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巽斋所藏钱录》考

2020-09-17张喆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泰州

张喆

摘 要:钱币学研究有多种方法,如钱币历史的研究、某一类钱币的研究、钱币铸造方法的研究等,其中有一种方法叫钱币谱录,这种方法是古代研究钱币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泰州有两本研究钱币的专著,即夏荃的《退庵钱谱》和费锡申的《巽斋所藏钱录》,文章就《巽斋所藏钱录》做介绍,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钱币学;钱币谱录;《巽斋所藏钱录》;泰州

在我国古代的各种学问中,有一门特别的学科叫做钱币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各种货币,过去以古代货币为主,现在还延伸到近现代货币和外国货币。古代货币除了大量的传世品外,近几十年来各地墓地和窖藏中出土的古钱币也为研究增加了许多新的材料。

钱币学的产生已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钱币学研究有多种方法,如钱币历史的研究、某一类钱币的研究、钱币铸造方法的研究等,其中有一种方法叫钱币谱录,即把作者所见、所藏的历代钱币拓印成图加以考辨,以供后人查阅研究,这种方法是古代研究钱币的一种最常见方法。

我国研究钱币实物的专著,最早的是南朝萧梁顾烜所著《钱谱》,此书为《隋书·经籍志》收录,南宋洪遵评说此书“凡历代造立之原,若大小轻重之度,皆有伦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见”。唐宋两代的钱币谱录之作,也多已无传。旧谱得传于今者,只有南宋洪遵《泉志》,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目前所见的最早刻本是明万历年间徐象梅摹图,由胡震亨、毛晋所刻的《秘册汇函》丛书本。元、明两代宝钞的使用时间长,铜钱铸额不大,钱币学方面的著作也不多。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的《钱币考》二卷,整理了从货币起源到宋钱的钱币之制,以纪述两宋钱监鼓铸和纸币为详。明代钱币学专著有传本的只有明初董遹的《钱谱》,此书质量不高,只补记一些年号钱而已。

清代钱币学空前发展。到了乾隆、嘉庆年间,随着考据学的兴起,钱币学可谓盛极一时。在清人的谱录专著中,出现了中国钱币学史上的第一部官修钱谱,即乾隆十五年(1750)梁诗正等人奉敕纂辑的《钱录》十六卷。此外影响较大的是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张崇懿的《钱志新编》、倪模的《古今钱略》、李佐贤的《古泉汇》、李佐贤与鲍康合编的《续泉汇》、吴文炳的《泉币图说》、金锡鬯《晴韵馆收藏古泉述记》、盛大士的《泉史》、夏荃的《退庵钱谱》、许元恺的《选青小笺》、谢堃的《钱式图》、唐与篦的《泉币汇考》、王锡棨的《泉货汇考》和费锡申的《巽斋所藏钱录》等。他们或是著录自藏,或汇录所见结集成书,其中有考据详略的,有著录出谱之品者,各有不同,质量也有高下之分,质量高的书不等于没有缺陷,质量差的著录也会间有佳处。

在上述著名的钱币著录中,泰州就有两本研究钱币的专著,即夏荃的《退庵钱谱》和费锡申的《巽斋所藏钱录》,它们与当时泰州的政治、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泰州古称海陵,自南唐升为泰州以后,城市逐步发展起来。有宋一代,名宦乡贤辈出,俨然成为东南的一颗明珠。经过元末明初的动乱,社会经济陷入萧条,到了明代中晚期尤其是嘉靖万历之时,泰州因为有屯田和盐卤之利再次崛起于江淮之间,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正如史书中所说“海陵俗务儒雅,至穷巷茅茨之下,往往闻弦诵声。蔚然有文雅之风”。

清朝时期,泰州秉承安泰之州的遗韵,生活安定,文风盎然,其中盐业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泰州鹽业历史悠久,历史上的泰州统辖着许多盐场,是全国的重要产盐区。清代咸丰、同治之际,太平军占领扬州,两淮盐政机构从扬州迁到泰州,大批盐官和盐商同时涌向泰州城,使泰州城变得异常繁荣,一时冠盖之盛,商贾之多酷似扬州,诗人朱宝善在《海陵竹枝词》中称“眼底烟花太寥落,淮南赖有小扬州”。星罗棋布的“官盐浦”分布在泰州城南、城北的河道边,泰州繁华一时。汪琴山在一首竹枝词中说:“来往行船唱棹歌,淮南盐舶北门多。不知清化桥头水,近日平添几尺波。”道出了当时的盛况。盐商们与本地的文人们诗酒酬唱,切磋弦歌画赋,以文以乐交朋,以书以画会友,营造了浓郁的文化交流氛围。社会文化的繁荣在钱币研究上也得到了体现,本文就《巽斋所藏钱录》做介绍,以求教于方家。

