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0-10-09董飞

求知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董飞

摘 要: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重视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并且小学語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对学生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逐步上升为与阅读、写作等教学内容一样高度,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实践机会更多,学习兴趣更浓,探索能力更强。鉴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性,为更好地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计划,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16-0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态,它集语言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有别于传统的语文学习。它表现为学习目的与学习媒介的多元性、学习方法的实践性与自主性、学习时空的开放性与长期性。

一、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1.广度

拓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广度,不是机械地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衔接。而是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当前许多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一定的误解,容易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班会课或政治课。有的教师则单纯地认为综合性学习课就是找资料、积累素材。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早发白帝城》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先发动学生收集三峡的资料,充分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三峡相关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文章,等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素材的筛选能力。教师通过《早发白帝城》一课设定,有效地指引学生从自然风光(地理方面)、历史变迁(历史方面)、人们对三峡的利用与改造方面(经济与政治方面)进行素材收集,充分找准语文与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方面的契合点。通过引发思考、讨论、学习,让学生重新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入了解三峡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与经济效益。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在自然、经济、历史、政治中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交流,得到更多启发,形成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

2.深度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摆脱书本的束缚和依赖进行学习,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考验。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种全新体验和考验。教师转变为引导者、体验者、参与者、评价者和调控者。把更多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讨论会的主持团队(主持人一名,书记若干),充分锻炼学生的大局把控能力和主持能力。同样以《早发白帝城》一课为例,不仅只是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三峡大坝的宏伟、经济效益庞大等华丽数据上,还应让学生充分挖掘,例如从长江的起源(地质学角度),长江对我国历史文明发展的作用,三峡大坝修建后,对发电、抗洪、抗旱、航运的价值,对自然环境、生态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考量。充分挖掘自然、历史、经济、政治中的内在知识,让学生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论来进行研判,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设定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我们要认识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于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其“综合性”有别于传统语文学习。我们不能因其“综合性”而在学习活动中迷失方向。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设定学习目标,确定语文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主要位置,避免因其他学科的融入而迷失教学方向。

1.细化课标指向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主要包括注重方法性知识掌握,强调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重视学习方法的变革。教师在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逻辑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不能因目标太过泛化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无序。例如收集、处理素材时,要让学生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划分,对跨领域资料需要做好标注,等等。每一个课堂环节都应符合教学课标的内在要求。

2.根据活动主题及呈现方式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学习形式、学习结果的呈现方式都应体现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中。综合性学习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只是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传统语文教学有较大差异,但是仍是以学习为主题的一种教育形式,有别于阅读、写作等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根据课标目标指示、学习活动的特征,设定出具有可操作、可观测、可评估的具体指标。我们仍以三年级《早发白帝城》一课为例。在操作性方面:学生可通过互联网,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角度出发,搜寻原始资料或二手资料,锻炼学生的甄别、筛选能力;可以通过搜寻视频、照片以及历史文献等方式来了解三峡的前世今生;通过对三峡文化、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经济价值及政治因素进行分析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评价标准。

例如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还能穿插毛泽东游武昌时写下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通过对各诗人笔下的诗歌还原三峡原貌。

3.依据学习生态

所谓学习生态主要是指学生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能力程度、学习活动的支撑条件等。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多次学习,才能达到目标高度。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避免学习活动中超过能力范围,设计方案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难以实现。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关于政治方面的议题,限定在抗洪、抗旱方面比较妥当,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国际地位、输出电力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还理解不了,难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例如,许多农村学校学生,家里不一定有电脑,教室内也未必配备电脑,这就给学生搜寻资料带来一定障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硬件(物质基础)和软件(学生理解能力)。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控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备较强的實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加上综合性学习课题较大、学习时间较长,内容庞杂,学生容易在学习活动中迷失前进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强管控。

1.明确语文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任务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坚持语文的主体地位,这是整个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学习活动中,涉及的其他领域问题、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语文为目标。如《早发白帝城》一课的综合性学习中,先从三峡壮美的景观和语言表述出发(山水)→引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再引出地势落差修建水电站的经济、政治领域话题→引出修建水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引出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一宏伟愿景的实现。再如,可将地理学习任务延伸到:生物种类多样性与地势地貌的联系;可将经济领域学习任务延伸到:电力(清洁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将政治领域学习任务延伸到:抗洪、抗旱、航运、对河流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等。

2.强化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结果是“过程”的必然,什么样的“过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弄清楚综合性“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对整个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管控具有指导意义。在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设计的范围内,不游离于目标之外。除了强调教师基本的职责和态度外,还需要教师根据综合性学习设计环节,制定阶段性目标,确保小组成员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评议标准,教师、学生能够从学习、讨论、总结中汲取养分。例如,前文提到,设立主持团队,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主持能力、大局观、鉴别及掌控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交际和协调能力。通过指导、评定、纠正各个小组的学习状态,还能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协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3.明确评价指标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有别于传统阅读、写作等教学形态。因此,在综合性学习评价指标上,应针对具体学习的内容制定更为细致的评价指标,让评价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小组交流评价、实时评价等,充分发挥指引作用,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方向按既定的设计方向进行。让评价充分发挥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习中拥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当然,评价指标的落实仍应在课标的具体要求下,并围绕整个学习内容及目标进行设定。例如,一些学生惋惜因修建三峡水电站导致水位线上升,淹没库区水位线以下的文化遗址,影响库区生物种群的生活栖息,对于保护自然生态多样性来讲,实属一种巨大的灾难。教师不能让学生陷入此类感性认知的悲痛之中,而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和了解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迁移、保护文化遗址,收集濒危植物并进行有效移植中做出的巨大努力,尽可能减小对生态造成的损伤,不能让学生产生类似于瑞典格雷塔似的病态环保思维。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来调节学生的思维路径,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性学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资料的整合能力、素材的鉴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接受水平进行有效匹配,为学生以后各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性学习能力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其他各学科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孙 鹤.浅议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备[J].内蒙古教育,2017(10):98-99,106.

[2]邹子韬,王金锋.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培养语文素养的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7(1):255-256.

作者简介:董 飞(1987— ),女,江苏苏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