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研究

2020-09-22崔凯元蒋永宁

中国乳品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奶农大理州福利

崔凯元,蒋永宁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000)

0 引 言

传统的福利经济学认为个人福利就是个人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福利的大小取决于收入水平,收入越高就代表个人福利越多[1]。向维国、唐光明(2004)研究指出使用GDP 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与真实福利水平存在差异[2]。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提出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5 种功能性活动,为人们研究福利水平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3]。佩罗(2006)根据森的可行性理论框架,选取了健康状况、居住条件、社会关系、知识教育和心理状况5 个指标分析人的福利水平变化。高进云(2007)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环境和心理六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市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民福利水平变化[4]。铁刚(2010)选取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工资收入、单位GDP 能耗、医疗支出占比等多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医疗、能源、教育四个方面对我国的福利水平进行评价测算[5]。从研究问题上看,目前没有涉及到奶农福利的研究与分析,失地农民福利与农民工社会福利居多,这些文章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参考。依据理论情况并且结合奶农实际情况,本文将从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工作状况和心理状况这五个方面来考察奶农福利情况。

据中国奶业年鉴数据显示,截止2017 年,全国奶牛养殖户平均存栏奶牛75 头,500 头以上的牧场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4%,100 头奶牛以下奶牛养殖户比例接近一半,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在全国占比较大,在中国大背景下,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存在,小规模奶牛养殖对中国奶业发展起重要作用[6]。奶农福利问题是奶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且现实存在的问题,据了解,现小规模奶牛养殖户承受风险多、福利水平状态不佳,存在着许多问题,那福利水平如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有哪些障碍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7]。

1 模糊评价模型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云南省大理州作为研究区域,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对大理州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状况的实地调研,该研究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回问卷291 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277 份,有效率89%。奶业是大理州传统优势产业,是畜牧业的重点支柱产业。2018 年,大理州奶牛存栏5.90 万头,其中荷斯坦奶牛4.99 万头、奶水牛0.27 万头、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0.12 万头。奶牛养殖户2万多户,年牛奶产量27.17万t,其中:荷斯坦牛奶 26.97 万 t,水牛奶 0.12 万 t,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奶0.08 万t。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由2005 年 0.23 kg 提高到 2016 年 2.2 kg,增长了 9.6倍。大理州奶牛存栏数由2005 年93598 头降到2018 年 58970 头,从 14 年开始逐年下降,如图一所示。乳品加工企业日生鲜乳能力1 500 t,但实际日加工量800 t 左右,实际日加工包括生鲜乳600 t 和进口奶粉还原来的还原奶200 t,生鲜乳包括州内收购320 t以及省外调入280 t。生鲜乳主要从陕西、宁夏、甘肃、四川等地调入,价格低的时候3.2~3.5 元/kg,高的时候达 5 元/kg,年平均价在4 元左右。乳品企业原料奶供应不足,还需从省外各地调取原料奶,路途遥远,价格昂贵。近五年来,越来越多奶农退出奶业这一行业,奶牛存栏数在减少,相反越来越多的乳品企业在扩建,日加工量在提升,原料乳的需求在提高,奶农和乳企的行为形成了相反的增长。2018年大理州奶牛存栏5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38 个,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场有18 个,存栏奶牛6178 头,规模比重约10%,小规模奶牛养殖占比90%。从原料乳收购方面来看,2018 年大理州年牛奶产量27.17 万t,其中规模养殖场年原料乳产量3.47 万t,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年原料乳产量23.7 万t,占比87%,是大理州原料乳的主要来源。不论从养殖数量还是原料奶供应量,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在大理州奶业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大理奶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奶农福利指标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1.2.1 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理论情况并且结合奶农实际情况,本文将从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工作状况、心理状况这五个方面来考察大理州奶农福利情况。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1)经济状况

图1 2009-2018年大理州奶牛存栏情况

表1 指标的含义

奶农的收益是奶农最关心的福利,是奶农最主要的经济收入,影响奶农收益的主要原因有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和奶牛产奶量。原料奶收购价格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最能体现出奶牛养殖的真正价值,是奶农生产的动机和最终的追求。所以除了年收入、恩格尔系数等这些常用衡量经济条件的指标外,还选取了原料乳收购价格和日生产量作为衡量奶农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社会保障

对奶农而言,奶牛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希望,还是他们福利的体现。社会保障的衡量指标除了选取奶农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外,还选取了奶牛产业扶持满意度这个指标来间接体现奶农的社会保障。这里的奶牛产业扶持包括奶牛保险、能繁奶牛补贴和规模养殖扶持。奶牛养殖需要依赖自然环境,虽然可以运用现代养殖技术人工的改善环境,但奶牛养殖依旧无法完全摆脱自然灾害和疫病的影响,奶牛保险降低了奶农的风险;奶牛良种补贴是对一些品种的能繁母牛进行补贴;规模养殖扶持是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进行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

