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勺子糕

2020-09-27邱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刘哥摊点米浆

邱虹

这个周末,我去母亲家,母亲告诉我,刘嫂去上海了,这次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我赶紧跑到隔壁一看,果然大门紧锁,窗户掩得严严实实。伫立良久,我为刘嫂高兴,却也惆怅再难吃到她炸的勺子糕了。

刘嫂刚嫁给刘哥时是个很漂亮的小媳妇,细眉细眼的,眉弯上总有一丝羞涩的微笑,让她看起来极为和顺。刘嫂很是勤快,新婚没多久,就在街口支起一个小炉子,炸起勺子糕来。刘哥是个木匠,收工回来总是腻腻地蹲在媳妇旁边,不时地搅搅米浆,夹夹炸熟的勺子糕,招呼着顾客。

勺子糕是广昌很常见的小吃,用稻米和黄豆按一定比例磨成浆,拌入切细的小葱,舀到特制的扁平勺子里,放入油锅,一会儿,米浆就从勺子里浮起来,再翻转,炸至两边金黄即可。勺子糕吃起来口感松软又有一股嚼劲,大米黄豆小葱的清香在油的浸润下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滋味,油而不腻。我们当地炸勺子糕的摊点很多,但我一吃到刘嫂炸的,就认定那是全城最美味的。

做勺子糕是一件繁琐而辛苦的事。每天夜里,都要淘米拣豆,磨浆洗葱,清洗锅盆。刘嫂是个慢性子,米和豆子都要分拣得干干净净,葱也理得水灵灵的,青白分明,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已深夜了。第二天一清早出摊,现炸现卖,傍晚才回。炸勺子糕也是件费心的活,锅里油不能太多,因为油不能反复炸,否则勺子糕炸不空,生硬硌牙。火也不能过大,否则易焦,要做到外酥内嫩松软可口是需要一定技术的。还好有刘哥陪着,刘嫂辛苦却也快乐着。

刘嫂的生活是被一场意外彻底改变的。那时刘嫂一双儿女正初中,刘哥却因工伤而离世,噩耗传到家里,刘嫂半天呆愣愣的,也哭不出来。很久一段时间,刘嫂像一朵凋零的花儿,蔫蔫的。我和母亲都很替她担心,这日子怎么过呀。等到刘嫂的摊点又重新出现在街口,我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家外,刘嫂更辛苦了,但她似乎没有太多的抱怨,时间让她渐渐接受了生活的厄运。每次去她摊点上买勺子糕时,我都惊讶她专注于油锅的宁静,她依然眉弯含笑,手腳麻利,伴在身边的有时是女儿,有时是儿子。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体谅母亲,放学回来一个来摊点帮忙,另一个则做好午饭给妈妈送来,孩子眼睛都清亮清亮的,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他们母子三人相依为命的身影成为这条街上最温馨的风景。吃着刘嫂的勺子糕,依然味美如初,从中还能品出另一种味道,那就是对生活的坚持。

刘嫂炸了一辈子勺子糕,她用一只黑乎乎的油锅和一只小小的勺子,硬是养育大了一双儿女,并培养他们大学毕业。现在儿女都在上海成家立业,孙子出世后,刘嫂到上海照顾了好几年,孙子上学了,刘嫂闲不住,不顾儿女劝阻,又回来干她的老本行。家里早不缺这几个钱,可刘嫂总说:“这几条街上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我的勺子糕呢!”

这次刘嫂终于拗不过儿女,孙子稚声稚气的一句“奶奶,我要天天吃您炸的勺子糕”让刘嫂再也待不住。儿女这么孝顺,自己一个人留在老家,他们怎么放心得下呢。母亲说,刘嫂走的时候带去了她握了大半辈子的勺子。勺子糕的油香又将慰藉着儿孙的味蕾,我相信即使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下,她的孩子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的艰辛与不易,刘嫂一定会在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刘哥摊点米浆
文字整容笔
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探析招远夜经济发展路径
寄身(短篇小说)
老公可不是好当的
交换情报
爱心义卖
夏夜的池塘
那些绝交的朋友
那些绝交的朋友
米浆种类对传统灰浆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