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020-10-09房裕

创新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

房裕

摘 要: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1999—2019年相关数据估算,并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存在趋同性;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但产业集群创新对新型城镇化作用有限,二者之间尚未形成耦合协调发展的关系。对此,应采取产城规划引导、厚植产业基础、聚焦核心城市、依托信息技术等措施,突破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双重“低端锁定”困境,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加快实现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F29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6-68-7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06.009

1 引言

產业集群集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是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1]。新常态下,工业经济与城镇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将推进工业化与培育产业集群置于驱动新型城镇化突出位置,加快城镇第二、三产业集群发展,借助产业集群吸引人口等要素向城镇集中,通过城镇化为产业集群创造条件,加快实现产城互动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促[2]。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50%,这表明我国从此步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增长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和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不仅成为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议题[3],旨在通过探究其耦合协调内在规律,为产业集群创新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当前,培育产业集群和力推城镇化是河南省两大重点发展战略。各地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与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产业低端化”“城镇空心化”“有城无业”等现象比较突出[4-6],导致低端产业集群难以有效支撑城镇化,粗放式城镇化无法承载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因此,如何从理论上指导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推进,突破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双重“低端锁定”困境[7],促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探索研究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内在规律,以期为河南省破解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推进问题和瓶颈,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升级和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而加快实现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2 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引擎[8]。产业发展是助推城镇规模扩张及形态演变的持续动力,产业集群集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产业集群发展诱发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为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衍生出生活服务空间新需求,驱动城镇空间增长及功能拓展。一方面,产业集群发展引起新的空间需求增加,加速了城镇空间格局重构;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空间,推动既有空间结构和规模的发展与演变。

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依托[9]。一方面,城镇空间格局演化为产业集群创新提供要素资源,并推动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重新布局,使得要素在空间上得以优化配置,为产业的集群集聚提供“软条件”;另一方面,城镇空间演化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完善。交通网络通达缩短了城镇空间距离,加速了要素双向流动,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等,加速产业集群的成长[10]。此外,城镇空间格局演化也推动了知识、经验、技术等的快速传播,为企业合作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进而吸引更多企业空间集聚,为产业集群创新提供专业服务保障。

综上可见,产业集群创新与城镇化发展具有正向循环效应,即两者之间蕴含耦合协调和互动提质的内在关联[11],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3 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概况

3.1 产业集群创新

根据《郑州晚报》数据,2014年末,河南省产业集群322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120个。为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水平,以重大项目为主导,依托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千亿元产业集群。到2019年,河南省已经拥有装备制造和食品2个万亿级的产业,以及智能电力、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将重点培育和发展18个新兴产业集群。其中,节能环保和新一代智能终端2个产业集群超过5 000亿元,智能电力及新能源装备、高端合金材料、生物医药、新兴金融服务4个产业集群超过3 000亿元,其余12个产业集群均达到或超过1 000亿元。同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按照品牌企业共生、总装和零部件集聚、制造和服务业融合等路径,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迈入崭新阶段[12],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产业体系渐显。河南省产业集群主要涉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与新材料、化工、节能环保、有色金属、物流商贸、钢铁和电子信息等16类产业。此外,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推进与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融合,着力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

二是地区布局较为均衡。以河南省133个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为例,剖析其地区分布特点(图1):一是集群数量10个及以上的为郑州、洛阳、平顶山、新乡、许昌和周口;二是集群数量为5个的为焦作、漯河、南阳、安阳、开封、三门峡和商丘,其余城市不足5个。全省产业集群地域分布较均衡。

三是集群特色日渐凸显。2013年后,河南省通过实施“四个一”产业集群打造工程,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完善配套和强化保障”,构建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产业集群,如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构建成为国内最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以奇瑞重工、奇瑞汽车以及日本住友等为主导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长垣县以程普抛雪机、西班牙伊利萨尔客车和美国泰垣特种车等为依托,着力推动特色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

四是装备制造亮点频现。近年来,河南省以智能化、集成化和精密化为主导,聚焦信息技术交叉应用,培育37个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包括现代农机、轨道交通、机械设备、数控机床、环保节能、空分装备及起重和煤矿等机械装备,如中原电气谷、郑州速冻食品、洛阳动力谷、长垣起重机、民权冷谷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叫响全国。

