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 种平菇发酵料生产拌料用杀菌剂药效对比及安全性评价

2020-09-26闻亚美邵欣欣丁亚通孔维丽马丽娜黄桃阁郭艳春

中国瓜菜 2020年8期
关键词:咪鲜胺平菇多菌灵

闻亚美,邵欣欣,丁亚通,孔维丽,马丽娜,张 辉,党 帅,黄桃阁,郭艳春

(1.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0; 2.河南省农药检定站 郑州 450002; 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郑州 450002)

目前,发酵料栽培是平菇栽培常用的生产模式,它是指培养料堆积发酵后,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方法[1],因其不需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要净化接菌,操作过程简单易学,生产中被大面积推广应用。1972年,平菇代料栽培首先在河南取得成功。1982 年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发的“塑料袋堆积法栽培平菇”试验成功,更是让发酵料栽培平菇发展势头强劲,并很快在全国普及推广[2-3]。

近年来,发酵料栽培推广到山东、河北、宁夏、内蒙古、新疆、安徽等6 个省,在国外也有所发展。由于发酵料栽培没有经过高温高压灭菌这个环节,一般生产上会使用一定剂量的杀菌杀虫剂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目前,食用菌病害防治专用药剂很少,大都采用蔬菜和主要农作物药剂,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常常造成外贸出口食用菌农药残留超标现象[4]。张金玲等[5]对2015—2018 年红河州监测的18 种农产品杀菌剂残留污染水平进行了报道,发现食用菌中杀菌剂检出率高。在药品流通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具体管束力量也略显薄弱。早在2008 年,管道平等[6]就呼吁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我国食用菌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实际情况,对农药进行归类,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我国食用菌安全质量标准。截至2018 年,我国在食用菌上仅登记了11 个产品,其中杀菌剂产品10 个,杀虫剂产品仅有1 个[7]。因此,解决食用菌类登记农药品种严重短缺问题,筛选出高效、安全的药剂是十分紧迫的。基于此,笔者对市场流通并畅销的7 种杀菌剂进行药效对比,并对施药条件下子实体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开展安全性评价,以期为平菇发酵料生产用药范围及用药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品种 平菇为‘德丰5 号’,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保藏。

1.1.2 供试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92%,麦麸6%,石灰2%,含水量65%。

1.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液质联用仪(安捷伦6410,2009),气相色谱仪(瓦里安cp3800,2004)。试验药品:所用7 种杀菌剂均为有生产批号的市售产品,具体如表1。

表1 供试用杀菌剂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平菇生产试验于2019 年2 月28日至5 月26 日进行,子实体中农药残留含量测定于2019 年6 月进行。其中2 月28 日至3 月15 日在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进行原料预湿、发酵、装袋及接种工作,3 月16 日至5 月26 日在西华县勤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发菌、出菇等工作。发菌期间棚内温度在15~25 ℃,湿度在45%~70%,出菇期间棚内温度在24~30 ℃,湿度在48%~72%。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药剂为1 个处理,每个处理3 次重复,1 次重复60 袋,大棚入口设置保护行。

1.2.2 生产模式 本次试验分别监测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平菇发酵料栽培模式下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1.2.3 用药剂量 按照常规生产程序进行生产,在装袋前加入不同浓度的杀菌剂,以等量清水作为对照。具体用药剂量见表1。

1.2.4 生产过程 1)建堆发酵:按照培养料配方准备原材料,原材料预湿后拌匀堆成高1.0~1.1 m 的料堆进行发酵,料温升至50 ℃后开始翻堆,1~2 d 翻堆1 次,共发酵7 d。当料温达到65 ℃保持24 h 以上,翻堆1 次,当料温再次达到65 ℃保持24 h 以上发酵即可结束。2)装袋、接种、发菌与出菇:培养料发酵完成后,按药剂所使用的剂量,将药剂拌入发酵好的培养料中,混合均匀后,选用20 cm×45 cm 聚乙烯袋装袋,铺3 层菌种接种。

将接种好的菌袋移入西华县勤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进行发菌,期间监测菌丝生长速度及菌袋污染率,记录气象资料。

待一潮菇子实体生长至采收期,取样,-20 ℃保存,同批次送检。

1.2.5 数据采集与测定方法 菌丝生长速度统计:采用7 d 计量法,统计接种后第5~12 d 的菌丝生长长度,计算出7 d 内的平均生长速度,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菌袋污染率统计:记录整个发菌过程中染菌袋数,计算每个处理中菌袋的污染率,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菌袋污染率/%=染菌袋数/总袋数×100。

平菇产量统计:一潮菇采收后,记录一潮菇的平菇鲜菇产量,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子实体农药残留量测定:样品送至河南省农药检定站分析残留科,参照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 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8],根据实验室实际条件,测定其农药残留量。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le 2010 进行数据统计,SPSS 17.0 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速度统计

根据接种后7 d 内的平均生长速度,对比不同药剂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表2)。

