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三大主体建设思路

2020-10-09李春成

创新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十四五大学

摘 要:集聚及其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发展,解聚带来区域的衰退,其决定因素是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能力。在新经济环境下,未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视角,提出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未来五年各自的建设定位与方向、重点与任务。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五年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6-10-8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06.002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发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仅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总额比例看,2018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9 51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5 779.7亿元,比2007年的858.44亿元增加了5.73倍,占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比例由2007年的40.20%提高到2018年的60.7%,表明区域科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因此,通过科技创新谋求区域更高质量、更全面的发展,不仅为各区域政府决策者高度关注,而且事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愿景的实现。在各区域“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中,企业、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大学”)、科研院所如何发展占有重要的位置。

1 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

1.1 过程:区域是如何发展或衰退的

区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多学科提供解释。《城市发展的逻辑》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斯托珀尔从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社会以及政治四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全面论述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兴衰的内在逻辑。按照迈克尔·斯托珀尔的解释,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说到底区域或城市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各种发展要素集聚与循环累积的过程,是建立在密度和规模增加基础上的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1]。

首先是集聚与解聚。城市乃至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过程的最基本逻辑体现为经济发展(包括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與解聚过程,发展就是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外在表现为密度和规模增大),反之,衰落就是要素和资源解聚(外在表现为密度和规模变小)。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显示,不断集聚带动的发展是主流。解聚最直接可见的表现就是以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规模的萎缩与数量的减少、人口的流出。一般而言,解聚主要原因是企业寻求更低成本的地点,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许更看重迁入地的工资水平低。中国则加入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因素,通常的手段是政府补贴、减免税等各种优惠政策。

其次是正向与负向循环累积。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体现为发展能力的循环累积及其放大效应。集聚形成市场与发展规模,规模产生能力,能力引发新的规模,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正向的反馈的循环累积及其放大效应。反之,亦然。正向的循环累积发展过程一旦被各种原因阻断,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负面预期,负反馈的循环累积就可能形成,城市或区域发展进入衰落过程,甚至于当初产生集聚的初始母市场都可能消退。区域或城市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循环累积正向还是负向,以及循环累积的规模大小。富裕高收入的区域,正向的循环累积不断得以推进,进入循环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能力越来越强。于是乎,吸引更多生产要素聚集,服务更大的范围的国内外需求,如此循环往复。进入衰退的所谓“锈带”进入反向循环累积过程。

1.2 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创新

总之,集聚(新企业产生大于老企业迁出或退出、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及其正向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发展,反之,解聚(新企业产生少于老企业迁出或退出、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及其引发的负向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衰退,而决定这种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动能。现代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维系区域高聚集度并保持高收入水平是创新带来的红利(或租金)。按照一般空间均衡理论和边际效应,随着区域或城市收入水平提高,过高的住房和工资水平会使资源聚集效应下降,区域应当发生解聚,收入水平在较低的水平形成新的均衡。但事实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收入水平并没有下降,区域特别是大城市收入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过程。罗默内生增长等新经济增长模型表明,现代知识经济中的研发部门的生产率提升、其他部门持续创新改变了传统经济增长的收益递减规律,创新成为长期增长的源泉。

创新在短期内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但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呈现出收益递增效应,所以在长期内,创新是相对低成本的。创新者以垄断性的租金方式获得巨额收益,使其获得更高的工资。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持续的创新产生创新租金,是区域或城市维系集聚、高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反过来说,在高收入区域,创新停止,经济体系的进程就会跟着停止,高收入水平也难以维系。

同时,集聚的规模效应与创新中心的创新高效率具有互相增强的作用。由于新的技术周期的到来,科技创新中心会产生大批新企业及现有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苗圃效应”,经济随之进入新的循环周期,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波士顿、巴黎、伦敦等老城市重现复苏浪潮,说明一旦条件具备,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的集聚的优势会转变为产业集聚优势。广泛的生产者集聚对效率有重要的积极影响,经济集聚效应带来的效率提高体现在多方面。企业任何环节都会产生规模经济,包括研发环节在内。企业集聚在大城市,使得大城市既是产业中心,又是创新中心。