五是新兴产业集群构建。未来,河南省将重点培育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电力及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尼龙及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节能环保等10个新兴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航空及冷链物流、云计算大数据、新兴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及网络零售、基因技术应用及健康服务、数字创意等8个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全力构建“10+8”新兴产业集群体系。

3.2 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2019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至8.48亿人,城镇化率从17.9%增至60.60%。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均GDP不高,人口城镇化率在全国排名滞后。1996年以来,河南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5%,2005年达到了30.7%。2013年,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为4 123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22.46%,城镇化率达到了43.8%,比2007年高9.5%。其中,中心城市和县城2007—2013年累计新增常住人口650万人、户籍人口310万人,分别占全省新增城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85.4%和93.9%,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步入“速度快、质量高”时期。2019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21%,比2018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39个百分点,二、三产值比重为91.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根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标,到202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在56%左右,目前距离该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亟待探寻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加剧,传统的以房地产驱动的城镇化难以为继。经验研究表明,若某区域人口城镇化速率超过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这个区域通常面临更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就河南省而言,还存在诸如城乡及城市二元结构、城乡基础设施供给不完善、农民工城市就业保障不足等突出问题[13]。因此,河南省应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整体来看,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趋同性,并初步呈现出耦合协调与互动发展的态势,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如何?文章將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予以明确。

4 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实证检验

4.1 指标筛选及其说明

使用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人口比重指标测度城镇化水平并无显著差异,鉴于我国尚未按照人口确切居住地统计人口数,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采用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作为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并将其作为模型被解释变量。此外,由于区位商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产业集群化的程度[14]。因此,本研究运用区位商系数作为产业集聚水平衡量指标。区位商是指区域内某产业份额占整个经济中该产业份额的比重,若系数大于1,表明该区域产业集聚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高;若系数小于1,说明产业集聚程度较弱。

4.2 样本数据和模型选取

新型城镇化率测度数据,选取1999—2019年非农就业人口和总人口数据,使用字母U表示;区位商系数计算数据,采用全国GDP数据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以及河南省GDP数据和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数据,分别使用字母X1、X2和X3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9)、《河南统计年鉴》(2019)等整理。根据上述分析结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互动发展关系,可以构建耦合协调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15],具体表达公式为:

其中,U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率;X1、X2和X3为解释变量,分别表示河南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区位商系数。

根据河南省人口情况(见表1),计算出1999—2019年非农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数比重。可以看出,非农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整体呈递增走势,这表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呈快速推进态势。

进一步地,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年鉴》(2019)等数据整理,分别计算出河南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区位商系数(表2)。测度结果表明:①河南省三次产业区位商系数呈现出第一、第二和第三顺次递减特征;②第一、第二产业的区位商系数均大于1,但第三产业的区位商系数小于1,这说明河南省专业化及产业集中化程度并不高;③第一产业区位商系数相对于第二、三产业偏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则表明城镇化水平较低。整体上看,这与河南省实际基本吻合。

4.3 实证及结论分析

结合产业集群创新及新型城镇化指标相关核算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采用Eviews7.2软件对实证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估计结果,得到如下回归方程为:

从模型回归系数看,第一产业的区位商系数均为负(-4.534),第二产业(5.721)、第三产业(4.661)的区位商系数均为正,这表明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关联度较强,而第一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关联度相对较弱。此外,第二产业弹性系数显著大于第三产业弹性系数,说明第二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较强,第三产业的正向效应较弱,实证分析结果与河南省实际情况高度一致。

实证研究表明,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均衡关系是由U引起X1、X2和X3变动的结果,还是由X1、X2和X3引起的U变动的结果?或者互为因果关系?还需要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给予验证,具体输出结果如表4所示。

从检验结果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新型城镇化与三个产业间仅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即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产业集群创新,但相反,产业集群创新并没有显著带动新型城镇化,这说明两者之间尚未形成耦合协调发展的关系。

