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老旧居住小区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020-09-27彭忠益

运筹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车天马泊位

彭忠益, 王 艳,2

(1.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2.湖南工商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0 引言

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品质优良、居住舒适的新建住宅在城市涌现。然而,在我国许多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一些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环境脏乱、房屋破旧、交通混乱,急需升级改造[1]。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而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

蔡云楠等[2]探讨了对城市老旧居住小区进行“微改造”的办法,包括建筑、配套设施、交通、环境、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对策。仇保兴[3]认为应对老旧小区进行绿色化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闫明艳[4]提出了针对城市开放式老旧居住小区的治理对策。刘彬斌[5]以长沙市为例,总结了典型棚改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针对老旧小区的环境评价及更新改造评价,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李峻峰和万燕[6]提出了老旧居住小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合肥市为例对小区环境更新改造提出相关对策。张晓东等[7]提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效果评价三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改造方案比选。徐莎莎[8]提出了针对老旧居住小区更新改造的绩效评价体系。

交通问题是许多老旧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人车交织、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挤和污染严重。匡力勤和陈茜[9]对老旧小区停车改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浙江杭州为例介绍了相关经验。黄锦辉等主要对老旧小区夜间照明、道路改善、环境美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0]。李伟等立足静态交通环境改善,提出在老旧小区重新划分与合并公共空间以建设生态停车位[11]。高雪松和张汝华[12]对老旧小区慢行交通改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慢行网络设计方法。陆华和倪亚洲[13]分析了老旧小区人车分流组织办法。叶茂等[14]、林仲煜等[15]分析了人车共存、人车和谐的居住区环境模式。国外老旧居住区的概念比较淡薄,但是有许多关于小区交通与人的健康以及环境关系的研究,他们认为小区车流量太大而又没有人车分离的话可能会导致居民不愿下楼进行锻炼、散步和娱乐,从而在家久坐时间增加[16~19];而且,家长为了安全起见,也不愿意小孩子在小区里面玩耍[20~22];并且研究了小区内车流量与噪音和污染的关系[23~25]。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来看,针对老旧居住小区建筑与空间环境更新的研究较多,也提出了一些老旧小区交通环境更新的策略,但缺少对老旧小区现状交通问题的系统调研与归类。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揭示城市老旧居住小区存在的典型交通问题,提出城市老旧居住小区的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而为城市老旧小区的交通改善提供决策依据。

1 城市老旧小区交通现状

对长沙市四个典型的老旧居住小区(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青园社区)进行了调查。望月湖小区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共有楼房188栋,时居人口2.2万人。天马小区是一个半封闭的安置小区,占地225亩,人口数量为3200人,户数980,共有居民楼104栋。曲塘社区属于单位与居民区相结合的综合型社区,社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1206户,约2273人左右,流动人口228人,2017年该社区进行提质改造,但仍然存在人车交织、停车困难等问题。青园社区占地面积137794平方米,住户数864户,停车位约424(已画好的停车泊位,且均为免费停车位),住房共有54栋楼,均为4层楼。

对这个小区调查的主要交通问题归类如下:

(1)人车交织问题

图1 小区内部道路人车交织

如图1,所调查的四个小区内部人车都是不分流的,行人随意穿越道路,而且很多地方都缺少人行道,导致行人与车辆行走在同一个车道。一些小区的出入口也没有人车分离。人车混杂既影响车辆通行同时也对行人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停车泊位短缺,车辆乱停乱放

图2 车辆停放在小区篮球场

图3 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

图4 车辆停放在单元门口

图5 车辆停放在路边

图6 电动车、共享单车摆放混乱

老旧居住小区由于年代较久,规划时没有考虑到今后小汽车的发展,因此老旧小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停车难和停车混乱的问题。小汽车随意停放,大量侵占居住小区的道路、活动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交通环境。

(3)非机动车停车场地缺乏

除了望月湖小区,其他三个小区内都没有非机动车专门的停放空间,电动车、摩托车、共享单车摆放混乱,占用行人行走空间、消防通道和汽车停放泊位。有时就直接停放在路中央,对行人出行造成了影响。

