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歌剧《沂蒙山》男高音林生的人物形象

2020-09-23李沛文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山人物形象

李沛文

摘要:借鉴、进步、发展作为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三个阶段,为人们带来众多歌剧作品。《沂蒙山》作为反响较为热烈的现代民族歌剧,其以抗日战争为主要线索,将“军护民、民拥军”这样水乳交融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歌名以真实历史背景命名,在创作素材中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为主,向众人讲述了林生等重要角色在国家危难之际,抛却个人主义勇于牺牲的故事,而剧中通过男高音独唱、合唱的方式向人们演绎了抗战年代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山;人物形象;林生

以《沂蒙山小调》为基础,对其音乐元素进行改编是《沂蒙山》民族歌剧主要背景,其在首场演出中观者如堵,观众在演员们丝丝人扣的表达及一波三折的剧情中泣不成声。不少观众表示会再次观看。在此次歌剧中集结了国内最为优秀的演员团队,其中以男高音林生的形象最为出众,作为这部歌剧的喜爱者,略表己见,望众家同行。

一、民族歌剧发展历程与歌剧《沂蒙山》简介

中国歌剧始创于二十世纪,其以黎锦晖创作的《麻雀与小孩》为主要代表在国内被交口称赞,成为我国歌剧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笔。而对我国歌剧史进行纵览,随相较于西方歌剧发展较为缓慢,但也在不断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将时代特征在其表演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民族歌剧的产生受《兄妹开荒》等生动活泼且歌舞并行的影响,向新型艺术的方向转变。我国第一部家喻户晓的民族歌剧诞生于1945年,其将我国歌剧的最高水平進行体现,使后来的歌剧都在中国艺术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民族歌剧发展的舞台上可以发现,人物角色的塑造贯穿于整场表演中,其作为艺术中的主流现象及审美,成就了我国民族歌剧。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沂蒙山》是我国现代民族歌剧中的诚意之作,其在创作过程对前人的优秀手法予以继承,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变,通过对独唱、二重唱、四重唱等演唱形式的合理运用,使得歌剧主题得到凸显,并将人物的形象、性格进行具化,通过突出主要人物林生的身份及性格,使歌剧整体氛围得到提升。该剧对以往经典剧目进行学习与借鉴,整台剧目内容与音乐环环相扣,将山东传统音乐元素的艺术特色进行展现,通过激昂、奔放的曲目,为观众创设情境,使其深入感受艺术氛围,体味演员的形象特征。在民族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其音色息息相关,林生英勇形象的塑造与其高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沂蒙山》民族歌剧不仅对人物形象进行精准的塑造,还将运用音乐将其特征的形容尽致。

二、“声”“情”并茂中民族歌剧《沂蒙山》男高音林生的音乐表现特征

演唱者在表演曲目时的基础要求即是声情并茂,其作为引导观众共鸣的核心要素之一,只有演唱者对技巧及方法进行正确的掌握,才是触发心理情感的前提,而演唱者对歌剧风格的把握是整场演出的神来之笔。人将音乐作为内心情感的依托,通过声音进行表现,只有将情感内化才能构成完整的歌唱。在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曲目独特的表现方式向观众展现我国历史文化的厚重及长久以来的积淀。在歌剧中林生高音歌唱者运用纯熟且切确的演唱技巧突出其内心情感,林生这一角色虽然没有贯穿全剧,但其精神却一直萦绕在剧中,如歌曲《爱永在》、《等着我,亲爱的人》中,以独唱或二重唱的方式出现在剧中。林生这一角色的塑造极赋张力,从剧目开始的重大转折就揭示了其命运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林生是这部歌剧的主线之一,对演唱者有极高的要求,剧中“林生”的扮演者由我国著名高音歌唱家王传亮扮演,其对民族声乐孜孜不倦的探索,在自身的演唱风格中融人通俗及美声唱法,以扎实的功底向观众展现了沂蒙山儿女的爱国情怀。《沂蒙山》作为现代民族歌剧的典型代表,其对演唱者的基本功有着极高的要求,“声”音作为外在情感展现的前提,其对核心之处在于字“正”且腔“圆”,只有圆润的腔调才能赋予演唱中清晰吐字的情感,通过二者的紧密结合,向观众传递内心情感。例如,在第四幕中林生在日寇扫荡根据地时带领八路军进行抗击,在奋战中牺牲后响起的“云飘过来”到“那诉不尽的深情”这里采用拖腔的唱法,要求歌唱者在演唱中吐字清晰,将心中柔情倾诉;但到“我已听见号响”处,歌唱者立刻转变腔调,柔中带刚,将心中坚毅的情绪与当时的情境融为一体,使观众在情真意切的表达中垂泪。《沂蒙山》歌剧选择《等着我,亲爱的人》为整部剧目的主题音乐并多次在剧中出现,其情感婉转,曲调悠扬,将云儿伴着星星,彩云挂在村头,等着有朝一日待相逢的意蕴贯穿全剧,每当旋律响起,引发观赏者的心灵共鸣。男女二重唱的方式充分展现了其旋律的连贯与优美,在微弱力度的改变下以流畅的线条吐露心声,全曲基本由mp到mf,并将原始的降G转为G调,并从头至尾贯穿踏板,以琶音、三连音并行的方式深化情感,随着剧情的推进,林生在奋起抗击日寇时肯定想起家中等待着他的海棠,但只有在风口浪尖中面对豺狼虎豹,才能保住家人和国家的安危,舍己为人的林生是伟大且无私的。《沂蒙山》的经典在于其对历史的全面把握,使艺术根基深入到每一幕中,通过曲目塑造人物形象,将热血之事配以动人之曲,使其悲怆之情得以传递给观众,促使观众在观看中体会抗战的艰辛与人民顽强的革命精神。

结语

《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及《沂蒙山》作为我国现阶段四大民族歌剧力作,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民族歌剧经典就我国目前而言凤毛麟角,因此,《沂蒙山》一上映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它在现场给观众极大的感染力,使人能够通过表演深刻感受到沂蒙山的精神,为大家更好的了解民族歌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沂蒙山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