此书的作者费锡申,字炎夫,生活在道光、咸丰时期,泰州人,在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秀才。他家是泰州的收藏世家,他的父亲费履坚喜好藏书,著有《春晖草堂诗存》四卷。费锡申本人亦好收藏,《巽斋所藏钱录》十二卷是他著作中最有名的一本书。这本书前序记载:“生平舍古泉外无他好,每得一品,审声度色,终日摩抄不去手,盖古真君子也。”由此可知费氏是一个对钱币情有独钟的文人。巽斋应为其号,其意出自《易经》中的《巽卦》,象征谦虚柔顺,小心从事可以达到亨通。巽卦又为风卦,有像风一样的特性,来去自由,无拘无束,渗透性很强。这本钱谱是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儿子费在山编辑印刷的,曾收入《贩书偶记》,国内扬州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均有收藏,和夏荃的《退庵钱谱》合称清代泰州钱币研究的双璧。

该书是光绪十六年(1891)刻本,竹纸线装,前有朱晋原书首、泰州王贻牟序,序中介绍了成书的艰辛,概述了本书的体例,其云:“上溯三代,下迄明季,凡正统偏安窃据外藩压胜打马诸品,一一俱载,察稽而详。考之总制,有大者小者,圆者方者,厚者薄者,椭而长者,狭而窄者,其体有正者、行者、草者、八分者、大小篆者、蝌蚪文者、无字者。”写序的是王贻牟,王贻牟的父亲王广业是泰州晚清有名的诗人,原名佐业,字子勤,为道光六年(1827)进士。后来由兵部郎中入仕,官至福建汀漳龙兵备道、漳州府知府,55岁的时候因为眼睛有病致仕归里,80岁时还参加了“重宴鹿鸣”。著有《袁文合笺》十六卷、《听苑轩诗》《乡贤世德录》等。王贻牟,字笠农,是他的第七个儿子,最有名的是著有《续纂泰州志稿》三十五卷,也是当时泰州地区的名贤。

《巽斋所藏钱录》共分十二卷,所收钱币上溯三代,下迄明末,卷一收录上古三代至三国吴时期钱币25种;卷二收录晋至南北朝时期钱币21种;卷三收录隋至唐时钱币11种;卷四收录五代十国钱币21种;卷五收录北宋钱币30种;卷六收录南宋钱币20种;卷七收录辽金夏元及元末农民起义军钱币29种;卷八收录明代钱币16种;卷九收录明末诸王及明末农民起义军钱币11种;卷十收录外国钱币及无考品钱币68种;卷十一收录压胜钱吉金钱52种;卷十二收录纸币钱、神符钱、通花钱、马格钱、合镜钱。

此书除了收罗的钱币较为齐全外,引用古代文献也非常多,前后计有二十几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食货志》、唐房玄龄的《晋书》、后晋官修的《旧唐书》、宋欧阳修的《五代史》、北宋李孝美的《历代钱谱》、南宋洪遵的《泉志》、宋罗泌的《路史》、宋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陆虎岑的《续泉志》、元脱脱等人的《辽史》、明宋濂等奉敕撰的《元史》、清代万斯同等编著的《明史稿》、明代官修的《明会典》、明王圻的《稗史汇编》、宋庞元英的《文昌录》、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清王逋的《蚓庵琐语》、吴钧的《选钱斋笔记》、清沈心醇辑《纪元韵编》、清张崇懿的《钱志新编》、清梁诗正等人奉敕纂辑《钦定钱录》和《西清古鉴》、王渔洋的《池北偶谈》等。古人著录钱谱所用方法大抵一样,以时间为轴线,以收藏为基础,以文献为依据,间或有自己的见解则殊为难得。

该书所引较多的是清扬州人谢堃所语。谢堃(1784—1844),原籍江西,先辈迁居江苏扬州,住邵伯镇,字佩禾,清代戏曲作家,曾为国子监生。他工诗擅画,收藏名书画甚多,并有极高的书画鉴赏水平。一生交友极广,中年后漫游各地,也曾饱览曲阜孔府的收藏,后即供职于衍圣公府,并举家迁往山东曲阜定居。著有《谢坤所见书画录》《金玉琐碎》《春草堂集》等。其中《春草堂集》中对钱币有所研究,《巽斋所藏钱录》就借鉴了许多谢堃关于钱币的见解。

费锡申撰写此书大抵遵循前人之法,中规中矩,根据历代文献对收录的每一品均记叙其由来,并结合自己的见解就真伪进行辨识。其中收录了一些稀见品种,如成汉李寿“汉兴”钱,后赵“丰货”钱,辽“天赞通宝”钱,刘豫“阜昌元宝”钱等。但正如作者自云其僻处海陵,对钱币研究当有谬误之处,尤其是一些珍稀品种,还囿于成见,真伪不辨,这也是由时代的局限造成的。此书另一可贵之处是记录了清代晚期泰州收藏钱币的点滴资料,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弥足珍贵,以下略举数例。