(3)居住条件

居住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居住条件与人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可以用来提升幸福指数。考虑到奶牛养殖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房屋外观、空气质量、噪音情况和蚊虫情况4个指标来评价奶农的居住条件。

(4)工作状况

养殖业不同于种植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奶牛养殖需要每天定时的挤奶、喂料和打扫卫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选取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3个指标来评价奶农的工作状况。

(5)心理状况

奶农对当前的主观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心理的状况,心理健康快乐也是评价福利的一种标准。本文选取对收入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可度3个指标来评价奶农的心理状况。

1.2.2 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福利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无法用计量方法来精确的计算,即使要对福利进行准确的描述也要保持其模糊性[8-9],1965 年扎德(Zadeh)教授创立的模糊数学评价法为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广泛应用于福利研究、公平性研究和贫困的测度[10]。本文选取模糊数学评价法来评价奶农的福利状况。

(1)模糊函数的设定

设定奶农福利状况为模糊集X,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状况、工作状况和心理状况5 个指标构成X的子集W,那么第n 个奶农的福利状况的函数为w(n)={x,μ(x)} ,其中x∈X,μ(w)(x),是 x 对 W 的隶属度,μ(w)(x)∈[0,1],μ(w)(x) 越大,W(n)也越大。一般认为福利处于绝对好的状态时隶属值为1,状态绝对差时隶属值为0,等于0.5时状态最为模糊。参考Mar⁃tinetti 的设定,将隶属度等级标准划分为:处于0~0.4000 之间为低水平福利状态,0.4000~0.5000 为中等偏下福利状态,0.5000~0.6000 为中等偏上福利状态,0.6000~1为高水平福利状态。

(2)隶属函数的设定

本文有17 个初级指标,其可分为虚拟二分指标和虚拟定性指标。当奶农福利的评价指标为二分指标时,其隶属函数为

当奶农福利的评价指标为虚拟定性指标且评价指标与奶农福利水平成正比时,其隶属函数为

当奶农福利的评价指标为虚拟定性指标且评价指标与奶农福利水平成反比时,其隶属函数为

(3)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于切利等(Cheli and Lemmi)提出的权重定义公式为

(4)指标加总公式

加总公式为

式中:K 表示在第i 个活动子集中,包含k 项初级指标。

因此,奶农各方面的隶属度加总公式为

1.2.3 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评价及结果分析

从表2 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的模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大理州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总模糊指数为0.4473,按照模糊隶属度等级划分标准处于中等偏下福利状态,表明提高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福利水平状态最佳的是工作状态,制约方面为居住条件。

表2 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的模糊评价结果

(1)经济状况

从总体样本来看,经济状况的隶属度为0.503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福利状态。从4 个指标来看,平均年收入和原料奶收购价格隶属度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洱海治理,奶牛养殖户逐渐减少,大理州奶源供不应求,各大乳品企业存在争夺奶源现象。农户养殖奶牛数量相对较低,当地农民养殖奶牛有着悠久的历史,刚开始养牛大多数是因为劳动力剩余,在做完农活的闲暇时间养一两头牛,多一点额外收入,并不是以养牛为主。因出发点不同,所以现在散养户占据主要市场,规模化养殖厂偏少,调查发现养殖10~20头的奶牛养殖户最多。恩格尔系数处于中等水平,一般奶牛养殖者都匹配有土地,并且自己有时间去种植、管理,因此不用花费过多的资金用在购买食物上。

(2)社会保障

从总体样本来看,社会保障的隶属度为0.3708,处于低水平福利状态。从3 个指标来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投保率不高,农民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认为保险没有必要。产业扶持满意度低是因为奶业补贴方式过少且补贴金额低。现有的补贴方式有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和能繁奶牛保险政策,奶牛良种补贴和能繁奶牛保险自出台政策以来补贴金额没有变化,10 年时间补助标准没有提高,对奶农没有吸引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一定的规模,小规模奶牛养殖户没有资格享受。补贴金额低是因为现在社会对奶农社会福利关注度少,重视程度不够,单单依靠政府扶持,筹资途径单一。

(3)居住条件

从总体样本来看,居住条件的隶属度为0.3462,处于低水平福利状态。从4 个指标来看,房屋外观、空气质量、噪音情况和蚊虫情况都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养殖方式落后。人畜同住,牛舍建在自己家院子里,生活的空间减少大半,对家里的外观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牛身上的气味、牛产生牛粪的气味以及牛饲料的气味整日弥漫在家里,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为养牛的原因,家里蚊子、虫子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牛会时常发出各种声音,虽说分贝不大,但会对家人睡眠质量、孩子的学习、集中注意力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畜同住,接触频繁,加大了疫病的风险,对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4)工作状况