(4)车道窄,通行能力低

老旧小区的一个特点就是住房密集,但不高,车道窄,通行能力低。一些小区内大量的拐弯加上狭窄的道路以及乱停乱放挤占道路面积都给汽车通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5)弱势群体设施不足

居住小区是许多人生活的场所,要为各种人群提供必备的生活设施和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小区内的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调查的四个小区普遍缺少盲道,道路缓坡设置也不足,许多人性化设施缺乏。

(6)交通照明与行道树遮阴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小区(如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支路照明条件不够,晚上行人出行不便、不安全。一些小区的干路上的遮阴条件不足(如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青园社区)。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老旧小区交通环境评价指标选取

图7 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调查,提出对老旧小区交通环境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五个大类指标:停车问题、交通公平性(对于行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舒适性)、人车交织问题以及交通照明与遮阴条件。并根据具体指标的可计算性与可获得性,拟定系列具体评价指标,并建立如图7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具体的评价方法,采用规划师贝莱拉(D.T.Breman)提出的多目标体系评分方法,见表1。

表1 多目标评价体系的评分方法

2.2 评价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1)人车交织

根据对长沙市老旧小区的调研,人车交织形式主要为行人穿越车行道、在无人行道的地方人车混行以及小区出入口处的人车混行几种情况。因此,对于人车交织,拟定行人跨路出行指数、出入口处是否人车分离、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三个评价指标。

a.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

小区居民出行主要分为从家到小区出入口的出行(然后再往各自目的地),以及小区内部的生活休闲出行两部分。一般来说,从家到小区出入口的出行量大(因为通勤出行通常要到小区外面去)。小区内每个人从家里出行到小区出入口可能需要跨越一些小区内的道路,如果小区内住宅与道路布局合理或交通组织合理的话,可能跨越的道路数量就会少一些或者不需要跨越。因此,可以总的跨越数量作为描述人车交织的一个重要指标。

定义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

nj,i为第j个行人跨越第i类道路的次数;N为小区内居民数量(表征小区规模);λi为第i类道路的权重系数。λi与道路的宽度、等级、交通量等有关,如小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次要道路或支路等。如将小区内道路分成三个等级,则主要交通道路(包含小区内车辆主要通行道路及出入道路)权重系数为1,与主要道路相接的次要道路为0.5,次要道路与楼栋相连的支路权重系数为0.1。主要交通道路宽度、等级、交通量都较高,行人跨路难度大、造成的影响大;次要道路次之;而支路宽度小,平时交通量也小,行人跨越难度小、造成的妨碍小。

实际应用中,不必细化到每个人,通常可以每个楼栋作为一个需求点,每个楼栋的户数和人数可估计得到,并按照出行距离最短的原则分配到不同的小区出入口及选择出行路径。

b.出入口处是否人车分离b1

出入口处人车分离的话将会避免行人和车辆处在同一个通行空间,增加行人的安全性和车辆行驶的流畅度。

出入口处如果有人车隔离,则b1=1,否则b1=0;如果有多个出入口,按其流量比确定各自权重。

c.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r2

无人行道时,行人和车辆难免混行在一起,这种人车交织会带来安全隐患、车辆和行人都不便。各类路i的权重系数为λi,长度为Li,无人行道路段长度为li。主要交通道路(包含小区内车辆主要通行道路及出入道路)权重系数为1,与主要道路相接的次要道路为0.5,次要道路与楼栋相连的支路权重系数为0.1。

r2的计算公式如式(2)

(2)机动车停车问题

从老旧住宅小区交通设施配置看,由于前期规划不当,小区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给住宅小区交通系统带来了非常大压力。老旧小区的停车主要存在的问题:停车位缺口大,以致小汽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车辆侵占小区空地,甚至侵占道路。对于机动车停车问题,拟定供需比、路内非法停车占比、平均步行距离、泊位数量户数比四个指标。

a.供需比r3

设小区内总的拥有机动车辆数为nv,总的机动车泊位数为Pz,则供需比r3的计算公式如式(3)

b.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

路内非法停车占位(包括人行道非法停车占位)会减小道路的通行能力并对行人步行造成不便。通常指白天高峰停车时间段,路内非法停车占位数量为n非,则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计算公式如式(4)

