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地方发展的高校药学专业内涵建设思路探析
——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0-09徐苏丽汪家龙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黄山市新安药学

徐苏丽,汪家龙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安徽 黄山245000)

相较于以往高校办学相对封闭,内涵建设脱离社会需求,新时期的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职能”[1]。其中“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价值导向的职能,是地方性高校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专业建设乃至专业群的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内涵建设的主体内容。因此,提升地方性高校内涵建设水平,不应是抽象空洞的,而应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内涵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履行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本文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为例,围绕服务地方发展这一重要职能,结合新时代高校其他职能,对地方性高校药学专业内涵建设思路进行探索和分析。

1 以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药学人才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2],近20年来,医药行业以平均每年18%的速率增长。根据位列HR SaaS 第一方阵的肯耐珂萨人力资源公司公布的2018年度医药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医药行业普遍“缺人”。报告直接指出:医药人才是企业刚需。该调研报告分析了医药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在对岗位与学历的研究中,用人单位对大专生的需求占51.08%,其中专业生产与研发岗位对大专生的需求占35.19%,销售岗位对大专生的需求占62.23%,职能部门,如药检、药学服务等对大专生的需求占54.39%。“用人单位不同岗位对大专生的需求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用人单位不同岗位对大专生的需求情况

相应的,黄山市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对药学人才需求量大。黄山市目前开设药学专业的高校只有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而黄山市有二级以上医院20 家,基层医疗机构近千家,药店500 余家,药品批发企业8 家(数据来源:黄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黄山市市场监管局,2019年),加之周边宣城、合肥、江浙等城市的辐射效应,由此可看出,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药学毕业生,为黄山市、安徽省乃至全国输送相应的人才支持,满足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调整,是企业需求、行业需求、社会需求。

药学专业建设与定位应符合“十三五”发展思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以区域医药行业发展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药学产业支撑型人才为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活学活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药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3],推进素质教育,把药学专业建设成为办学优势突出、办学效益显著、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定期进行医药行业用人标准与需求的调研,了解相应的工作岗位内容与性质,不断优化专业内容,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药学专业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面向各级各类医院从事药学服务及相关辅助工作,面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社会药房等从事制剂生产、药品检验、医药物流以及药学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

2 立足传承和弘扬新安医学,坚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要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4]。新安医学是中国中医药学发展中著名的医学流派,自古以来,新安医家在伤寒、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五官科、推拿针灸等临床及用药方面贡献巨大[5],是新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显学之一,极具地域色彩,区域优势明显,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涵盖新安医学、徽派建筑等诸多领域,又与各大学派融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6]。

地处新安地区的黄山市地方性高校,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新安医学传承,与时俱进,弘扬新安医学。比如研究新安医学方药典籍,对新安医学各家各派进行考证、梳理,传承创新;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模拟新安地区气候、地势、地貌,开发系列虚拟仿真中药材分布、种植、生长相关软件[7],利用“智慧课堂”等在线学习模式[8],对相关人员进行直观高效的中药材栽培等培训;结合国家中医药传承发展意见发展中医药师夷技术,积极结合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拟成立的皖南中医药传承中心,向新安医家输送优秀的药学人才。同时,思考药学生在校教育与师承学习的有机结合与衔接,建立师夷技术传承学习跟踪评估体系,按照国家政策,最终帮助学习者取得执业资格,服务地方医疗,整个过程做到有目标、有阶段、有检测。

3 参与地方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产学研结合是当下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共同打造学术转化高地的有力方法。世界上最成功的产学研结合典范是斯坦福大学,造就了诸如“硅谷”“加州科技带”这样的商业传奇[9],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基于此,地方性高校应积极参与地方科学研究,与当地医药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科研基地。

2019年,黄山市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累计组织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专场对接会等产学研对接活动14 次,签订校企项目合作协议21 项。持续推进浙大黄山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全年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58项,汇编发布重点科技成果34 项,帮助企业对接高校技术需求16 项,成功签订技术合同3 项,合同金额217 万元。近年来,医药企业与黄山当地研究所共同研发新药,黄山市地方性高校为之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进产学研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高校、企业乃至当地社会发展的多赢。

4 结语

地方性高校开放办学,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地方性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明确办学定位,研究地方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服务,在地方政府政策指导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黄山市新安药学
扬州市新举措助力新安法 新矩阵打造好氛围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新安滩
张新安教授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