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阿联酋“汉语热”现象看中国对外汉语传播

2020-10-08杨慧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

侨园 2020年7期
关键词:阿联酋汉语孔子

文 杨慧(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

一、阿联酋的“汉语热”现象

(一)阿联酋的教育体制现状

阿联酋于1971 年独立后,国内教育迅速发展,在扎耶德总统提出“人是国家的第一资源”这一理念后,教育在阿联酋政府规划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 世纪末,由阿联酋教育部颁发的《至2020 年教育构想》提出了26 个关于国家发展教育的相关战略,为之后的阿联酋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010 年,阿联酋政府颁布的《阿联酋愿景2021 国际议程》中,教育战略为重要组成部分,关乎阿联酋未来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此阶段为阿联酋教育体制的初步及持续发展阶段。

(二)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阶段

当前阿联酋的教育体制进入了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阶段。阿联酋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同时阿联酋争取教育实现从低等到高等的普及,一方面阿联酋致力于扫盲工作,建立了上百个扫盲中心。另一方面,阿联酋国民可就读于国内的各类院校,也可以到海外进行深造,阿联酋政府会出资资助国民进行各阶段的教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阿联酋也达到了高度的国际化水平。外籍教师的不断增加和学生国际化成为阿联酋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截至2016年,非联邦大学的本国教师只有63 人,外籍教师占比98%,达到了3886 人。阿联酋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为汉语在阿联酋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随着中阿文化教育领域交流日益加深,汉语教学逐渐走进阿联酋主流教育体系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汉语热”现象在阿联酋的发展

历史上,阿联酋的汉语教育起步较晚,汉语教育进入阿联酋的国民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萌芽于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往来;初步发展于20 世纪,但当时汉语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地带;进入21 世纪,汉语教育在阿联酋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突飞猛进。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中国与阿联酋两国之间的友好来往与贸易合作的加深,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汉语逐渐进入阿联酋政府与国民的视野。2018 年年底,阿联酋政府宣布,将中文课程纳入阿联酋教学规划大纲,在全国200 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2019 年9 月开始,阿联酋境内从幼儿园到高中约60 所公立学校正式启动中文课程,将汉语纳入阿联酋国民教育体系,阿联酋教育部也表示将在2019-2020 学年招收150 名汉语教师,计划将中文教学推广到200 所公立学校。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了汉语在阿联酋的发展,并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阿联酋文化之间的深入了解和合作。

阿联酋沙迦大学常务副校长贝塔亚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联酋的汉语教育蓬勃发展,且汉语教学明显“换挡提速”,以学习汉语为标志的“中国热”也在阿联酋如火如荼,汉语已经与英语甚至国语阿语齐头并进。他说,“阿联酋将成为中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先锋”。可见对外汉语的传播目前在阿联酋已到达了一个高潮期。

二、阿联酋“汉语热”现象所折射出的中国对外汉语传播的路径

(一)中国对外汉语传播的方式

以孔子学院为平台的中国汉语对外传播的国际化教学。2011 年,阿联酋率先在阿拉伯半岛设立孔子学院,这所由中国宁夏大学与迪拜大学合作创建的孔子学院成为海湾合作委员会GCC 国家中第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当前中国汉语对外传播的重大战略,同时它也为世界认识中国文化开启了窗口。截至2019 年9 月30 日,全球已有158 国家(地区)设立了535 所孔子学院和1134 个孔子课堂。且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34 所孔子学院和130 个孔子课堂,欧盟28 国、中东欧16 国实现全覆盖。

孔子学院的世界分布情况(截至2019 年)

美国《纽约时报》曾评价:“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是中国实施和平外交战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中国对外汉语的传播要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个平台,让孔子学院在中国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发挥能量。

(二)新媒体、新媒介加快中国对外汉语传播速度

迈入网络新时代,传统的对外语言传播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一些以新媒体和新媒介为依托的传播方式悄然兴起。首先是电视传媒,自2008 年到现在“汉语桥”比赛已经举办了14 届。中国驻阿联酋大使曾表示,“汉语桥”既是语言之桥,也是文化之桥,更是人心相通的“友谊之桥”。除了综艺节目,中国优质国产电视剧也成为中国对外汉语传播的新型途径之一,《甄嬛传》《美人心计》《琅琊榜》等电视剧被配音和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各国受到追捧。虽然这些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以娱乐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是它的影响范围和传播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再者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网络同步电视等新型媒介。各国人民可通过各类新型媒介的通道,更迅速、快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三)以政府为主导的官方外交来往 以民间组织为辅助的合作交流

近年来,中国政府与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也被带出国门,走向世界。自从习主席访问阿联酋以后,阿联酋外交部也开始重视他们的外交人员的汉语水平。政治外交的需要带动汉语的国际传播,汉语的国际地位提高又影响着各个国家的人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视程度。

除了政府的官方交流外,民间各类活动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多个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的成立,多条旅游线路的开辟,以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和博览会、艺术节的开办,使中外文化交流在各方面全面开花。这些交流活动也以寓教于乐、并采用易于各国人民所接受的方式将中国对外汉语的传播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同时也成为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推动。

三、中国对外汉语传播中“汉语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中国政治外交和经济全面发展是“汉语热”的基础

“汉语热”席卷全球,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为中国汉语对外传播提供了机遇。在中国和阿联酋建交35 周年之际,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阿勒马克图姆接受专访时说:“十六年前,我在巴林海湾大学的演讲中说,东方才是实力和未来的所在。这里说的东方我指的就是中国。中国将引领世界经济,而引领世界经济就能引领世界。因此我们要推行学习中文,我很重视中文。我相信将来我们所有人都会学习中文,因为中文是未来的语言。”由于当前中国各方面都在高速发展,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进程,也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交流,汉语在国家交往、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二)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是“汉语热”的催动力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释放出超越时代和民族的文化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具有中国元素的各种事物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中国功夫、中国书法、中国京剧、中国文学等众多携带着中国特色文化的符号元素在世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爱。而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中国文化在国际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语言也被人们愈加重视。

(三)个人与企业发展是“汉语热”的现实需要

中国经济及文化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让许多个人和企业发现了蕴藏在其中的商机,对许多外国人来说,掌握了汉语这一技能,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大有好处,这意味着拥有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技能。阿联酋的教育家萨利赫认为,鼓励学习中文的语言政策将为阿联酋进入未来社会人力市场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对于企业来说,汉语人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会增加诸多裨益,中国近些年与各国签订了贸易协议,国内外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汉语的学习与运用可增加其核心竞争力,学习语言的收益也将超越语言本身的价值。

四、中国对外汉语传播的前景与展望

当前,“汉语热”现象在阿联酋达到了新的发展高潮,中国对外汉语的传播在阿联酋也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就阿联酋出现的“汉语热”说明,中国对外汉语的传播是成功的。放眼全球,中文的价值升级,汉语已逐渐成为“时代语言”。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推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等都为汉语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但面对巨大机遇的同时,自然也会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不仅要让“汉语热”现象维持当前的热度,更要让“汉语热”持续升温。而“汉语热”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就是“中国热”,我们应让对外汉语的传播成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形象输出的一个平台和机遇。全球“汉语热”现象是以语言推动文化交流的成功案例,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希望未来的对外汉语传播能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阿联酋汉语孔子
ADNOC第一艘低碳氨船从阿联酋运往德国
学汉语
阿联酋出口市场增加到230个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阿联酋宣布 退出海湾货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