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

2020-10-09李路

新一代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李路

摘 要:在教育创新的大环境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具有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有益作用。在传统文化重视美德,有性善观念,有助于教育学生培养和谐友善的精神,有助于集体团结,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可以做出自我的判断。传统文化当中的“修己慎独”、“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合和教育,发挥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从而创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理想的的地方,对学生思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这一代代哲人名士,因此传统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培养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将起到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年轻人具有活力,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也将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使年轻一代更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在新的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种文化思想也冲击着年轻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有益于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水平[2]。

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关系

传统文化是对优秀传统和精神的传承,是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以及知行合一、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3]。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说,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许多优秀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民族团结一心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弘扬这种优秀的价值观,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立德树人价值理念,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继承,推陈出新,扎根本国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创新思政教育的工作体制机制[4]。

(二)思政教育的创新,培养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强调以和为贵。在发扬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时代精神当中起到了传承作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当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提高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更有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结合,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相融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壮大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体系,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优秀人格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更能审慎思考。所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需求。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思政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承的体现。通过思政教育的创新,继承和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结合,是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发展的新动能。

(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我国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冲击。但越是有冲击,越显出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底蕴,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是时代发展之必然。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的内容,融入到大学思政教育体系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丰富大学思政教育体系。通过多媒体、视频等方式进行思政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观,对大学生品德改善有正面作用。“利器,悟道”的传统内核即强调了自身发展,又强调了自己与社会的关。这些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有利引导,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升华。在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引领下,培养大学生自省意识,又有民族大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具有积极重要意义,通过文化价值的传承,形成爱国主义观念,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提高政治觉悟,在西方文化冲击方面使学生更能审慎面对,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可展现对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思政教育与之融合充实了教育的内涵和课堂趣味,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创新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孟敏.论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4):36-39.

[2]马晓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97.

[3]万里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8)):17-18.

[4]杨智勇,黄光琳.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理念探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38(2):10-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善用社交网络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