1.3 城市是区域科技创新三大主体的关键承载体

区域创新中,城市被普遍认为具有更大的重要性。世界银行早在2009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就认为,距离成本太高、地区分割、造成的贸易壁垒、密度不够都会严重阻碍发展。按照世界银行的观点,降低距离(Distance)成本、消除地区分割(Divisions)、增加规模与密度(Density),也就是连接城市化、强化城市群联系、形成城市系统的“三个D”都会促进集聚发展。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结论认为这些地理变迁至关重要,应当对其予以促进和鼓励[2]。

创新创业人才回归城市中心区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趋势,创新街区、都市型或楼宇型科技园区在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区的崛起,也反映了大城市创新作为创新创业要素聚集的主要载体,中心城区在吸引汇聚创新创意创业要素中的地位在上升[3]。

本来,城市一直就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大科技创新主体的主要栖息地。在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推波助澜下,使得以城市为主要功能载体的区域创新发展与区域内三大科技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更为密切。谋划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五年规划,归根结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谋划一个城市或一群城市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发展能力建设规划。

2 区域科技创新三大主体建设面临的新环境

2.1 顺应新经济发展大势

以数字科技等高新科技为主导、智能科技为先导的新经济对区域转型升级的作用将不断增强的趋势是确定的,其核心动力来源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预计,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将主导未来产业竞争格局,并加速为区域创新发展赋能,并带动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的主导。中国数字经济2017年的规模占GDP总量的32.9%,2018年这一比例上升至34.8%,未来还会不断提升。新经济大趋势要求区域科技创新规划中加强现代产业体系的科技属性、平台属性、跨界属性、生态属性,着力关注新赛道,着力关注爆发性的新产业、新业态,积极主动培育和供给新场景、新需求[4]。

2.2 把握创新驱动新变化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并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5]。从此,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创新不仅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有力武器。区域创新发展,包括跨区域协同发展中,各区域要据实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个性和长板,培植科技创新新优势、产业发展新动能。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部署,作为科技强国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包括五大重点工作:一是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三是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四是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五是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可以说,一流水平、创新链等体系化能力成为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的显著变化,成为三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的重要要求。

2.3 适应创新平台化新要求

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大创新主体全面进入平台化、跨界融通、开放创新发展新时期。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科研机构,都在以某种方式顺应组织平台化和组织管理扁平化的发展大势。未来创新发展要么自身实现平台化转变,要么加入一个平台的生态之中。科技型平台企业与传统大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同时进行。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方面,各种合作创新平台、开放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并通过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园、双创基地等区域创新平台、转化平台、投资平台,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依托。以海尔的组织创新为例,互联网去中心化、自组织、扁平化环境下的组织创新体现在“人单合一”的变革,企业成为开放的创新创业大平台,使得人人“CEO”、人人创客、企业员工与用户共创共赢等新的理念成为打破传统企业管理范式的标志,呈现出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新范式下创新组织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探索新趋势。

2.4 构筑创新发展新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未来各层面区域创新发展必须落实的重大任务。总的要求是,围绕构筑更加完善的区域创新治理体系,结合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不断深化改革,重点打造区域空间修复、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区域创新协同的多元共治、跨界融合、共建共赢的科技创新共同体[6],提高创新治理能力,提升整体创新效率。核心内容包括营造政、产、学、研、金、介、用共生共荣的开放创新生态;打造连接一切的产业链集群;促进电子政务、数字园区、智慧社区管理升级、服务升级;推进区域创新主体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等。

3 “十四五”时期区域科技创新三大主体建设的定位方向与重点任务

3.1 企业

3.1.1 定位与方向:抓大不放小,构建新格局,培育新物种。企业是市场主体和财富创造主体,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创新之一。世界各国发展实践表明,企业强则国家強,企业创新强则区域创新强。培育壮大企业不仅是区域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要务,甚至可以说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四次创业浪潮,诞生成长的一批批企业群体,构筑起科技体系的市场中坚力量。第一次创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个体户”和农村居民开办集体乡镇企业为主要力量;第二次创业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以科技人员下海创办科技企业为主要特征;第三次创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创办互联网企业为重要特征;第四次创业是21世纪10年代以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标志,以大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基本特征。

2006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近15年来,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2019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比重达到65.0%,绝大多数区域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主体。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创新活动体现出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的特征,数字化创新成为企业广泛关注的重要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实质是创新创业型经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疫情后的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新形势,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这对于稳定我国创新发展局面、积蓄未来力量至关重要。可以预计,企业在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或保持。