c.平均步行距离d w

指停车后的步行距离,评价停车便利性,可抽样调查获得平均值。

d.泊位数量户数比r5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未来泊位需求的满足程度。可以预见,未来每户一辆车甚至多辆车都是有可能的,而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现有的泊位数量对未来需求的满足程度。

r5的计算公式如式(5),

为小区居民户数,e为未来每户家庭平均拥有小汽车辆数。

(3)交通公平性

交通公平性旨在帮助小区内弱势群体。属于弱势群体的有:行人、自行车;残障人士;老人和儿童。

a.人均步行空间s步

假设小区内总的步行空间面积为S步,小区内总居民数为N,则小区内人均步行空间S步的计算公式如式(6),

b.无障碍通道设置比例r6

无障碍通道主要供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轮椅行走,主要形式为人行道缓坡(如图8)或楼梯边缓坡(如图9)。原则上在每个交叉口上的各个方向的人行道上都需设置,保证残疾人或老年人轮椅各个方向上的可达性。还有每个楼梯台阶原则上也都应设置。

图8 人行道缓坡

图9 楼梯边缓坡

需设置的无障碍通道总数为N无,实际上已经设置的数量为n无,r6的计算公式如式(7)

c.盲道设置比例r7

原则上有人行道的地方都需设置盲道,设需设置的盲道长度为L盲,实际上已经设置的盲道长度为l盲,则r7的计算公式如式(8)

d.非机动车泊位供需比r8

小区居民在小区和小区周边的短距离出行占比很大,短距离出行方式步行、骑行占80%以上。因此,有必要考虑小区中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

小区内自行车数量为n自,提供的自行车停车场地可停放自行车数量p自,则r8的计算公式如式(9)

(4)车辆对小区环境的影响

住宅区是私家车汇聚最集中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评价车辆对小区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以及外部穿行交通周转量小区面积比这两方面的指标来考虑。地面停放车辆会对小区的步行带来不便,而外部穿行的车辆交通也会对小区造成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a.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

小区面积反映了小区的规模大小,地面停放车辆数越多对人的步行环境影响越大、造成的污染也越大。假设地面停放车辆数为nv,地面,小区面积为A,则r9的计算公式如式(10)

b.外部穿行交通周转量小区面积比r10

外部穿行车辆交通周转量为穿行交通量与其在小区中穿行距离的乘积。假设外部穿行车辆交通周转量为T外,小区面积为A,则r10的计算公式如式(11)

(5)交通照明与遮阴条件

a.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r11

行人夜间出行,其出行安全会大大降低。在夜间出行,保证其安全的最基本要素是照明。照明设施有效提高行人、车辆夜间出行安全。

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指的是,小区道路上单侧路灯能照明的面积(S照)与小区总道路面积之比(S路),见公式(12)。目前相关规范没有关于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的评价基准,但规范里提到小区道路必须设置照明设施。

b.行道树遮阴面积比r12

步行道横断面设计包含了绿化带或设施带的设计,绿化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遮蔽烈日、净化空气、美化步道环境。这里,选取行道树遮阴面积比为评价指标。

行道树遮阴面积比指的是,小区道路上行道树遮阴面积(S遮)与小区人行道总面积之比(S人行道),见公式(13)。

3 实例分析

通过对长沙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和青园社区的调查,对各项指标的取值进行了计算估计。

(1)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

这四个调查的小区都没有进行人车分流,车子可以在任何道路和通道上行驶,因此人车交织都很严重。由于非高峰期间出行轨迹较为复杂且出行集中程度远小于高峰期间,因此,只对高峰期间的行人跨路出行指数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望月湖小区高峰期间每人次出行平均跨越道路2~3次。离潇湘大道较近的组团(如湖东组团)大部分行人由于不需要跨越小区内部主要干道就可以通过楼栋之间的小的通道出得小区来(而且行人不需要经过大门口而可以直接经由靠近潇湘大道的小的行人出入口),因此平均跨越道路次数少。而离外面城市道路较远的组团(如湖中组团)则需要跨越一定数量的小区内部干道,因此平均跨路次数多一些。考虑到干道、支路等的不同权重,望月湖小区的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取1.5左右。