从总体样本来看,工作状态的隶属度为0.543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福利状态。原因是大多数奶牛养殖户每天早上7 至8 点进行挤奶,10 时左右喂料和打扫卫生,下午3 至4 点挤奶和喂料,晚上7 点左右喂料后挤奶。虽说没有假期,每天都需要工作,但一天工作3~4 h,工作时间短,工作强度小,一天中除去工作时间还有许多空闲时间。在工作状况这一方面,工作环境是福利水平最差的指标,牛场的空气质量、各方面卫生有待提高。

(5)心理状况

从总体样本来看,心理状态的隶属度为0.4875,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福利状态。奶农的生活圈很小,与外面的接触也不频繁,容易获得满足感,近些年奶价不断提高,收益越来越好,他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充满幸福感。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可度偏低,因为国家和社会对奶牛养殖者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奶农意识里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评价不高。

2 政策建议

2.1 转变奶农养殖方式,实现养殖提质增效。

大理州奶牛小规模养殖户在大理州奶牛养殖中占比90%,在奶业产业中占大头,应该是关注的重点。由上述可知,小规模养殖户的奶农福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那么转变奶牛的养殖方式是提高奶农福利的一个途径。首先,小规模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型。小规模奶牛养殖是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养殖规模过小,管理不规范,不适合长远发展,需要向现代奶牛养殖方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需要一个过渡期,先由小规模转变为适度规模,再由适度规模转变为规模化养殖。过度的养殖模式有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家庭牧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的转变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奶农的福利。

2.2 合理规划养殖小区,改善奶农居住条件。

鼓励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大理州现在的奶牛养殖小区还处于分散饲养阶段,人畜同住,生活环境恶劣,缺乏科学管理,生产水平低,鲜奶质量存在隐患,奶价低迷,小规模养殖户不能保证牛奶的质量,要有一定的集中度,才好控制奶牛的质量,提升原料乳的价格。虽然名字叫做奶牛养殖小区,但却没有达到养殖小区的要求,需尽快转型升级。建立统一的牛舍,TMR 饲草搅拌机和挤奶机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饲养,统一经营,统一技术服务,实施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可以改善奶农的生活环境,提高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

2.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奶农社会保障。

政府给予的奶农福利方式单一,几年来没有变化,政府急需创新补贴方式,提高奶农福利。首先增加补贴项目,提高补贴金额,调整待遇设计,激发奶农的积极性。根据奶农的需求,可以增加农机具补贴,用于奶业的农机具都是大型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奶农的能力有限,实行补贴后可以为奶农节省一大部分资金,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增加种草补贴,优质的奶产品需要高质量的原料乳,高质量的原料乳需要优质的牧草,现在云南省的牧草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奶农从省外或国外调入,增加了养殖成本,增加种草补贴为奶牛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其次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使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因洱海治理导致奶业发展受限,大量奶牛养殖户需要搬迁,建立奶源新区,这是转变奶牛养殖方式的最佳时机。政府要大力支持欧亚、蝶泉、来思尔等乳品加工企业以及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到洱海流域外奶牛养殖新区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加快现代奶业发展步伐。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奶源新区基地县建设奖补,适度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建设等。

2.4 拓展福利筹资途径,增加福利资金来源。

应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的带头作用,乳品企业参与进来,拓宽奶农福利的筹资途径。提升原料乳的质量,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对乳品企业也有莫大的好处。乳品企业缺少高质量的奶源,近年来,乳品加工企业因收益原因都偏爱做高端奶,要想做高端奶首先就需要高质量的原料奶,投资建设牧场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原料奶全部由自有牧场提供,企业成本太高,收益变少。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可以和奶农合作,各取所需,达到共赢的效果。企业可以给予奶农基础设施、养殖技术以及资金上的帮助,奶农用这些帮助来进行转型,扩大规模,提高奶牛的产量,提升原料乳的质量,达到企业需求的标准,给乳品加工企业提供企业需要的原料乳。奶农也可以用奶牛来入股乳品企业,企业按照盈利给奶农分红,这样企业可以有确定的奶源,对原料乳的质量设定一定的标准,奶农有了固定的合作伙伴,除了牛奶收入还能多一份收入。

3 结 论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从经济状况、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工作状况、心理状况这5 个方面评价了大理州奶牛养殖户的福利状态。结果表明:(1)大理州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总模糊指数为0.4473,处于中等偏下福利状态,改善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任重而道远。(2)从各个方面的福利状态来看,奶牛养殖户居住条件福利状态最差,处于低水平福利状态,其根源在于养殖方式落后;社会保障也处于低水平福利状态,主要问题在于对奶牛的补贴方式过少、金额低;心理状况方面处于中等偏下福利状态;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方面处于中等偏上福利状态,这表明经济状况和工作状态不是奶牛养殖户福利水平的关键障碍因素。

猜你喜欢

奶农大理州福利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抗议
喷奶粉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