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6岁王振义获未来科学大奖他确立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

2020-09-30

北广人物 2020年38期
关键词:维甲酸瑞金医院血液科

日前,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其中“生命科学奖”被授予9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以表彰他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做出的决定性贡献。

奖金捐给扶贫基金会

未来奖项宣布后,生命科学奖委员会电话连线了王振义院士。得知获奖后,他表示:“心情好的坏的都有,一方面我们国家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对人民有益就受到表扬和奖励,作为受奖者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忧愁,这个奖为什么不颁给年轻人?”

“今天,每天仍然有急性白血病的病人死去,我非常难过,觉得我们努力了几十年只解决了一种,而不是所有急性白血病。”王振义院士认为,“奖励年轻人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现我们的理想。”

“但是,我们年轻人跟上来的还不够,因为目前标准往往是看论文,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王振义院士表示,“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其实,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发表在中等杂志上,不是最高级的杂志上。”

对年轻人的成长成才和评价体系,王振义院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判断一个年轻人怎么样,就看他有没有创新性、钻研性,有没有刻苦地做好工作,有没有耐得住寂寞的态度,因为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对于“奖金您准备怎么分配”的提问,王振义说,麻烦医院帮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

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1924年,王振义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王文龙当时在荷商上海保险行工作。王文龙的8名子女里,王振义排行第三。除了最小的女儿王妙琪因北上参加革命未能完成大学学业,其他7人都是上海名校毕业。王文龙对子女的要求严格。他不允许孩子们沾染一点富家子弟的做派。“做一个好人,一个老实人。”他给五兄弟起名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仁、义、礼、智、信”。

王振义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上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一位沪上名医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还是未能获得有效救治。他至今清晰记得,那时他已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怎么会得这个病呢?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的心中埋下医学的种子。8岁时,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在家中就能听见隆隆炮声,他又抛出问题:“为什么外国人要侵略我们?”父亲当时回答,“落后就会挨打,所以一定要科学救国,好好念书,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彼时的上海,即将扭转中国命运的新生力量已经生根发芽。

1942年,王振义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选择学医。1948年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第一,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分科时,王振义让别人先选。发展得比较顺利的心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都被挑走了,王振义是最后一个选的,选了冷门的血液科。血液科彼时无人带路,王振义就自己看书。

世人瞩目的“上海方案”

20世纪70年代,王振义以祛邪归正、诱导分化的治疗方法,带领团队经过不断筛选实验,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在体外实验中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1986年治愈第一例重危病人,标志诱导分化治疗的应用成功,也是瑞金医院血液科践行“转化医学”领域的开端。

在此后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的首批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也達到了九成多。1988年,瑞金医院血液科发表在《BLOOD》上的这篇论文获年度最佳被引证论文奖,至2009年5月,其被引用达1713次。2000年,美国出版的“20世纪具有标志性的血液学论文”一书中,该文被列为全球百年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

随后,王振义带领陈竺、陈赛娟和陈国强一起对这种特效药进行了深入研究。1990年,陈赛娟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原来的17号染色体的维甲酸受体与1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融合,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基因,她继而克隆了这一新基因,并将之命名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基因,这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第一个克隆出的新的人类疾病基因。之后,王振义团队又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水平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证实了其致白血病的作用。这一重要的发现,阐明了该疾病的发病原理和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分子机理。

1992年,王振义团队报道我国5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结果,获完全缓解率已达84%。瑞金医院血液科的方法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各国也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

虽然全反式维甲酸的发现大幅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仍然还有不少患者复发,并产生对维甲酸的抗药性,是否有新的办法来治疗复发的患者成为瑞金医院血液科新的目标。1994年,在一次国内学术会议上,陈赛娟偶然得知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团队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有一定疗效,就与张亭栋教授等同道精诚合作,联合攻关。他们在体外实验中发现三氧化二砷不仅能作用于早幼粒白血病癌细胞,而且还有剂量依赖的双重效果,即在较大剂量时诱导细胞凋亡,而在较低剂量时则诱导细胞分化。用砒霜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成功,这是令人惊喜的结果,这些工作的系列论文发表在美国的《血液》期刊上。1996年8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目前,该成果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并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所采用,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

邢大军据《中国青年报》朱凡/文整理

猜你喜欢

维甲酸瑞金医院血液科
瑞金医院多学科合作救助跌倒老人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蕾教授简介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基数药管理中的运用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ITP(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
上海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