天马小区为安置小区,人车完全交织,而且只有在几条小区内部主干道上才有人行道。住宅楼栋及道路的布局会影响行人跨路出行指数。而天马小区楼栋和道路基于属于均匀布置,因此相较于望月湖小区行人出行平均跨路次数更多一些。通过调查,天马小区的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取2.5左右。

曲塘社区在2017年已进行了提质改造,但仍然存在包括停车、人车交织等诸多问题。而且曲塘社区支路多,房屋建设并不整齐,社区内有大量的小路贯通,因此行人跨路出行指数也较高,通过调查,取2.5。

青园社区周边主要是一些绿化隔离,因此行人不必从大门口出入而直接从旁边就可以处得来城市街道,但车辆还必须从大门口进出。这种设计使得靠街道一边的行人外出出行跨路大大减少,但不靠街道的楼栋依然需要跨路出行,人车交织依然较为严重。行人跨路出行指数为2.0。

为了对这四个小区进行评价,需要对其进行打分。对于一般的老旧小区来说,认为行人出行平均跨路次数如果能够控制在1以下将是比较好的住宅布置与交通组织。因此,可取行人跨路出行指数为1时打分为100分。而认为行人出行平均跨路次数如果达到3的话打分将为0。因此打分y与行人跨路出行指数r1的关系为:y=-50r1+150。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75分、25分、25分及50分。

图10 四个住宅小区人车垂直交织打分

(2)出入口处是否人车分离b1

望月湖小区出入口均有人车分离,因此b1值可取为1。天马小区是一个半封闭的居住小区,有6个出入口,其中4个出入口有人车分离,b1值可取为0.66。曲塘社区出入口处人车分离设施不完善,人行道过窄且与里面的小区连接处缺少人车分离,因此b1值可取为0.7。青园社区为对行人开放的小区(周围是绿化与城市街道相邻,行人可直接从周边任何位置进出城市街道),因此行人并不需要一定经由车辆出入口,但考虑到有一部分行人也经由车辆出入口进出而车辆出入口并没有人车分离,因此b1可综合取值为0.8。

同样,也对这四个小区的b1指标进行评价打分。人车完全分离时b1值为1,打分100分;人车完全不分离而混行的情况b1值为0,打分0分。因此打分y与出入口处是否人车分离b1的关系为:y=100b1。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100分、66分、70分及80分。

图11 四个住宅小区出入口处是否人车分离的打分

(3)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r2

望月湖小区的道路基本上都有人行道,只有少数支路没有,因此估计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r2为一个较小的值,通过抽样调查取0.05。而天马小区仅有几条主干道上有人行道,其他支路及宅前路上都没有人行道,r2取0.6。区塘社区改造后人行道还比较齐全,因此r2也是一个较小的值,取0.1。青园社区基本上所有的道路人车都是不分流的,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用车道,小区内部人行道设置少,在一些店面前面会设置一些人行道,在其余道路则是人车混行。因此,对青园社区r2取0.8。

图12 四个住宅小区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的打分

对四个小区的r2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2取值为0时打分为100分;r2取值为1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无人行道路段长度占比r2的关系为:y=-100r2+100。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95分、40分、90分及20分。

(4)停车泊位供需比r3

在对望月湖小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规划好的机动车规范停车位,很多车辆都有序停放在规范的停车位上,但是由于规范停车位的不足,依然存在很多车辆乱停现象。望月湖小区总的机动车辆数约为5500辆。总的机动车泊位数约为3200个,因此供需比r3为0.58。天马小区内由于车辆过多,停车位不足。通过调查,小区共有71个停车位,1181辆车,车位数与车辆数之比为6.02%。曲塘社区的停车位也远远不够,原本规划的停车位早已占满,路边到处是停靠的车辆。机动车辆数约为1200辆,机动车泊位数约为440个,因此供需比r3为0.37。青园社区现有机动车辆数约为900辆,停车位约424个,因此供需比r3为0.47。

对四个小区的r3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3取值为1时(即每辆机动车都有其停车位)打分为100分;r3取值为0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停车泊位供需比r3的关系为:y=100r3。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58分、6分、37分及47分。