5 政策建议

5.1 产城规划引导,培育发展创新网络载体

政府宏观调控对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是促成多重空间效应的关键驱动力。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竞相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及产业集群区,依托中心城镇、产业集群区和综合交通枢纽等载体,推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构建区域竞争力提升长效机制。当下,河南省应在城镇中心区建设层面和产业集聚区发展层面提早谋划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聚焦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结合产业关联特性,充分发挥知识外溢效应,提升创新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以及创新集群区的协同效率。同时,各级政府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交通、市场和区位等综合优势,着力培育发展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和特色突出的创新载体及网络,提升城镇新区产业竞争力。此外,政府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方面,应关注其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功能,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助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

5.2 厚植产业基础,促进创新空间优化组合

技术密集和知识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推进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建设。随着产业集群规模变大和数量剧增,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关联效应日益密切。产业集群作为产业之间的链接,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衍生出空间与创新属性相融的创新链,创新链整合有利于完善创新空间功能。此外,伴随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创新—空间”属性呈现加速融合态势,产业基础与创新空间相互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厘清产业基础条件,营建经济发展创新空间,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推动创新空间优化组合。

5.3 聚焦核心城市,推进耦合协调城际互动

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21世纪以来,受制于大城市地价、租金以及工资等上涨影响,部分企业迁至中小城市,这为中小城市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因此,中小城市应积极响应大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主动对接大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地处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溢出效应的区域,应依托毗邻大城市的地理优势和溢出效应,完善政策配套和服务支撑,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落户,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集群。同时,通过促进交通网络、产业链与创新链互动融合,促进周边城市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并利用其空间耦合协调效应,发挥大城市空间溢出效应。借助城市间市场联动和创新功能互补,破除行政区划体制藩篱,构建中小城市创新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格局。

互联网技术强化了产业集群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各等级城市间的互动融合,提升了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跨地区流动效率。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增强了相关联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在线创新生态。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与城镇要素功能聚合,形成了集信息、创意、资金和服务等全创新链。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改变了产业集群间和城市间的空间布局,推动了集群间和城市间在空间上的耦合互动。因此,河南省须注重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拓展两者间耦合协调空间效应。此外,鉴于两者间耦合协调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时空演变特点,还应着力推进创新网络、知识培训、创业服务等平台建设,为实现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5.4 布局城镇空间,明确产城耦合发展路径

充分考虑河南省各等级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明确未来城镇发展趋向和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对于人口集聚能力较强的大城市,如郑州,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应当加强以服务功能为主导,集中发展部分拥有高新技术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对于部分人口集聚能力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的中等城市,如洛阳,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应当以强化制造服务为主导,同时,通过升级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口的集聚能力;对于部分产业集群集聚能力偏弱的小城镇,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应当以降低工业化生产为主导,其空间扩张应予以严格管控,规避小城镇“硬化”后难以逆转,为小城镇谋划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弹性以及可持续性。由此,方能有序引导河南省整个城镇体系产城耦合协调发展,形成大城市服务集聚、中等规模城市生产高效和小城镇生活宜居高效协同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曾祥炎,刘佳媛.产业集群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文献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55-63.

[2] 杜向阳,周颖杰.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J].创新科技,2015(3):7-9.

[3]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2.

[4] 范建双,周琳,虞晓芬.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8):19-24.

[5] 杨云.河南就近城镇化中的小城镇“空心化”风险及其化解[J].中州学刊,2017(1):76-80.

[6] 詹花秀.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J].湖湘论坛,2015(7):83-88.

[7] 柏程豫.河南省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6(5):32-36,46.

[8] 曹炳汝,孙巧.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及时空演化:以长三角区域为例[J].地理研究,2019(12):3055-3070.

[9] 何育静,夏永祥.南通地区城镇化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2-15.

[10] 汪菁.新型城镇化与创新驱动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浙江省11個地市的比较研究[J].工业经济论坛,2017(1):14-25.

[11] 徐维祥,刘程军.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以浙江为实证[J].地理科学,2015(11):1347-1356.

[12] 刘晓萍.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升级趋势[J].决策探索,2015(7):32-33.

[13] 赵书茂.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5(11):82-88.

[14] 唐承丽,吴艳,周国华.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8(2):292-306.

[15] 张莉萍.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耦合效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7):52-57.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