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琅书声,照亮语文之光

2020-09-23金静华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形式兴趣

金静华

【摘 要】 朗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笔者根据自己的朗读教学实际,从激发兴趣、给予方法、丰富形式及评价反馈等方面论述朗读指导与训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朗读教学;兴趣;方法;形式;评价

朗读指导,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下面,结合自己的朗读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浅见。

一、情境回放

片段(一):

晨读时,总有一些班级传来格外动听的琅琅读书声,吸引我的耳,牵动我的心,使我驻足聆听那校园里的天籁之音。

听课中,总有一些课堂因孩子们入情入境、抑扬顿挫的朗读,给教师精彩的讲解添姿增彩。

片段(二):

也总看到一些学生在朗读时无精打采的样子,也总听得一些学生平淡无味的读书声音,也总传来一些教师直截了当的读书要求:“你来读读这段话?”“谁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

反思1:优美动听的书声,自然令人赏心悦目;而疲倦、机械、拖调式的朗读,则让人不忍耳闻。

反思2:一个班级,学生的朗读热情来源于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学生的总体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指导密不可分。

反思3:无论学生读得好,或者讀得不好。朗读,始终都在语文的教学生活中;朗读指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无法回避,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努力探索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为此,我用心寻找身边优秀的事例,用眼看、用耳听来自身边的力量;同时,我积极参与朗读专题培训,进行多方学习。在近年的朗读教学中摸爬、彷徨、缓缓而行,努力探索着朗读指导与训练之路。

1.激发兴趣,点燃朗读的星火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创设氛围,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想读。晨读时,我常常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可以 “低吟”,也可以“高唱”,这样无拘无束的朗读有趣极了;课堂中,我时时巧妙地借助多媒体,在朗读课文片段时配上一首轻音乐,营造优美的气氛,让孩子们的书声和着音乐的节奏,回旋,荡漾;此外,我也一直鼓励学生进行品读、赛读,在相互的碰撞中懂得欣赏与竞争,让赏识与争先的内驱促使学生进一步美读;午间,我不断地为学生推送好的朗读节目,选播《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部分内容。不同的朗读风格、丰富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大开眼界。

(2)教师范读,有效牵引。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从自身的情感出发,通过范读引领,将自己的感悟、体验融入课文中,把学生带进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所共鸣。于是,这美的朗读,这美的语言,就是学生模仿的源泉。

2.给予方法,串起朗读的导火线

(1)读好词语。读词语时,要让学生区分前后鼻音,读准平翘舌音,还要注意儿化音和轻声词。

(2)读好句子。指导朗读句子时,我常常提醒学生:“读句子时要注意看标点,标点不同,停顿的时间也不同。”比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要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而分号、破折号停顿又要略长于逗号、顿号和冒号。如果是长句子,那么长句中间也需要停一停,但时间要短于标点。而停顿位置,则需要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在练习起步阶段。教师可以在句子中标上“/”让学生练读。读多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产生语感,自然而然在读到长句时能注意呼吸停顿。

(3)读好段落。段与段之间也要停顿,时间要比句号稍长。

(4)读好篇章。朗读全篇时,要引导学生以自然的语气、正常的语速来朗读。

3.丰富形式,造就朗读燎原之势

(1)课前必读。将每学期需读的古诗,分散到每一天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的两三分钟,诵读古诗。我从班级中挑选出一些朗读能力较强的孩子,让他们轮流当小教师来领读。大家都跃跃欲试,争做“领读者”,孩子们朗读的兴致更高了。

(2)人人朗读。课堂中除了齐读和自由读的形式外,一般就是指名读。然而被指名朗读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朗读者”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同桌互读或小组轮读的合作方式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同桌或小组中,一人读一段,其他人听,轮流进行。这样,每个人都成了朗读者,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听众。

(3)整班诵读。借助学校阅读节活动中的整班诵读比赛,在语文周里强化朗读训练。在训练期间,我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朗读走心,着装统一,精神饱满,动作自然。经过一周的集中指导,孩子们对朗诵表演有了深刻的体会。班级学生的整班诵读最终获年级一等奖。有了这样振奋人心的成功体验,孩子们又怎会不爱上朗读呢?

4.正面评价,推进朗读的不竭动力

对于学生日常的朗读表现,教师应正面引导,多加表扬和鼓励。当然,学生在朗读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可能还比较多,但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从正面进行引导,发现孩子朗读中的闪光点,然后真诚并委婉地提出希望,让孩子敢于朗读,也真的会读。

三、读在路上

朗读教学路漫漫,然“读你千遍也不厌”。语文教师需要一点特立独行的精神,哪怕“衣带渐宽”,哪怕“为‘读消得人憔悴”,却依然能坚定地行走在朗读教学之路上,且歌且行。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形式兴趣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