图13 四个住宅小区停车泊位供需比指标打分

(5)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

望月湖小区共有小汽车约5500辆,白天高峰时段路内及人行道非法停车(不包括路内已划线泊位停车)数约630辆,因此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值为0.11。天马小区内共有约1181辆车,由于车位过少,车辆停放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车都是占道停车。而且还有部分车辆侵占人行道,造成了安全隐患。部分居民甚至停在楼道口边,居民出入不便。白天高峰时段路内及人行道非法停车(不包括路内已划线泊位停车)数约310辆,因此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值为0.26。曲塘社区机动车辆数约为1200辆,小区内路边到处是停靠的车辆。有一些车辆停放在单元门出口处,影响居民出行。白天高峰时段路内及人行道非法停车(不包括路内已划线泊位停车)数约220辆,因此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值为0.18。青园社区现有机动车辆数约为900辆,停车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挤占道路停车。白天高峰时段路内及人行道非法停车(不包括路内已划线泊位停车)数约130辆,因此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值为0.14。

对四个小区的r4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4取值为0.3时(如路内非法停车严重的天马小区)打分为0分;r4取值为0(即没有路内非法停车时)时打分为100分。因此打分y与路内非法停车占比r4的关系为:y=-333.33r4+100。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63分、13分、40分及53分。

图14 四个住宅小区路内非法停车占比指标打分

(6)停车后平均步行距离d w

由于被调查的四个小区人车均未分流,都是就近地面停放,因此停车步行距离都很短,因此得分没有明显的区别,此项指标四个小区的得分均认为90分。

(7)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

现状通过调查每户家庭约拥有1辆小汽车,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预测未来每户家庭平均拥有小汽车辆数为1.5辆。

望月湖小区共有楼房188栋,居住户数约6000户,现有机动车泊位数约为3200个,因此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为0.36。天马小区内户数为980,共含有居民区104栋,共有71个停车位,因此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为0.05。曲塘社区总户数1206户,机动车泊位数约为440个,因此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为0.24。青园社区住房共有54栋楼,均为4层楼,住户数864户,停车位约424,因此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为0.33。

对四个小区的r5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5取值为1时(即未来每辆机动车都有其停车位)打分为100分;r5取值为0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r5的关系为:y=100r5。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36分、5分、24分及33分。

图15 四个住宅小区停车泊位数量户数比指标打分

(8)人均步行空间S步

步行空间指的是任何行人步行可以到达的空间,包括公共绿地、空地、廊道、通道、人行道等,但不包括车行道、停车场、景观设施等。望月湖小区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共有楼房188栋,居住人口约2.2万人。望月湖小区内建筑较密集,空地很少,中心有一个不大的休闲小公园。通过高清地图测量,估计步行空间面积为10%,约占0.06平方公里,则小区内人均步行空间S步为2.7平米/人。天马小区占地225亩,其中绿化面积为两亩,人口数量为3200人,户数为980,共含有居民区104栋。天马小区总的步行空间估计为20亩,因此人均步行空间S步为4.2平米/人。曲塘社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1206户,约2273人左右。曲塘社区在靠近出入口处有一个较大的娱乐公园和体育锻炼场地,在其它地方建筑楼栋也很密集,步行空间小。总的步行空间约占5%,即0.01平方公里,因此人均步行空间S步为4.4平米/人。青园社区占地面积137794平方米,住户数864户,总人数约3500人,住房共有54栋楼,均为4层楼。青园小区的绿化率官方数字达40%左右,小区的绿地面积较大,且小区中心处建有一个社区公园。总的行人步行空间可达到约20%,因此人均步行空间S步为7.8平米/人。对四个小区的S步指标进行评价打分。通过查阅相关城市设计规范及根据此次调查实际情况,S步取值为10时打分为100分;S步取值为1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人均步行空间S步的关系为:y=11.111S步-11.111。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19分、36分、38分及76分。

图16 四个住宅小区人均步行空间指标打分

(9)无障碍通道设置比例r6

通过实地调研,望月湖小区无障碍通道设置比例大概在50%左右;天马小区和曲塘社区在30%左右;青园社区无障碍通道设置很少,约为10%。

对四个小区的r6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6取值为1时(即无障碍通道完备)打分为100分;r6取值为0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无障碍通道设置比例r6的关系为:y=100r6。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50分、30分、30分及10分。

