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精彩在你的脑海定格

2020-09-23岳花敏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8期
关键词:事情爸爸文章

岳花敏

写作指引

生活中总有一些精彩,让人难以琢磨,经历过的一幕幕,似乎都值得留恋和回忆。在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想要把它永久地记录下来,或是它的全过程,或是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叙事作文看似简单,但想要写好一件事,则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妙招一:认真审题,紧扣题眼

此类作文一般为命题作文,对题目的解读,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的高低。所谓的审题,就是在看到题目的那一刻,要在脑海中思考,进行思索和加工:思索记忆里印象深刻的素材,这素材可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抑或是听旁人提到过的一段经历,还可以是阅读当中的一些收获,甚至还可以是半虚半实的一种综合。这是因为,真实发生的事情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波折或者起伏,而作文是写作的艺术,讲究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甚至可以说,作文讲求的是一种生活当中的可能性,只要是合情合理即可,而并非一定是真实的。因为,真实就意味着语言环境变得零散不堪,就意味着情节无法集中突显,就意味着主题没法清晰体现。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关键,要调动各种感官,思考、加工、组织,从而使得所选择的素材能够很好地用来表情达意。

既然是记事文,那么便需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这些基本信息的写作并非随意铺陈,而是有所取舍,并且在表达的方式上也要打破常规,力争写出新意来。

妙招儿二:突出中心、完整叙事

记事文的中心,应当是这件事情本身,要想清楚地将一件事情记录下来,并且不哕唆、不赘余,这便要选择合适的记叙方式,使得记叙的事情详细生动,读者读起来也饶有趣味。

常用的记叙方式有如下几类:一是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二是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和必要的文字过渡。三是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这几种记叙方式,可以选择某一种使用,也可以几种交织在一起使用。如何选择使用,自然是根据表情达意的实际需要。在写作当中,初始时可以先用顺序的方式,清晰记录事件,等到写作功底有所提升,则可以尝试采用倒叙或者插叙,这样会使得行文有张有弛,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事件的发生总有一个现实背景,如果只关注事件本身而不注重環境氛围的营造,则会使记叙的事件显得很生硬,无法唤起读者的共鸣,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例如下面这段环境描写:

小院旁有一棵大榆树,它在院子里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呼叫,来了雨,这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像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因为是在回忆儿时的场景,所以作者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一个现实的环境就呈现了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叙事,就会使叙事更加生动。

此外,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下面这段文字

老人不再说话,抱着喝了一半的酒瓶子。“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想回去再看看,看看当年的酒坊关了没。”他喃喃道,望着手中的酒杯。山边的晚霞又暗了几分。老人住了嘴,从盒子里小心地拿出一双鞋子,款式很老,可我并没有说出口。老人笑了几声,对我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晚霞的怀抱,渐渐与晚霞融为一体。仿佛他本就是属于那儿的。我回过头,看着他留下的半瓶酒,心中的烦恼缓缓没入心海,沉淀在那酒中。

作者记叙的是自己的爷爷,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加上一些特定的细节描写,使一个因老伴离世而忧伤难过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

妙招儿四:详略得当,有张有驰

一件事情是由很多要素组成,但其中,有些是重点,有些则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什么都来详写,则会使得语言哕里哕唆,重点不明,很难吸引读者目光;而如果事件当中的要素又都略写的话,则会使得文章流于形式,记叙的事情如蜻蜓点水一般。这就需要感觉文章的主题,对一些要素进行详写,而对另一些要素则进行略写。详写略写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围绕中心行文,是否有助于突出文章主旨,凡是有助于中心和主旨的表达,则详写;反之则略写。同时,还要注意锤炼语言,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只有语言表达过了关,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例如一学生的《家的征途》一文:

归家,仿佛那些儿时的点滴,在记忆深处,缱绻着旖旎的香……

家在绵阳。慢慢地,当街巷的一抹红袭来,把每一个中国人笼罩在中国红中,不是离乡的羁绊,也不是对过去一年的眷恋和回忆,更多的,是那种对故乡的憧憬和故乡人的温馨。父亲早早地将车票订好,为的是春运时能够顺畅地回家。家,在我眼中,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红。我在每一个返乡人脸上看见了期待团聚的幢憬。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我被簇拥着向前……

这样的文字,既有很浓的语言味道,用字用词很是讲究,又能够根据行文的需要,合适地进行表达,因而写出来的文字也能够打动人心。

佳作展示

我和书的故事 田吴

小时候,我十分喜欢看书,而且还有一个特点:速度很快,大有一目十行之速。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部大块头的书,两三天就“解决”了。可是爸爸妈妈却说我看书不认真。不过,他们并不能说服我,原因很简单,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小辫子”被他们抓住。

我依旧用这种方式看书,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在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旧书摊,我急忙走过去,翻了一本《古代诗词选集》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心血来潮,想找一首诗回去考考爸爸,免得他老说我读书不认真。

于是拿出笔,把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抄在纸上。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报。我走上前,模仿着语文老师的语气说:“老爸,我考你一首词,怎么样?”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

“人有悲欢离合。”我搖头晃脑地读着,“下一句是什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着。

“但愿人长久。”我继续追问

“千里共婵娟。”老爸回答得也很迅速。

“好。”我心里暗暗称赞,“最后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爸爸响亮地回答。

“哈哈,你错了。作者不是苏轼,而是苏东坡,怎么样?”我得意扬扬地说。

“哈哈!”爸爸也笑了起来,“儿子,你可真逗,苏东坡不就是苏轼吗?”

怎么可能,我这个小老师不会错。但看爸爸那认真劲儿,又不像是在骗人,为了保险起见,我转身跑出家门,向旧书摊奔去。

到了旧书摊,还好,那本书没被卖掉。我翻到那首词,原来,下面还有个作者简介:“苏东坡,原名苏轼,字东坡,号东坡居士……”

我完全信服了,并且深信不疑:爸爸成了老师,他让我改掉了阅读课外经典不细心的毛病。

[名师微点评]

本文作者从自己的读书生活切入,有感而发,而且“有感会发”。全文构思精巧,运用倒叙与顺叙方式,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有明显的界限,有过渡,做到了自然衔接。全文语言朴实,给人以淳朴自然的感觉。

从小到现在,有多少经历令你难忘?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事例,以“难忘这——的感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2)叙事要完整、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3)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4)不少于600字,书写要工整。

猜你喜欢

事情爸爸文章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把事情写具体
可怜的爸爸
一级浪漫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