表2 显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为0.38 cm·d-1,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用药处理下菌丝生长速度;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用药处理下,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接入的平菇菌种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有减弱趋势,这里不再与其他处理对比。即不同药剂在试验浓度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有抑制甚至杀灭平菇菌丝的作用,其他6 种药剂对菌丝生长均没有抑制作用,均可列为平菇发酵料生产可用备选药品。

2.2 菌袋污染率统计

从表2 中菌袋污染情况可以看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菌袋污染率为0,即没有发现绿霉、木霉感染,显著低于对照及其他处理下菌袋污染率。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用药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菌袋污染率过高,与其他处理数据差异较大,为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这里不再将其与其他处理做生物学统计分析。综上,从发菌期间抑杂菌(绿霉、木霉等)效果来看,不同药剂在试验浓度下,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可作为平菇发酵料生产可用备选药品,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效果较好。

2.3 平菇产量统计

从一潮菇产量来说(表2),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产量要显著高于对照,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此外,75%百菌清用药处理下,平菇菌丝萌发较差,未能产出子实体,无法与其他药剂进行对比(下同)。综上,从子实体产量来说,不同药剂在试验浓度下,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可列为平菇发酵料生产促增产备选药品。

2.4 出菇期病害统计

观察出菇期间病害的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发酵料生产出一潮菇时,子实体、菌袋均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病害发生,除75%百菌清外,其余6 种药品药效没有明显差别。

2.5 子实体中农药残留量测定

表2 显示,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一潮菇子实体中腐霉利农残含量为0.193 mg·kg-1,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药处理下,一潮菇子实体中多菌灵农残含量为0.004 9 mg·kg-1,其余编号为2~5 的4 种药品处理下一潮菇中均未检出农药残留。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在文中用药剂量下,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暂不能被列为平菇发酵料生产安全增产药品,而75%百菌清,在试验剂量下,严重影响菌袋正常发菌,也不能被列为平菇发酵料生产安全增产药品。

表2 杀菌剂拌料平菇发酵料生产药剂筛选试验统计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药品市场还略显混乱,一些没有生产批号的药品确实存在流通现象,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作为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食用菌产业来说,判断药品优劣的标准,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据史琦云等[9]报道,1 kg 平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为194.3 g、粗脂肪17.1 g、粗纤维82.1 g,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可作为“三高”人群的优选食品,因此对其安全性要求更高。

在药品登记系统,咪鲜胺锰盐属于登记较早的食用菌杀菌剂,2010 年就有企业登记用于平菇生产[10]。现有报道对文中所试其他药剂也有体现。文中腐霉利按照0.1%拌料平菇培养料,一潮菇中存在腐霉利残留,残留量为0.193 mg·kg-1。刘洋[11]、毛春玲等[12]也做过此类研究,他们将腐霉利按照0.5%拌料加入平菇培养料,收获时期子实体中腐霉利的残留量小于0.001 mg·kg-1,后续试验可着重腐霉利的检出方法及用药剂量进行优化。文中使用1.25 g·kg-1多菌灵拌料栽培,一潮菇子实体中农残含量为0.004 9 mg·kg-1,这与魏茂琼等[13]得到的结果一致,即培养料中的多菌灵可迁移到平菇子实体中。因此,在多菌灵用于平菇生产之前,还要细化其用药浓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文中1.5 g·kg-1百菌清拌料栽培,平菇菌丝基本不萌发,没有子实体产生。这点与李晶等[14]、李冠霖等[15]得出的结果一致,说明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开此药剂的高浓度用药。后续试验可降低百菌清用药浓度,进行生产实测。

我国GB 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16]标准限值与欧盟等其他标准[17]相比有较大差距。实际生产中,施用单一药剂可能合乎标准,但不同药剂总量堆积达到一定数值时,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还不能完全确定。以文中所试药品腐霉利为例,农残检测显示一潮菇中腐霉利含量为0.193 mg·kg-1,低于GB 2763—2016 中对蘑菇类(鲜)最大残留限量5 mg·kg-1,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的这些食品是否有其他类型的农药残留,各种农药之间是否会有协同甚至促进效果,是否会出现农药堆积问题,最终是否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这些都没有完全否定的答案。因此,对于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的药品,不管残留量与我国现存国标相比差距多少,这类药品在列入安全可用药品之前,应细化试验浓度的设定,确保食品安全。

笔者对7 种市场流通在售药品、且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平菇发酵料生产拌料用杀菌剂药效进行了药效对比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综合不同用药处理下菌丝生长速度、菌袋污染率、一潮菇产量、出菇期子实体和菌袋病害发生情况以及一潮菇中农药残留量等生产指标后认为,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表现较好,且无农药残留,可列为平菇发酵料生产安全增产药品。

猜你喜欢

咪鲜胺平菇多菌灵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平菇种植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申嗪霉素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增效作用
江苏:平菇价格上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