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群体投资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09-23文|

经济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镍铁青山群体

文| 朱 剑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抱团投资”的形式参与到这一经济浪潮中。“抱团投资”,也即本文所说的群体投资,是指分布于同一或相似产业链内、具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与交易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以及分享专业化分工和集聚经济带来的好处,群集在某地投资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内众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项目投资建设,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与当地政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省内民营企业众多,在这一轮境外投资的浪潮中涌现了众多群体投资的典型案例。本文在分析相关案例的同时,针对政府、金融机构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关文献回顾

群体投资,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产业转移的一种具体形式。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国内方面,卢根鑫(1997)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不过其缺点是缺少实证分析。

在之后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从实证角度考察了产业转移对经济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把FDI对我国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作为研究课题:赵晋平(2001)建立了描述外资与中国GDP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外资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

武剑(2002)运用多维方差分析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等关键经济变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研究产业转移的文献比较多,但从群体投资这个角度来考察这一经济现象的却并不多见,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徐维祥(2005)提出了跨区域群体投资这一概念,并结合相关案例总结了三种不同模式的投资方式;赵萍(2007)将这一模式的产业转移定义为流通产业集群,阐述了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朱华友等(2008)从集群视角下分析了产业转移的路径、动因及其区域效应。虽然众多学者对于这一经济现象有着自己不同的定义,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相符合的,也与本文所要讨论的群体投资属于一个范畴。

境外群体投资案例介绍

本文所选取的两个案例正是以省内两大知名民营企业——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石集团”)以及华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集团”)为对象,介绍其赴印尼开展业务的具体情况。上述两家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均联合了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控股”),因此,在案例介绍过程中将青山控股对外投资情况也一并包括在内。

青山案例

青山控股目前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钢铁厂商,实际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印尼产能超过300万吨/年,已成为集团重要的业务板块。青山控股与印尼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主要通过进口红土镍矿的形式开展。2012年,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着手在当地购买土地并于次年开工建设年产30万吨镍铁及其配套电厂项目,项目总投资6.28亿美元,于2015年1月竣工试生产。项目投产后,可年产30万吨含镍10%的镍铁,从而有效降低公司生产经营成本。

以一期项目为基础,青山控股随后又陆续实施三期镍铁、不锈钢项目,并以项目为依托,推动了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的建设。目前园区内已经建成镍铁年产能200万吨、不锈钢冶炼、热轧年产能300万吨,使得印尼实现不锈钢产量从几乎为零上升到和印度、日本并列全球第二。

振石案例

2018年8月,振石集团联合青山控股等企业投资建设纬达贝工业园项目。项目分两期规划建设,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美元,包括12条火法镍铁生产线,1个湿法镍冶炼厂,配套3个燃煤电厂,3个大型码头,全部投产后可以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纬达贝工业园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红土镍矿到镍中间品,再到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产品的镍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

与以往群体投资模式不同,该案例中两家企业并非通过直接在当地分别设立公司的形式开展协同合作,而是两家企业合资设立SPV公司作为项目实施运作主体,以股权合作模式开展群体投资。相较于传统的群体投资模式,该模式有以下优势:首先,共享产业链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最大发挥。由于通过SPV公司开展协同合作,势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在资源共享等层面将进一步形成“不分你我”的格局,实现群体投资的外部效应最大化。

其次,公司治理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与同产业链企业合资设立公司,有助于借鉴各个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并通过协作的方式取长补短,从而切实提高SPV公司内控制度,保障后续项目顺利实施;最后,减少政企沟通成本。在以往的群体投资模式中,政府沟通的对象往往涉及到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各个企业各自诉求的不同,又会导致沟通的低效率。通过设立SPV公司的模式,将上述问题内部化,政府只需与SPV公司沟通协调,将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华峰案例

2019年8月,华峰集团与青山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资源储备丰富的印尼大K岛,共同投建1200万吨/年焦炭以及配套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该项目分阶段完成建设,第一阶段将建设生产钢铁产业需要的焦炭、兰炭等材料,并利用副产品如焦炉煤气等生产合成氨、硝酸、LNG等;第二阶段将利用副产物粗苯,深入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聚酰胺、可降解塑料等。

相较于振石案例,本案例中两家企业并非为同行业内企业,但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较为相近,华峰之所以选择与青山抱团投资,正是基于对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考虑,从而实现产业协同性。另一方面,华峰与青山均为温州当地企业,地缘上的毗邻,使得双方之间知根知底,也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策与建议

1.协调引导,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园区设立。目前,国内企业赴境外投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企业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容易导致投资项目分布散乱,未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就国内政府主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同行业企业形成抱团投资之势,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推动当地建立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并给予入园企业充分的优惠政策。

2.融资推动,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对入园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境内金融机构可结合当地政策、入园企业等实际情况,以当地政府或政府方作为参股股东设立的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对其进行融资支持,完善园区内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统一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既避免了企业各自投资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减轻了企业的投资负担,有助于进一步吸引企业入驻。

3.积极创新,形成差异化的信贷政策。近年来,境外项目风险频发,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项目的信贷政策也逐渐趋紧。为进一步融资支持境外产业园区发展,建议针对部分国别风险较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强、市场前景光明的项目形成差异化的信贷政策,从贷款期限、信用结构、贷款利率等多个方面予以优惠,切实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镍铁青山群体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青山揽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镍铁冶炼中硫的控制探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以我青山磊落,为梅画地为牢
镍铁精炼过程中的脱硫机理研究
镍铁项目加快上马 过剩产能危中有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