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行业的发展对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

2020-09-23田宏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人才培养高校

摘 要:融媒体时代的摄影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摄影行业与融媒体紧密结合已成为行业的“风向标”,也使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依托摄影行业的发展优势来加强大学生摄影专业水平的提高,重塑个人形象,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融媒体时代摄影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摄影行业的发展优势来进一步提高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摄影行业;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J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3-0061-02

摄影行业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读图时代”,图片成为最受欢迎的传播语言,“全民摄影”和“大众摄影”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态势。在此背景之下,摄影行业的发展使摄影艺术活动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摄影行业的发展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知識、技能和素养。同时摄影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对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校摄影专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目前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落后于行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摄影行业的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是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摄影行业的发展与摄影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一)融媒体时代摄影行业的发展特征

融媒体时代摄影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并向各个领域延伸,发展动力强劲,前景美好,创新、诚信、精品将成为摄影行业的主要特点。当前摄影行业具体发展现状如下。

1.摄影器材不断变革与创新,使摄影艺术更生活化

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照相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数字信息化代替了物理成像,影像的产出越来越方便快捷,从而更容易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普及。手机影像功能的出现是对摄影器材的挑战,人们随时可以拍摄影影像,家庭聚会、旅游度假、生日宴会等所涉及到的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能体现到摄影的优势。摄影器材不断变革与创新,使摄影活动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摄影艺术更生活化。

2.摄影行业正在重构、跨界和融合

融媒体时代摄影媒介正在重构本体身份,不断向其他领域和学科跨越。作为重要的视觉载体的影像不断与数字合成、互动技术、VR 虚拟现实等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加具有体验感的空间。摄影创作已经延展到科技艺术领域。摄影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使摄影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3.商业摄影随着智能化拍摄的强大功能飞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摄影行业互联网商务发展现状处于爆发的势态。打开淘宝、天猫、京东等等网上交易平台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图片,广告摄影在这个平台上更容易施展一技之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器材的变革,智能拍摄处于强势地位,人像摄影技术的开启以及自动设备优势的凸显已经成为了商业摄影发展的巨大能量,“互联网+”时代必将会为诸多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

(二)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摄影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摄影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例如,媒介与传播、广告与宣传、图片制作等行业对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目前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落后于行业发展等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与全媒体时代的需求不符

融媒体时代摄影技术的发展迅速,对摄影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目前很多高校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融媒体时代的需求不符,对摄影人才能力需求的调查不够深入,导致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偏离摄影行业的社会的需求,使摄影人才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因而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2.缺乏与摄影行业企业合作

目前很多高校摄影专业的教学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缺乏与摄影行业企业合作,课程教学缺少跨学科的有效融合,没有充分开展相关的实践课程,导致教学效果差。摄影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不断进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融媒体时代的多种摄影新形式,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3.缺乏专业的教学条件

摄影专业对教学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很多高校摄影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建设不足,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直观地感受理论知识,也无法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专业教师队伍在数量上不足,又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导致在引导学生实践教学方面不足。

二、摄影行业的发展对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分析

(一)为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随着摄影行业的发展,摄影器材不断变革与创新,引领着高校摄影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摄影行业的发展能给摄影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良好的校企合作基地,让摄影专业的大学生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同时,摄影行业的发展,带来媒介传播、广告宣传、图片制作等相关行业对摄影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对高校摄影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就业创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摄影行业的发展能促进摄影艺术活动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在摄影活动中,能用健康的文化陶冶学生,使大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成为生活的主题。同时,通过摄影活动的开展能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摄影行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提高审美,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摄影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摄影行业的发展使新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使图片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文化承载形式。我们熟悉的希望工程系列摄影作品《大眼睛》,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炽热的人道主义情怀。当前关于抗疫防控为主题的摄影展,其作品用镜头记录了人民群众抗疫的难忘瞬间,用摄影的形式展示给人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最美睡姿》、《最美背影》等,也是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白衣天使不顾个人安危投身抗疫一线的最美场景。这些摄影艺术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爱国情怀,将引导大学生把镜头对准这些高尚的人、奉献的人、为国为民勇往直前的人。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攝影行业的发展使照相机这种精密的仪器成了“智能高级玩具”,充满着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出新花样。摄影的活动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生动的、鲜活的、极具有形象性的教育形式,在培养和拓展学生智力、创造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大学生在创作时,可以体会到实践的价值和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可以在这些创作活动中激发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潜能,体会到创造的乐趣。

三、利用摄影行业的发展优势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结合摄影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

摄影行业的发展使摄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应当把摄影的相关知识导入课程教学。首先,学校要开设摄影基础课程,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完善摄影基础教育知识,使摄影不再盲从;其次,学校要多组织有意义的摄影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因为摄影实践性强,活动能增强摄影创作的趣味性;第三,加大摄影课的力度,让有基础的学生能够接受摄影艺术的深层次教育,不仅要会拍还要学会欣赏和评论;第四,老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用摄影艺术的审美作为教材,向学生阐述摄影美学对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同学们对摄影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训、实践、艺术欣赏的方式构建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摄影实训教育场地的建设

拍摄技能的训练不能单纯靠室外,必须加强摄影实训场地的建设。拍摄技能的提高仅靠室外采风不行,会让学生产生玩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室内布光和自然光的运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特点也各有所长。摄影后期的处理已是摄影创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摄影后期可以说在摄影艺术的再创作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专业图片处理软件和信息化平台,图片的用处将会走进更多领域;完成一幅作品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作品,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就业,让学生对前途更有信心。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具实战水平

高校是摄影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摄影企业和相关机构是摄影人才发挥才能的最终归宿。高校应主动与摄影行业的企业对接,拓展校企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合作。通过学生“输出去”和项目“引进来”丰富学生实践形式,使高校人才培养更贴合实战,高校可以与摄影公司联合承接部分拍摄业务,利用高校影棚、器材和设备资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拍摄出符合企业和客户要求的作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习单位或者校内进行创作,了解摄影行业的现实状况,以便将来在就业中能快速实现角色转换。

(四)进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摄影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行业的内容包罗万象。学生的天赋、兴趣和特长也都因人而异,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实行个性化培养,高校可以结合摄影行业的市场用人需求,成立各种摄影活动实践工作室来开展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如利用高校的优势成立商业人像、电商摄影、传媒摄影、建筑摄影工作室等,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工作室,鼓励学生自主研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昕.融媒体时代“摄影+”发展研究[J].中国报业,2020,(9):88-89.

[2]  王涛.摄影对企业文化的促进和发展[J].大众文艺,2020,(2):167-168.

[3]  王彬.新媒体背景下美国高校摄影专业培养模式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12):107-112.

[4]  王冰.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高校摄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交际,2019,(21):8,9-10.

[5]  王彰慧.时尚创意产业背景下的时尚摄影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9.

[6]  刘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伦理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20-07-01

作者简介:田宏杰(1973-),男,河南许昌人,讲师,从事教育学、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人才培养高校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