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构成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0-09-21李豆豆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艺术设计高职院校

李豆豆

摘 要:色彩构成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色彩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色彩构成教学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问题,提出色彩构成教学应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以项目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索欲,并突破传统媒介,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色彩构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

色彩构成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及感受力,提升色彩认知,表现与设计搭配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储备了必要的色彩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持续扩招,开始让非艺术类考生报考艺术设计专业,这就造成部分入学学生对艺术基础理论与实践掌握较为缺乏,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和色彩感知力。因此,在学生入学后加强对其艺术基础的巩固成为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而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设计专业学生系统的学习起着基石作用,因此对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十分重要。

一、色彩构成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色彩构成教学来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与媒介都相对落后,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分析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现高职色彩构成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在进入课程学习前,大多数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来自应试考试的传统绘画训练。传统绘画的色彩训练更注重客观真实性,而色彩构成所研究的视觉表达方式与传统绘画在思维上有很大不同,更注重色彩的主观感受性和创造性表现。但在色彩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出现大面积的平涂和色彩表达单调不协调等情况,而教师在教学上却依然沿用传统色彩课程教学的思维与方法。

色彩构成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色彩理论知识和实践两者紧密结合。首先,色彩构成的教学中经常出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级分化的教学弊端,不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渗透,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内化于心,不仅色彩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色彩设计实践过程中也不能有效搭配色彩,缺乏解决实际色彩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其次,在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缺乏针对具体设计专业的色彩构成教学内容,停留于宏观层面的色彩教学,无专业特征呈现一锅烩的情况,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泛泛而学,无法与自身所学的专业进行对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目前以传统颜料手绘为主的教学训练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对教师而言导致教学时间延长,对学生而言耗时耗力,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整合,创意训练相对较少。

二、色彩构成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

实践与探究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思维培养

艺术设计色彩构成的教学应打破传统美术色彩教学模式。首先,从认知层面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改变学生在传统色彩训练中形成的固化思维。通过大量的实际设计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原有的客观认知转变为主观创造性思维方式,将具象的图像转化为富有创意的抽象图像与色彩。其次,在色彩构成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基础学科间的交融性,特别是和平面构成基础课程的衔接。平面构成主要是对形态和造型概括能力的培养,而色彩构成是基于形态概括对色彩视觉语言的认识和感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绘画中素描与色彩课程的独立存在,引导学生注重形与色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善学生设计中造型无目的、色彩缺乏生动感等问题,更好地为学生色彩构成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导入项目教学法,注重探究式学习

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导向”,是围绕项目设置组织和开展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导入项目教学法,可以将传统课程体系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在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具体的项目教学实践中有如下要求:

1.项目教学初期阶段

在项目教学初期阶段,要根据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目标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制订合理教学思路与计划,对整体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细致分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兴趣点和探索欲。教学项目的分解与设置要在提升学生色彩理论素养、设计与搭配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团结合作的能力。

2.项目教学阶段

在项目教学阶段要明确项目任务,合理分组进行项目协作设计,鼓励小组成员自行组建设计的推进方案,并根据兴趣与擅长分配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前期调研、资料收集、头脑风暴、创作草稿以及后续的创作设计与完善。

3.项目教学完善阶段

在项目教学完善阶段坚持系统性原则,推进色彩教学的整合工作,引导学生关注整体设计效果的呈现,特别是视觉元素之间的组织搭配,表现色彩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充分考虑色彩设计的简约性与功能性,最终呈现出最有效的色彩视觉表现。另外,还应该结合艺术设计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多进行专业学科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把色彩设计与专业设计相融合。例如:动画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动画中的角色色彩设计、场景色彩设计和动画氛围色彩设计等。

4.项目教学反馈阶段

在项目教学反馈阶段,推进小组成员的整体的展示汇报,通过整体方案的展示演讲,可以让各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查找不足,及时反馈,并加入学生自评、各小组之间互评和最终教师点评三级评价反馈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探索欲和积极性。

(三)突破传统媒介,激发色彩创造能力

传统色彩构成课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颜料手绘的方式进行创意练习,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对颜料的熟悉与了解,增强手绘表现技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色彩创新与理解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相比传统媒介,在节约时间的同时能更便捷、更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色彩创新思维能力。加之计算机数字色彩的呈现广度比颜料更加丰富多元,上手操作搭配也极快,只要学生熟悉Photoshop及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就能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快速进行几十种颜色的试色、搭配和设计方案的呈现,使得学生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创意表达上,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色彩创造力。

三、结语

色彩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后续设计专业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学的实践与探究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发展,色彩构成教学也应该时时创新,不断完善观念,提升认知,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人才为目标,积极转换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解决好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适应新时代国家、社会以及市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树清.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思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7):147-149.

[2]郭俊宁.色彩构成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8(5):189-190.

[3]严崨,王强.高职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专业《色彩构成》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J].艺术科技,2015(4):6,147.

[4]黄文娟.色彩基础教学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的渗透[J].艺术科技,2018(4):160.

作者单位: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艺术设计高职院校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