图17 四个住宅小区无障碍通道设置比例指标打分

(10)盲道设置比例r7

所调研的四个住宅小区均没有考虑设置盲道,因此此项指标得分均为0。这也说明在一些老旧小区,设计的规范性和人性化还需加强。

(11)非机动车泊位供需比r8

在望月湖小区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发现在望月湖小区内有许多给自行车规划的停车位,且基本能满足停车需求。因此望月湖小区非机动车泊位供需比r8取值1,打分可为100分。天马小区内非机动车,主要以共享单车为主,没有专门施划的停车泊位,自行车到处停放,有时就直接停放在路中央,对行人出行造成了影响。曲塘社区和青园社区也没有施划自行车停放空间。青园小区内电动车、摩托车、共享单车摆放混乱,占用行人行走空间、消防通道和汽车停放泊位。因此,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和青园社区r8取值0,打分可为0分。

(12)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

望月湖小区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共有小汽车约5500辆,有一个地下停车库,但泊位数量远远不够,90%为地面停车,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为0.83辆车/百平米。天马小区占地225亩,全部为地面停车,车辆数为1181,小汽车随意停放现象严重,大量侵占居住小区的道路、公共绿地、活动场地等公共空间。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为0.79辆车/百平米。曲塘社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机动车辆数约为1200辆,全部为地面停车。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为0.6辆车/百平米。青园社区占地面积137794平方米,共有小汽车约900辆,全部为地面停车,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为0.65辆车/百平米。

对四个小区的r9指标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实地调研感觉到这四个小区地面停车比例都过大,对人们在小区内的休息和散步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里,假设r9取值为0.1辆/百平米时(只有少量的地面停车)打分为100分;r9取值为1.0辆/百平米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r9的关系为:y=-111.11r9+111.11。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19分、23分、44分及39分。

图18 四个住宅小区地面停放车辆数小区面积比指标打分

(13)外部穿行交通周转量小区面积比r10

望月湖小区占地面积0.6平方公里,由于是紧靠湘江边的潇湘大道,外部穿行交通量很小。天马小区占地225亩,由于是开放小区,出入口多,穿行交通量大。曲塘社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建筑密集布置,基本为小路,无穿行交通量。青园社区占地面积137794平方米,外部穿行交通量也很小。因此,望月湖小区、区塘社区和青园社区由于穿行交通量很小,近似忽略不计,所以打分为100分;而天马小区是开放小区,穿行交通量大,实地调研对小区内环境影响大,打分为0分。

(14)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r11

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望月湖小区内干路上路灯齐全,照明面积比达到80%左右,可绝大部分覆盖;但一些细小的支路上、宅前路上路灯很少,照明面积只有10%左右;综合来看,望月湖小区内照明面积比取值50%。天马小区内干路上路灯也较为齐备,照明面积比达到70%左右;支路及宅前路上路灯很少,照明面积比只有10%左右,一到晚上特别是阴雨天必须得打开手电筒才能看清道路,而且,有些路段的路灯有损坏并没有维修,对小区居民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综合来看,天马小区内照明面积比取值40%。而曲塘社区因为最近经过了提质改造,新装了许多路灯,基本上无死角,照明面积比达到90%。青园社区内路灯基本已覆盖小区所有主要道路及大部分支路。路灯设置密度较高,晚间有较好的照明度,且为换新后路灯。小区业主反馈夜间行车光线良好,行人夜间出行也不必自行携带照明设备。青园社区照明面积比约为70%。

对四个小区的r11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11取值为1时打分为100分;r11取值为0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r11的关系为:y=100r11。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50分、40分、90分及70分。

图19 四个住宅小区照明设施照明面积比指标打分

(15)行道树遮阴面积比r12

通过实地抽样调查,望月湖小区内干路行道树遮阴面积比约40%,而支路上和宅前路上由于道路宽度小、树木多,具有良好的遮阴条件,遮阴面积比可达到90%,这也是和这种老旧居住小区的生活节奏和氛围相适应的。因此,综合来看,望月湖小区内行道树遮阴面积比r12取值70%。天马小区为安置小区,主干道的遮阴面积比约30%,支路上遮阴条件也远不如望月湖小区,约40%左右。因此,综合来看,天马小区内行道树遮阴面积比r12取值35%。而曲塘社区为提质改造过的居住小区,住宅密集,新种了许多树木,整体遮阴条件良好,遮阴面积比r12取值90%。青园社区树木种植密度不高,遮阴面积比r12约为50%。

