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为民服务主旋律 奏出和谐发展新乐章

2020-09-24白俊华娜荷芽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巴彦中旗农牧民

文|白俊华 娜荷芽

自2018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以来,兴安盟科右中旗依托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民呼旗应、中心指挥、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抓民生服务重点、破基层治理难点、寻文明实践亮点,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旗模式”。

打好“组合拳”,下好统筹协调“一盘棋”

按照科右中旗做强“牛文章”的发展战略,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巴彦忙哈嘎查具备肉牛养殖的“硬件”,然而养殖技术这一“瓶颈”却成为农牧民群众的忧心事。苏木、嘎查两级将这一诉求征集、梳理后,在“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平台上进行线上“点单”,申请农牧技术专家来嘎查进行技术培训。经过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制单”“发单”,科右中旗农牧业和科技局高效“接单”,及时安排两位农牧技术专家到嘎查进行集中宣讲和现场指导,帮助农牧民学习和掌握养殖技术。“点、派、接、结”一条龙的工作机制,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中旗温度”。

志愿服务队美化嘎查环境

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挥中心建立了“日汇总、周调度、月通报、年考评、不定期派单”的调度制度,由科右中旗旗委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科右中旗旗长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按照“点单、制单、发单、批单、接单、督单、结单、评单”的八大流程,形成了实践中心“把方向”、服务总队“聚力量”、指挥中心“总调度”的管理模式,为文明实践工作持续深入、精准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为更好地延伸志愿服务,科右中旗搭建“中心、所、站、点、户”五级服务网络,建设旗级中心1个,苏木镇级实践所13个,嘎查级实践站195个,艾里级实践点534个,培养文明实践示范户1000余户。建立旗、苏木镇、嘎查以及党员干部、专业队伍、社会组织“三级三类”志愿服务队1635支。在提升服务质效的同时,注重强化功能整合,逐步形成包括初心馆、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指挥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的“一馆五中心”文明实践综合体。

激发党员“内生动力”,构建“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圈

“黑木耳已经五单了,还有需要带货的吗?”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察尔森化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张艳华在巴彦呼舒镇助农带货志愿服务群中张罗着。

为帮助农牧民群众销售农副产品,巴彦呼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了由干部职工、各嘎查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助农带货志愿服务群”,通过驻村干部将农牧民滞销的农副产品信息发布到群里的方式,让有需求的职工干部在线交易,从而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

“每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都是一个志愿者。”在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以党支部书记刘海林、水稻种植先行者王富青、新型养殖大户刘海泉为代表的党员志愿者们,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政策宣讲、技术指导和供需对接等惠民举措,帮助嘎查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将农牧户的农副产品整合为产供销一体的嘎查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年人均收入已由1万元提高到1.5万元。

科右中旗各嘎查、社区以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党员辐射带动,使得“党员志愿服务一小时”“农资代购”“助农带货”“刺绣培训”“协商议事”等志愿服务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一个又一个便民服务圈,将文明实践的种子种在“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务的果实长在“最后一公里”,农牧民群众的笑容绽放在“最后一公里”。目前,科右中旗全旗13个文明实践所、195个文明实践站均已按照“8+N”模式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500余场次。

解决百姓诉求,用志愿服务杠杆撬动基层社会治理

走进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厅,来访者在参观上墙制度时,会注意到张贴着的“两项清单”,上面罗列的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小事”,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进基层治理所做的“大文章”。

“我们小区内的路面破损太严重了,能不能给硬化一下;我们小区的停车位太少了,可不可以给增划一些停车位;我们小区单元门的门禁坏了,能不能尽快更换一下……”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霍林郭勒社区的周议事现场会上,参会居民踊跃提出各自的问题和建议,共同商讨小区事务。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都兰社区原有活动室在居民建议下进行了改扩建,霍林郭勒社区科尔沁家园小区将老旧的自行车棚翻修为居民活动室,图什业图社区解决了因山体滑坡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铁路社区居民小区及时处理了6处脏水井溢水问题……在梳理居民意见建议后,社区向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点单”,经过中心“制单、发单”流程,科右中旗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志愿服务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单、结单,让一桩桩居民的身边事得到有效处理。

2020年上半年,科右中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群众点单160条发,单58条;各嘎查(社区)收集群众“两项清单”976条,其中嘎查(社区)接单790条、苏木镇接单86条、上报指挥中心14条、领导批单5条。

服务美好生活,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在产业指导员其格其的帮助下,3年前我养起了牛,现在已经有10头牛了!”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罕乌拉嘎查的脱贫户赵青山高兴地说。2017年,因车祸致贫的赵青山在罕乌拉嘎查产业指导员其格其的指导下选择养牛,用产业扶持资金购买了3头牛。在其格其的帮助下,赵青山的牛养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贫困户顺利脱贫,得益于产业指导员引导贫困户选择扶贫产业项目。年初以来,在科右中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集中培训+入户指导”的方式对439名产业指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让产业指导员把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运用到贫困户生产生活实践中,助推产业发展,助力农牧民致富增收。

加速农村人居环境变美,也是科右中旗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真实写照。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科右中旗将改善人居环境理念落到了实处,在美化人居环境的道路上实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广大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将环境整治化为自觉行动,向垃圾“堡垒”发起总攻。截至目前,科右中旗各嘎查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365场次,成为占比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显著的一项志愿服务活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科右中旗各族干部群众乘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东风,播撒着文明进步的种子,画出了与时俱进的“志愿红”,奏响了守望相助的动人乐章。

猜你喜欢

巴彦中旗农牧民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拥抱冬奥 共向未来
航拍巴彦呼硕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浅析科左中旗有机葵花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