未来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将体现出新的特征[7]:创新范围从产品和服务转向生态系统;创新内容从实体转向虚、实结合;创新的价值维度呈现出高度多元性。未来企业需要基于本土需求催生新的产业,利用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政企关系构建难以模仿的创新生态。此外,企业平台化、高成长企业等多种新物种层出不穷成为值得关注的新特征。

因此,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要做强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产业创新平台型企业,做大创新创业底座,按照创新型、成长性梯队布局,形成新的格局。同时,根据创新创业型新经济发展需求,加强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配合,着力发掘培育爆发式新经济企业和源头式先发优势企业,保持企业在区域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关键作用,带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后劲。

3.1.2 重点与任务。

①做强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国内领先或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一定是创新型企业,要通过支持行业龙头型公司建设一流水平、面向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或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按照行业高标准提升研发强度,增强创新实力,通过持续的创新,保证在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进而在一个行业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聚集高端创新人才,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8]。

②做大产业平台型企业,发挥其在构筑区域产业创新生态中的引领作用。平台型企业的整合带动将成为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带动区域产业创新集群化、生态化的关键环节。平台经济已成为新经济时代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无论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都在进入平台革命时代。要在培育聚集平台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发展上双向发力,用产业创新生态吸引双创人才,用双创人才吸引产业集聚。特别是要通过专业化众创空间、“互联网+平台”、双创战略投资、企业生态圈以及集团内部创业等不同模式[4],引导大型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全方位融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优良的区域产业创新生态。

③夯实新经济企业底盘,构筑雏鹰—瞪羚—独角兽高成长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突出瞪羚企业在高成长型企业系列中的中坚力量,加速新经济企业梯队培育和接续发展。同时,关注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中出现的高成长新业态企业、新模式企业、生态卡位等新企业物种类型。

④加大对原创前沿技术、硬科技、颠覆性技术创业的支持,构筑区域先发产业优势。把科技型创业作为研发转化、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核心方式,以创业促转化,以创业带动创新。要加大对原创前沿技术、硬科技、颠覆性技术创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培育一大批先发技术优势企业,孕育催生出策源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⑤夯实科技型企业底座,构筑创新型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城市或区域各地(市)、区(县)、各园区要充分重视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底座作用,着力发挥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引导,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包括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形成发展序列。

⑥夯实创新的企业塔基,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根据麦肯锡研究,每10 000个创意会产生1 000家企业,其中100家会得到风险资本,20家可以上市,2家会成为市场领先者。塔尖的行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平台型企业的出现和多少决定塔基的厚实度。要不断优化区域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注册、注销等手续,便利草根创业者。大力推动区域类、大型企业类、高校科研院所类双创基地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和服务环境,打造区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

3.2 大学

3.2.1 定位与方向:强化创新源头,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服务地方转型升级。现代大学的功能定位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功能多样化。高水平大学由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主,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兼顾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且呈现出大学与所在区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据研究,截至2014年由MIT校友创办的、在市场上仍然活跃的公司合计30 200多家,提供的就业数达到460万人;年销售额约1.9萬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世界排名第9的经济体俄罗斯GDP和第10的经济体印度之间;MIT校友每年创办的公司大约900个,并且在持续增长[9]。

二是与驻地区域发展的紧密关系增强。高校发展与所在区域创新发展互为依赖,成为命运共同体。在创新创业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区域高校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过来区域创新发展水平高也会扩大对高校的需求,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针对意大利53所公立大学实证研究,证实了大学效率直接对所在地区、间接对邻近地区的影响效应,大学通过效率中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这“三项任务”,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通过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三是大学具有技术成为重振区域产业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俄亥俄州阿克伦地区的轮胎行业非常强大,如固特异、凡士通和通用轮胎都在这里有工厂。但由于全球竞争、产品召回等事件的困扰,这些企业就纷纷离开了这个地区。但是阿克伦市政府以当地轮胎制造经验为优势基础,瞄准高分子材料产业,成功助推当地400余家高分子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阿克伦市也由此获得了“高分子谷”的美称。背后原因就是阿克伦大学具有丰富的高分子化学的专业知识,该大学的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排名是全美第二。这种知识最早的时候能让这里的橡胶产业飞速发展。后来这种技术土壤又长出了全新高分子化合物产业。这说明,区域的一种产业衰落了,但是一个地区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则成为产业不倒翁的底座,大学累积的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并未消失。通过嫁接到另外的技术体,从而形成一个全新产业,产业集群也有神奇的自我恢复能力。