对四个小区的r12指标进行评价打分。r12取值为1时打分为100分;r12取值为0时打分为0分。因此打分y与行道树遮阴面积比r12的关系为:y=100r12。望月湖小区、天马小区、曲塘社区及青园社区打分分别为70分、35分、90分及50分。

图20 四个住宅小区行道树遮阴面积比指标打分

(16)综合评分

四个居住小区的分项指标评分上面都已经得出,然后需要拟定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包括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这里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专家估测法[26]。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咨询相关规划方面的3位专家,他们对五个大类指标(人车交织、机动车停车问题、交通公平性、车辆对环境的影响及交通照明与遮阴)分别进行了权重打分,最后对每个指标权重取值按3位专家的平均打分进行取值,得到这五个大类指标的权重为35%、25%、20%、10%、10%。此外,还通过实地与居民交流“您感觉您所在的小区存在的最大交通问题有哪些:”,进一步对指标权重的取值进行校正。共44人接受了访谈,其中有17人主要反映了停车问题,车辆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车位严重不足需增建停车场。有8人重点反映行人与车辆不分离,导致行人安全性降低。其它的意见有交通拥堵、车道狭窄、噪音大、交通混乱、出入口太少、缺少非机动车道等。结合对居民的调研,对五个大类指标的专家权重打分进行微调,将停车问题的权重往上调5%,同时交通公平性权重往下调5%,其它指标的权重值不变。因此,最后五个大类指标的权重取值为35%、30%、15%、10%、10%。对各个大类指标下的具体分项指标,采用3位专家权重打分的均值。各项指标最终权重取值详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权重的确定主观性较强,对不同的项目可根据实际规划需要及实际问题情况拟定各指标的权重。

表2 四个居住小区的综合评分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望月湖小区的综合打分最高,为66.8分,而安置小区天马小区的打分最低,仅为28.0分,说明好的小区管理与秩序管理非常重要。望月湖小区作为文明小区,小区管理一直都做的比较好,在出入口有较好的人车分离,人行道也较为完整。但是,即使这样,望月湖小区总的得分也只是及格多一点,主要是停车泊位短缺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而且人均步行空间偏小,无障碍通道和盲道设置不够。天马小区作为安置小区,管理水平不高,各项指标得分都不高。曲塘社区虽然经过了提质改造,但主要还是体现在了建筑的刷新美化与卫生的整治,交通组织、道路设施方面更新完善还不够。如人车交织、停车泊位短缺导致车辆随便停放,建筑太密步行空间小,无障碍通道和盲道设置不够。青园社区人行道过少、人车交织,停车泊位短缺导致车辆随意停放,无障碍通道和盲道设置不够。综合来看,从对这四个老旧小区的调研来看,共同的不足是人车交织、停车泊位短缺,无障碍通道和盲道设置不够。这也是许多城市老旧小区的共同特点,交通环境的改善就需着重从这些方面下功夫。可通过一些交通组织(如单行、禁行)的方式减小人车交织、利用空地或广场绿地地下进行停车泊位挖潜、补充完善交通设施等。

4 结论

对城市典型老旧小区进行了调查,人车交织、车辆乱停乱放、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对小区内行人、老人小孩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老旧居住小区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实际情况并基于可具体量化的思想,对每个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与可获得性进行了阐述,为定量的评判老旧小区整体交通环境质量提供了方法,为交通环境的更新改造提供了依据。并通过四个小区的实例对指标的获得性与计算方法,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证,并得到了老旧小区的共同问题特征及解决重点。

猜你喜欢

人车天马泊位
基于泊位使用特性的停车共享策略方法
公共停车场内过饱和停车诱导研究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天马”鬛羚有绝技
平巷人车连杆式自动连接装置的设计应用
基于“人车互等”智能公交站台的创新研究
苜蓿:天马的食粮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如浮云伴天马,共演西游神话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