[6]张世奇.我国教育扶贫政策评估:类型特点、不足及其优化路径[J].教育导刊,2020(6):30-35.

[7]闫坤,孟艳.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 2019(6):74-88.

猜你喜欢

特岗师资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
保山市:4年共招2801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