四是在最近20年间,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呈现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人才虹吸效应显著、科研产出与创新增速强劲等优势与特点。1998至2018年,三大区域普通高校数量明显增长。长三角普通高校增长较快,二十年间增加了286所,占全国比例从6.4%上升至16.8%。粤港澳从62所上升至181所,增加了约2倍。广东的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的保持着广东人才虹吸效应,广东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广东就业的比例在92%的高位,明显高于京津冀(67.4%)和长三角(88.2%)。京津冀从129所上升至270所,占全国比例由4.8%上升至9.9%[10]。

五是大学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得到高度关注,出现新机制新途径。在国内,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成为高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探索新机制新形式的重要选择。在国外,通过建立内设的技术转移中心、专利许可中心等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既创造了价值也反哺了学校的发展。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推进,站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视角,一方面,大学在发展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原始创新、战略性科技人才引育中的作用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亦将明显强化。因此,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要支持研究型大学等有能力的大学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强化基础,强化原创,强化世界一流人才队伍的引聚;同时,研发转化联动、创新创业联动,在服务区域创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上有更大作为。

3.2.2 重点与任务。

①深化大学产业研究院建设,促进大学研发成果熟化及其转移转化联动。以大学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在促进大学与区域产业创新融合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注重研发转化产业化的接续和联动,注重建立产业研究院的新机制、新模式,注重新经济背景下的新研发范式对改革的要求。

②深化大学科技园、环大学创新圈建设,打造大学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大学创新创业联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下,大学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双创基地,促进师生创业,是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重点是突出大学的学科优势,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功能,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师生创业、服务校友回归创业和社会创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

③加强大学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或专利许可运营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发展模式、运行制度,提高成果价值识别和转移转化能力。重点探索完善运行制度,如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办法、完善机构和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建立经纪人晋升通道、培训机制等。

④加强对大学重大原创成果的跟踪评价,建议大学与当地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联合建立大学重点前沿领域技术预见机制、大学颠覆性技术成果特别验证转化机制,及时把握未来技术突破方向,超前部署未来产业可能爆发的风口,做到前瞻性决策、领先一步启动,抢占原创技术产业化的先发优势。

⑤针对区域重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重点领域,依托大学设立专业学院,建立区域产业创新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实现学科设置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有机快速融合。

3.3 科研院所

3.3.1 定位与方向:产业公地与转化产业化并举,内部改革与开放发展齐进。新经济环境下,我國现代科研院所呈现六个发展趋势。

一是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成为新时期科研院所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的任务。目前,各地区竞相开展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甚至启动培育建设工作。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能够主导或参与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院所,将成为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会得到更多投资,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将显著提高,未来也会在区域创新发展中起到更大引领性作用。

二是科研院所进入百花齐放的多类型、竞相发展的研发产业化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只有国有国办的中央所属和地方所属科研机构单一发展类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采取了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双放”政策,同时鼓励民营科技机构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以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242个科研机构转制全面启动为标志,中央和地方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改革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以科技部2019年9月12日颁布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标志,呈现出各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中央地方所属科研机构、民办非企研发机构、国有及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办研发机构等竞相发展的新时期,研发行业规模显著扩大。

三是科研院所研发模式进入第四代,以开放、跨界与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科研院所既是研发主体,也是转化主体、合作创新主体,需要挖掘市场,创造引导需求。第一代研发为纯科学,个人兴趣与发明为主,体现为科学探索;第二代研发以科研成果服务市场+研发项目管理为特征;第三代研发特征为大型企业主导,建立中心研究院与跨国跨领域网络。

四是科研院所研发方式发生新变化,进入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多主体深度合作融合。当前,技术转化加速商业化,技术生命周期缩短,技术迭代明显加快。一些咨询公司更是认为新经济时代的研发体现为“研发和商业化同时发生、科学家和企业家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方式。科学家的研发转化及知识变现离不开企业家、投资家的合作,需要一起共创市场,合作共赢,联动发展。

