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与S.H.E与莫扎特的人生“交集”

2020-09-29雷强

厦门航空 2020年9期
关键词:莫扎特长大年龄

_雷强

人生与年龄有关,也与年龄无关。

“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

时间回到2005年,有一个叫“S.H.E”的女团组合出了一首叫《不想长大》的新歌,大街小巷红遍,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音乐符号之一。人们跨入一个新世纪并没有多久,集体症候群现象多少难免,讨论度火热的原因,倒未必是因为歌词的新鲜——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风起云涌,世事如潮,和很多时代其实也一样,欢乐与焦虑并存,新锐与风险同在。我们所能确定的事实之一,是听着S.H.E 歌曲成长的大多是90 后,甚至是95 后,他们也大约是“不想长大”的“初一代”。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的,则是这首本来追求低龄与可爱效果的流行乐的副歌旋律,其实来自莫扎特,也就是莫扎特人生最后的三首交响曲之一的《G 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此曲艺术辈分极高,年岁也大,创作于1788年,并且是一部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不想长大》的编曲者还使用了大量的管弦乐,使原本一首“小小”的歌也有了大大的声量。

有创意、有机遇、有诚意,想不红不成功都难。世间顺遂事,莫过如此。但莫扎特本人却是在人生的困境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他的家庭举步维艰,妻子患病没有钱买药,孩子也正在受饥,他为此还不得不写信向友人求援,言辞恳切,“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才会向您倾吐我心中的曲折”。可惜,世态炎凉,那位富裕的朋友最后只是给予了他极少的一笔钱。

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 小调,既阴沉,又狂暴,既抒情,又豪放,既悲怆,又激昂。这种含着泪水的微笑,内敛的理性,充满力量感的真挚,当真是只有古典主义艺术才具有的美感,为后世多少流派、浪潮所不及。它虽高龄却常青,虽资深也纯净。莫扎特本人却甚至没有机会变老,因为他35 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在短暂的人生里,他完成了超过600 余部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重奏曲、独奏曲、小品等几乎一切音乐体裁。艺术与美的标准从来是看创造力,和真实的年龄其实无关。譬如老音乐人也可以做新的音乐,新音乐人也可以复古。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莫扎特的创作质量、密度、能量、效率都首屈一指,没有辜负他的天赋与努力,也没有虚度他的人生。

十五年后的S.H.E 三人当中,有人从一场意外的严重烧伤中重新站起来了,那个大大咧咧如男孩般性格的人已经成了温柔的母亲,最具童颜和孩子气的则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文青女神”。人生的历练未必都是轻松的,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轻松的。但成长后的财富一定是宝贵的。这是时间教会我们的事,也是经历所留下的“成就”。如果我们、S.H.E 和莫扎特在同一个故事里,这个故事一定不仅仅是音乐的故事,而是人生的故事,是人的故事。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复制,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与别人有交集。有的“交集”不在时间、不在空间,或者不限时间、不限空间,但都已在我们各自的生命里,可以彼此映鉴。

我们曾在最懵懂、最叛逆的岁月里渴望快点长大,但真正长大成人,认识了现实的同时也会重新认识渴望,这也是多少人共同经验中不得不雷同的桥段。我们也仍然无法彻底免除莫扎特所遇见过的窘迫,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无奈、无助和无知。如果真的不长大有什么好处呢?对个体来说当然是可以继续享受童真。有一些“童真”,还是社会性的,比如人人都已经接受的卡通吉祥物。当哄你不听话的孩子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在呢喃“吃饭饭”“喝水水”?集体拍照或者享受单人自拍的时候,你不自觉嘟起或抿起了嘴,即便你没有,也会在下一步里为自己加上嫩白无皱纹的滤镜,看起来比baby 还宝贝。如果这些能令人暂时卸下压力,释放情绪,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力的培育有所帮助,其显而易见的坏处则是心理状态上的低幼化让人头疼,现实行为中的低幼化让人不适。

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后果不那么显而易见:一种“白瘦幼”的审美倾向,悄然植入藏入,散发出电影《熔炉》式的恐怖气息;萌系语言和思维也理直气壮地向严肃的公共话题挺进,如同情绪不稳定的人在替你做重大决定。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焦虑地意识到其间的陷阱和问题,但身在糖水般的局中的人要如何与快乐为敌?又要如何叫醒装睡在童话里的成年人?自觉或者被动居于“低幼”的人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社会站位上处于被贬低、被控制的状态。不自知地被商家低幼化,被科技低幼化,在便利性提升的时代毫无警觉地过上了失去思考的“理想生活”。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复杂,出越来越难的“考题”。一边是成年人似乎变幼稚了,一边是更多孩子更早地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一边是低幼化大行其道,一边却是真正的衰老悄然而至。那些“不想长大”的“初一代”,很大概率可以成为活得极为长久的一代。如果说“低幼化”还可以是一部分人在种种压力之下出的保护装,那“老龄化”就是从社会到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真实而坚硬的现实。这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老龄化”问题,其实也恰恰是我们锲而不舍,主动追求的结果——包括不断克服疾病与灾难,改善贫困与卫生,提升婴儿的成活率和老年人的福祉。

人生与年龄有关,也与年龄无关。时代与问题有关,也与问题无关。前后者之间亦有“交集”,那里面,全是我们的努力。

猜你喜欢

莫扎特长大年龄
变小的年龄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轻浅不是莫扎特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年龄歧视
算年龄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