如开篇第一钱,识为“安邑货二金”,断为夏币。其实应为“安邑二金化”布币。布币是春秋时期除齐、楚以外普遍使用的货币。早期的布币形体较大且无文字,以后多铸有纪数、纪地、纪干支、纪币或币值的文道字。“平首方足布”是战国时期流通最广的布币,“金化”有二说,刘师陆主张合作一字,释为“釿”;李佐贤主张分成二字,释作“金化”。安邑为地名,战国时期魏国旧都,地址在现在的山西夏县。其货币有“安邑二釿”“安邑一釿”“安邑半釿”。釿是币值,二、一、半则是纪数,二釿等于二枚一釿,又等于四枚半釿。“安邑二金化”即布值二金化也,所谓金化、法化的化字应是货字之头,化即是货的简写。

其次,“大平兴宝钱”由其外孙戈光甫收藏。它是越南最早的钱币,是丁朝于太平年间(966),铸造的“大平兴宝”背“丁”字钱。据《大越史记》记载:“安南丁部领于宋开宝三年建国,改元太平,号曰丁朝。此钱面文太平,纪年,背文‘丁,纪国号也。”对于越南最早制造的这枚“大平兴宝”钱币,北宋时期的李孝美在他所撰的《泉谱》里就已经明确论述过,可是,他却错误地将“大平兴宝”读解为“大兴平宝”。“大兴钱,李孝美曰: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累,文曰大兴平宝,复有一丁字背文穿上。余按此钱,今世至多,丁字不常其处,或在穿上,或在穿下”。《巽斋所藏钱录》别出新意断为“太兴平宝”钱,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冯弘(?—438)所铸。冯弘是北燕国君主,北燕太祖冯跋之弟,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为中山公。冯跋死后,冯弘杀死冯跋的儿子冯翼,自立为北燕国君,年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丽,两年后被高丽王所杀。这里费氏断错了钱文,进而按文索骥,安到了冯弘身上。

古代钱币著录书籍好收一些稀见货币,以示其收藏水平之高,客观上难免泥沙俱下,真赝莫辨,此书也不例外。如著录有“应天元宝”钱,也是其外孙戈光甫收藏。“应天元宝”是五代初年大燕皇帝幽州刘守光称帝后所铸,其书法秀美,用笔流畅,结构疏朗,钱体重量适中,存世极少,珍罕至极。刘守光自称卢龙节度使,并建国称帝,国号大燕,史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公元911年,同时铸行金属货币“应天元宝”流通于世。此钱曾由钱币收藏大家张叔驯先生所藏,张先生系浙江南浔人,在上海与泉币收藏爱好者程文龙等人创办过古泉学社,同时还创办了《古泉》杂志。张叔驯祖上是南浔“四象”之一,曾祖张颂贤是著名丝商和浙江盐业巨头,父亲张石铭和大哥张乃熊都是著名的藏书家,侄子张珩是著名的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张叔驯偏爱古泉,收藏宏富,素有“南张北方”的美称。张叔驯先生独藏三枚五代王守光的“应圣元宝背拾”“乾圣元宝背百”“应天元宝背万”均为孤品。因原钱没有多少藏家亲眼见过,仅凭一张拓片来猜测,据说该三枚钱已流到日本,未有人见过其庐山真面目,但在泉界已公认“应天元宝背万”钱。

另,《巽斋所藏钱录》断“太平通宝”钱为隋末农民起义军林士弘“太平双柱”钱,史书记载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江西鄱阳操师乞举兵反隋,自称元兴王。年号始兴,炀帝派治书侍御史刘子翊兴兵征讨,操师乞中箭而死。其将林士弘与刘子翊大战彭蠡湖(今鄱阳湖),刘子翊战死。林士弘率兵十万沿赣江而上攻占虔州,初称南越王,国号楚,后称皇帝,年号太平。太平元年,各地豪杰纷纷杀隋守令归附。当时北至九江,南达番禺,都为林士弘所辖。林氏是否铸钱,史无记载,费氏所论,不知依据何在。

综上所述,费锡申的《巽斋所藏钱录》虽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瑕不掩瑜,它收录古代錢币之完整,引用文献之广泛,论述钱币之全面,在清代钱币著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泰州博物馆所藏《巽斋所藏钱录》是21世纪初泰州收藏家蔡醴泉先生捐献,据其藏书便条自序是1953年购买于泰州冯氏书肆。蔡醴泉又名蔡礼泉、蔡同椿,他省吃俭用,一生收藏众多名人字画、印章等。1999年驾鹤西去时留下的遗嘱中有“是泰州的总归要还给泰州”,希望后人将他收藏的藏品捐给政府。2002年,其女婿汪维寅整理蔡老的收藏珍品后,遵循蔡老的遗愿,选出45件文物赠给了泰州博物馆,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是泰州籍人士,其中包括宫伟鏐、季应召、朱铭盘、储震昌、凌文渊、韩国钧、吴熙载等历史文化名人,《巽斋所藏钱录》即是其中之一。

猜你喜欢

泰州
泰州港—重庆港集装箱直航航线正式开启
泰州古韵
宋艳梅作品
英文目录与摘要(English Contents and Abstracts)
树脂催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的工艺研究
光影泰州女摄影家泰州采风作品选登
参天古木引出阴阳数
泰州学案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