五是大型科研院所创新链上下延展发展,提升创新实力和区域带动力。按照《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研发机构业务范围明显扩展,从传统应用研究为主的向前端扩展到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向后端扩展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服务等。事实上,这种趋势是许多大型科研院所的共同做法,特别是许多科研院所建立专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促进内创业和技术转移转化,并反哺科研。

六是城市群内部分工呈现进一步明晰化,向核心城市聚集更明显。由于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的差别,在城市群科研结构方面也会不断调适与演变。例如,在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中,科研院所的结构分布未来将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雄安、保定、唐山等城市间形成更为合理的、更加有效率的分工体系。由于科技创新集聚效应规律驱动,科研院所特别是基础性、原创性高端研发机构会进一步向国际化科创中心北京集聚,跨国企业在中国研发总部、北方研发中心布局选址时也会重点考虑北京。

依据以上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建议区域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未来五年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定位与方向是:产业创新公地与转化产业化并举,内部改革与开放发展齐进,推动科研机构放活做强,着力发挥其在区域产业创新的纽带作用。

3.3.2 重点与任务

①增强科研院所在区域重点产业创新中的公地作用。明晰政府开办和资助的科研院所功能定位,增强在基础性技术、前沿性技术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对市场化的社会办的新型研发机构,政府可根据其承担的行业公共服务功能及其作用大小,给予奖励性或后补助资金支持。

②鼓励支持大型、有实力、有积累的科研院所建设双创基地。做大做强具有引领作用的平台型科研机构,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发挥一批具有行业领军作用的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整合优势和人才优势,与所在区合作,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行业性双创基地。动员激励院所科技人员开展内部创业,以硬技术创业带动成果转化产业化。同时,建设面向社会、面向行业的专业化孵化机构、众创组织,为区域创新创业增加新的动能。

③进一步加快发展,着力建设战略引领性科研机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使国家科研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建议依托在区域行业中具有领军作用的科研院所,加强中央与地方合作、省部市共建、教科文卫重组整合,面向国家战略,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领域特色、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国家重大任务,有效整合优势研发资源,建设综合性、高水平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在若干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④依托科技中心城市发展研发产业。引进聚集国家级大院大所建立分支机构和区域研发转化总部,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科研机构聚集区,促进各类科研院所集群化发展,创造优良的研发环境和创新集群生态。设立研发机构协会,加强交流互动,发展研发行业。

⑤着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落实国家科技部有关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各类社会力量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研发模式,构建需求导向、自主运行、独立核算、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的市场化运行方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认定管理制度。

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优化科研院所发展政策环境。一是在全面创新改革实验中,尽快落实或展开中央科研院所参与到地方改革发展中的重大改革措施,让中央院所尽快融入地方和享受地方改革和地方新的政策。二是借鉴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探索转制院所的新一轮改革。三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融通发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⑦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是尊重科研行业发展规律,稳步推进事业型科研院所分类改革。科研院所不宜按照一般的基層教育、卫生等机构进行分类改革,不宜简单地将科研院所划为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科研院所划为一类事业单位不仅财政要大比例增加事业拨款,而且一类科研院所将丧失应有的活力和为社会共同技术服务的动力,从而也会失去科研院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二是引入分类考评奖励机制,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科研院所管理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三是赋予科研机构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四是尽快放开科研院所学术兼职、企业兼职限制。

参考文献:

[1] [法]迈克尔·斯托珀尔(Michael Storper).城市发展的逻辑[M].李丹莉,马春嫒,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

[2]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胡光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春成.科技创新要素区域空间流动配置趋势及启示[J].安徽科技,2020(1):6-8.

[4] 徐苏涛.中国新经济变革[M].北京:金城出版社,2020.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R/OL].(2016-05-19)[2020-04-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5076961.htm,2016-5-19.

[6] 李春成.产业共同体:概念模型及发展路径[J].创新科技,2020(1):62-69.

[7] Yuan Li, Zelong Wei. A Review of Innovation in Chinese Firms over the Last 40 Years: Navigating the Winding Road Toward Innovation[J].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2020,2(1):1-17.

[8] 陈劲.科技创新:中国未来30年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

[9] Roberts, Edward B.,Eesley, Charles E. Entrepreneurial Impact: The Role of MIT--an Updated Report[J]. Social 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

[10] 刘雷,张晓宜,徐静.《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发布[EB/OL].(2020-06-18)[2020-06-19].https://www.gdkjb.com/view-12255.html.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十四五大学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至善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