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偷得浮生半日闲

2020-09-27刘喜权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5期
关键词:竹篱笆竹楼工棚

刘喜权

一九九二年,我在苏州的外跨塘参与沪宁高速公路的建设,居住在工地上的工棚里。工棚的墙是用一块块竹篱笆连接起来的,外面是一层黑色的油毡。工棚的顶端是毛竹作椽,再往上,依次是竹篱笆、黑色的油毡。这样的工棚,夏日的骄阳炙烤在上面,蒸笼似的。没有空调,我们用的是电扇,扇出的风也是热的,根本驱散不了我们浑身黏腻的汗水。那时,我们最盼望的是下雨天。

江南的雨如同江南的人一样,率真、洒脱。即便是一阵小雨,打在工棚上面也是噼里啪啦,如同交响乐。暑气随之消退,清凉接踵而来。宋代的王禹偁在《黄冈竹楼记》一文中,记述了他在竹楼听雨时的情景:夏听大雨,声如瀑;冬听大雪,声似碎琼乱玉。都是竹楼起到了传音扬声的特殊作用,才如此震撼、清越、惟妙惟肖。他还记述了在竹楼里下棋、弹琴、吟诗、投壶时,竹楼同样把声音演绎得超凡脱俗、余音袅袅。而我们居住的工棚,雖不是竹楼,但是它比竹楼多了一层油毡,雨打在上面的声音同样的精彩,和竹楼听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把工棚比作腰鼓,油毡就好比鼓皮,雨点就好比鼓槌。鼓槌一落,各种美妙的声音立即汇聚而来,争着告诉我们:下雨了!

记得夏日里的某个雨夜,高速公路上停了工。我在宿舍架起一块木板,就着昏黄的电灯光,摊开白纸,便开始涂鸦起文字来。耳畔雨声“沙沙”,有时如轻风拂过林梢,有时又似万马在奔腾……雨顺着房檐,或滴滴滴答答,或如瓴倾泻。它们掉落下来,常会有一两点溅上我的衣服、纸笔……像些恶作剧的少年,在和我逗趣着。我却舍不得关上门,哪怕飞进几只蚊子咬我。我只想毫无阻隔地聆听这天籁般的雨声,近距离地感受它的清凉。

第二天早饭后,雨声依旧,依然歇工。我撑起一把花伞,带上一本文学书籍,来到工棚附近的一条小河边,或蹲或站,悠闲地看起书,有时,我抬眼望望小河里缓缓的流水;有时,瞅瞅挂着雨珠的青草,享受闲暇时独属于我的那份静谧。

雨过天晴,工地上潮湿得依然上不了工。我会拿着书与纸笔,独自来到离工地不远的一处闸下,享受着读书的欢愉,也享受着灵光一闪、即兴写上两句自以为妙语佳句的快乐。

我走进的这道闸,独占村庄的一隅,闹中取静。有绿色植物环绕在它的四周,诸如芦苇、枸杞……闸下河水清浅,映着阳光,有小鱼和水草嬉戏。有时候兴致来了,我会轻声地诵读起文章来。一条条小鱼浑然不受惊扰,安之若素地悠哉游哉。在苏州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读书原本是代代相承的传统,这些小鱼是早已对读书声习以为常了吧。

在工地,我还结识了他。他是云南镇雄人,是我的工友。个头不高,大眼睛,青丝光溜溜地一边倒,和我一样二十岁左右。某个雨天,工地歇了,他问我:“你知不知道苏州的新华书店在什么地方?你去吗?”我告诉他“不知道”。并且因为当时囊中羞涩,我又婉拒了他的邀请。他在独自买回来一些文学书籍后,热情而大方地叫我去他屋里借阅他的新书。那天,我去了他的屋里,我们谈的很多。我望着屋外稀疏的雨点,有感而发道:“真羡慕那些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的人!”他微笑着应道:“我也羡慕那些有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的人。难得有这样的下雨天,可以清闲地与君共读圣贤书,同销万古愁……”

真没想到,闲暇时能交上这么一个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书,成了我们劳作之余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也成了我们两个人之间友谊的纽带。他让我体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温馨。

在忙忙碌碌的尘事,听雨、亲近大自然、读书、写作、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对我而言是幸福的事。如果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放松身心,放飞自我,我想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不一样的快乐与幸福的。

猜你喜欢

竹篱笆竹楼工棚
绿色的竹楼
刘善良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SACS软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李传真作品
竹篱笆
竹篱笆
竹篱笆和牵牛花
梦中的竹篱笆
风雪工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