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活动实践课设计

2020-09-22梁建勤

读天下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实践课科学素养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尚未发育成熟,抽象的教学内容不仅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将科学的种子埋在生活的土壤里,让学生慢慢地去发掘、种植、培养。小学科学素质培养主要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懂得怎样去主动的探究和参与,让学生体验独立思考和探究发现的乐趣。基于此。文章浅谈利用活动实践课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相关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课程;科学素养;实践课

一、 引言

在这个强手如林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就难以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养人才。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很多老师都认为这门学科不重要,但是他们不知道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意识的重要阶段,因为小学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根据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 科学素质培养活动实践课的目标及重要性

(一)科学素养培养活动实践课的目标

在小学开展科学素养活动主要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明确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就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并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四到六年级的动手操作能力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因此,明确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素质培养活动实践课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的传统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依旧没有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严重降低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能只会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学会合理的增设一些活动实践课程。因为实践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增强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情景创设法在逐步兴起,并被教师广泛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因为情景创设法,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处于一个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思考问题”的模式。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让学生在镜子面前观看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眼睛有什么特征,然后同学们相互比比,看谁看到的东西更多。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总结自己发泄的东西。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

(二)进行课外活动,拓展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知识理论是空洞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教学,从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外活动的优势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地在教室里面接受理论知识,这样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植物的种子》这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理论知识,课后给每个学生发上几粒种子,让学生带回家自己种植,然后要求学生把种子发芽的过程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利用有限的資源,创造无限的学习条件

教师应该用正确的心态和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融洽、团结、互助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各个地方去发现科学。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在农村条件不是很优越,缺乏师资资源、教学资源,还有教学设备。但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要学会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的利用大自然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的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知知识面。

例如,在讲解小学《蚂蚁》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因为学校没有丰富的教学设备,但是教师可以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蚂蚁,让学生根据蚂蚁的生活习性及其活动特点去寻找蚂蚁,学生会发现有不同种类的蚂蚁,然后相互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观察中加深对蚂蚁的认知和理解,课堂上就能够跟上老师的进度。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学到无限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创设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丽建.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传播力研究,2019,3(34):255.

[2]冯德刚.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75.

作者简介:

梁建勤,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石塘镇灵竹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课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学计算机的实践课教学改进策略
中专园艺专业实践课创新教学的思考
论《商英国标》下地方二本院校的差异性商务英语教学
Android软件开发实践课设置探讨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学与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