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检测”在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保障领域的构建与应用

2020-09-23吕菡之吴淳杰

经济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机构检验

文| 吕菡之 童 艳 吴淳杰

形势分析

2015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被提升为国家级战略,成了各行业深化改革创新转型的中心议题与行动指南。

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3年相继提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电商换市”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期望通过商业创新和产业提升等手段,为浙江经济繁荣复兴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企业融合传统企业、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伟大变革过程。本质是传统产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可以概括为云(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端(直接服务个人的设备)三部分,这三个领域的推进将决定互联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和深度。

现代检验检测活动是商品交换活动中供需双方出于各自利益需要,或产品质量判定,依托技术机构按相关标准、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测试的活动。

目前,国内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因兼有公益性特质,普遍以政府监管的单向模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质量意识不断加强,以及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制造等新技术及互联网思维的大规模应用,催生出更广阔的检验检测市场。探索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将是加快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手段的有益尝试;也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改革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创新是落实《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的内在需求;是检验检测机构确立自身市场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提升核心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检验检测机构实现行业品牌建设创新革命的现实需要。

针对现有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能力不足、面临国外检测巨头挑战等问题,基于开放、合作、创新、高效、专注、极致、口碑、快速等互联网思维的检验检测服务模式创新能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和转型升级,便于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快速、便捷的检验服务。

“互联网+检验检测”的意义

“互联网+检测”服务模式是检测机构确立自身市场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核心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检测机构树立品牌影响力的现实需要。通过构建“互联网+检测”服务新模式,搭建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衍生手段革新检验检测技术,重塑检验检测模式,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检测发展、产业升级、政府监管多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最终推动现代检验检测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1.对国家战略需要的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底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明确了检验检测服务为当前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其重点任务为: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等基础能力建设。我国认证检测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结构分散,重复建设严重,体制机制僵化,行业壁垒较多,条块分割明显”,如何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整合现有机构,突出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的项目和服务优势,这是机构整合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8号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强调,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机构整合,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到位,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相关政策法规比较完善,进一步做强做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鼓励并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支持、鼓励并购重组,做强做大。”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11〕37号),强调瞄准需求,强化和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现有检验检测资源优势,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检测机构等多方优势资源,面向企业和社会提供装备、人才、信息和技术的全面共享共用,实现技术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应对新要求的有益探索。电子商务服务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提出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2009年,商务部公布《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商商贸发[2009]540号)。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为主要手段,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推广进程。商务部制定了《“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电子商务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协同、高效的电子商务管理与服务体制基本建立,规范、诚信的电子商务交易环境逐步完善;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拓展市场、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消费者方便安全消费的重要渠道。

质检机构接轨电子商务,检测服务突破传统区域限制。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带来了大量的外省客户的委托检测,质检机构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流的对接、借助商业物流实现样品实物流的传递,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服务范围从浙江省走向全国。

3.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支撑。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技术服务业服务标准体系的要求,为落实国务院要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高技术服务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应重点开展针对包括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涵盖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类别、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测评、服务需求评估等主要内容;逐步启动全过程的包含分析、测试、检验和检测标准制修订工作,涵盖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测评等主要内容。

“互联网+检验检测”的建设方向

1.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不仅支持以龙头检测企业为核心的业务,而且支持跨区域的检测业务协同,从而形成面向全检测行业的信息化协同支撑环境,发挥第三方检测服务的互竞效应、互动效应的柔性,提升检测机构的竞争能力,继而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2.提升检测服务的管理水平、缩短检测机构的响应时间。通过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检测企业群的协作模式,提升检测业务的管理水平,预计可以缩短检测业务响应时间50%以上。

3.消除中小民营检测机构进入检测行业的壁垒,降低行业信息化协同环境建设的成本。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消除了广大中小民营检测企业进入检测服务业开展竞争和协作的壁垒;另一方面也大大节省了行业信息化协同环境建设的成本。各检测企业不必再去重复建设自己的服务平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节省高达亿元的直接投入。

4.促进面向第三方检测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第三方服务平台,使平台实现产品化,使检测服务实现跨区域性集聚;同时培育出多家第三方平台运营商,服务实现盈利,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促进面向第三方检测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互联网+检验检测”的改革思路

面对“互联网+”的大趋势,检验检测技术机构作为传统行业,既有趁势而上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如何结合时代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寻求新的突破?以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的现状与运行为实例,通过利用“互联网+”创造一种全新检验检测服务模式,探讨在用户核心体验、检测检验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寻求新突破,实现用户自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促进检验认证资源配置优化、行业健康发展。

互联网+检测模式的改革思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提出基于消息智能推送-应答、多方协同、主动响应为核心的第三方检验检测需求多层次快速智能响应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的第三方检验检测需求主、被动结合,协同式多层次快速智能响应体系;基于消息智能推送-应答机制,用“机构抢单,用户挑单”的实时互动模式替代原有“用户搜索,定向广播”的单方模式;通过面向复杂检测需求和巨大检测体量的检验检测机构多方协同处理,快速响应单家检验检测机构无法独立完成的检测需求;同时通过数据挖掘,集聚并主动推送潜在的共性检测需求,设计面向特定行业、区域或季节的检验检测团购服务,实现用户检测需求的智能快速推荐。

提出基于服务资质能力、信用评价、报告溯源为核心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多层次可信服务技术。基于资质能力库、信用评价库以及报告溯源库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多层次可信服务体系;基于网络化技术,实现第三方检测机构线下资质能力的线上网络虚拟化,构建资质能力库,进而实现机构资质能力层次量化评定;在此基础上,基于检测机构服务历史数据挖掘以及引入检测专家评测法,构建包括用户维度与专家维度的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库,实现机构服务能力层次量化评定;同时,基于信息分层以及自学习技术,获取历史检测报告权限等级,构建其报告溯源库,实现检测报告层次可信评定。

基于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为核心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多层次规范化服务技术。由服务基础标准、保障标准及提供标准组成的适于第三方检验检测网络化服务平台标准体系,为用户及检测机构提供多层次规范化服务;构建第三方检测网络术语、服务基础标准以及检测机构通用基础标准,形成检验检测网络平台服务基础标准体系;构建入驻机构准入、信息服务及财务等标准,形成面向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入驻机构的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构建第三方检测网络服务提供、服务质量及运行控制等标准,形成面向平台用户的服务提供标准体系。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机构检验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