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苹果建园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2020-09-17

果树资源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园苹果园果园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我国的苹果产业发展迅猛,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建园时存在的问题,例如:品种选择不当,建园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缺乏高效水肥一体化管理,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导致苹果产业发展出现瓶颈。通过分析,“建园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 建园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苹果规划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开始,规划的质量直接决定果园以后生产效益的高低及生产成本的大小,因而对于规划应高度重视,要科学规划,以提高建园质量,实现现代果园早结果、早丰产,3年见效,周期缩短,效益提升[1]。根据多年规划经验及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特点,在苹果建园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坚持优质高效的原则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较大,但就苹果生产现状而言,总体上表现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市场上普通苹果过剩,精品高档果奇缺,缺失意味着有市场空间,有市场空间就有商机,因而基地建设应紧盯高端市场,在品种配套、物质投入、基地建设、后期管理上一定要做好、做优、做强,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1.2 坚持成本控制的原则

苹果是长效产业,从栽植到结果时间较长,一般需5年左右,而且苹果生产程序多,苹果园管理劳动用工量大,投入高,在核算成本时,人工成本在果园总体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生产中应千方百计的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投资,生产中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要顺应农村劳动力减少,果园用工人员工资上涨的趋势,着力普及机械作业,除修剪等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外,其他果园工作尽量使用果园机械进行作业,可以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方面可节约60%~70%左右成本支出。要想普及机械作业,首先要规范栽植,要保证行间宽畅,机械工具能自由出入,就一定要采用大行距栽植。近年来,随着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普及,宽行窄株栽培已得到广泛认可,在应用这一模式时,规划时要注意加大行距,加密株距(图1),以保证果园建成后行间开通(图2)。

1.3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由于砧木及品种的适应性不同,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表现差异较大,合理使用砧木及品种搭配,做到适地适栽,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标准建园、高效益经营、高品质生产”五高目标,全面推动现代果业发展[2]。在生产中经常应用的砧木山定子,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耐瘠薄的特性,在山旱地表现非常理想,但如果在盐碱地栽植,极易出现苗木黄化现象,要极力避免。像现代矮化密植苹果生产中应用的M9T337由于采用压条繁殖,主根退化,侧根高度发达,苗木的固地性差,根系分布较浅,吸收肥水能力较弱,采用该砧繁殖的苗木在栽培时一定要配套支架,以增强植株的抗倒伏性,配套滴灌设施,不断的进行肥水补充,才可保证树体健壮生长(图3)。如配套设施跟不上,则很难结出好果。现阶段生产中的主栽品种—红富士,其抗寒性相对较弱,栽植在寒冷地区,幼苗冬季易冻死,由于寒冷地区无霜期短,一般果实不能充分成熟,果实硬度大,生产效益很难提高;而在年无霜期180 d左右的地区栽植,则树体越冬安全,果实能够充分生长,品质高,生产效益好。因而在生产中应根据基地的立地条件、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苹果特性及管理省工化的要求,在栽植品种配套上坚持晚熟品种主打,中熟优质品种配套的原则,坚持以晚熟短枝片红富士(烟富10号、宫崎富士等)为主,配套中熟品种(红将军、蜜脆)和授粉品种(瑞阳)的原则,通过合理选择砧木品种苗,为苹果生产的高效优质打好基础。

1.4 坚持名优品种优先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过大,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苹果产品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而在苹果市场竞争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品种,如果品种选择不对,则不但生产过程费工,投资大,所产的果品很难在市场立足,极易出现低价卖难现象,正象群众所言“品种不对,功夫白费”,因而在品种选择上要有超前意识,要选择目前生产中表现好的名优新品种,为今后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创造条件。

1.5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我国地域广大,不同的地区,人们消费苹果的习惯是不一样的,像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消费者喜欢片红富士(图4),而湖北、上海等地的消费者喜欢条红富士(图5),各地在建园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定位问题,要确定好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喜好,合理选择主栽品种,为将来苹果的销售打好基础。

1.6 坚持避灾防灾的原则

各地由于山形地脉不同,由于受高山分割,对大气影响不同,气候是不一样的,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有区别的,一般在山区由于冷暖空气碰撞发生频繁,在夏季极易发生冰雹现象,在高原及山坡地带,由于没有遮挡物,冬春季风大,易发生风害,而在低洼地带,由于冷空气易沉积,最易发生霜冻现象,在苹果建园规划时对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应充分考虑,以尽可能的为将来苹果生产减少损失打好基础。

1.7 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

苹果园建立后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对生产效益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在建园时应综合考虑,为以后的作业方便和效益提高打好基础。山地果园最好实行坡改梯(图6)后建园,以提高果园保肥保水能力;水分是影响苹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建园时要配套好水利设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效果,在浇水多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园最好采用高垄栽培;在建园之前,应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平原地区建园,最好每隔400~600 m设立防风林,以有效减缓大风危害;规模化发展苹果生产,一定要配套好路网建设,以方便田间作业,减少果园用工,降低生产成本。

1.8 坚持设施配套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苹果生产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多,像传统的堆肥场、集水窖、沼气池、现代的肥水一体化输送设施、防雹防霜网等等,在建园时要进行合理区划,科学布局,将各设施安排到最佳位置或预留出建设用地,防止反复重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9 坚持果园机械化作业的原则

在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体力劳动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随着我国农机具设备的快速发展,针对果园设计的机械也逐步完善,且价格方面占据很大优势,再不像以前一样,出现买不到、买不起、用不上的问题。集中连片的现代苹果园,应基本配套的农机具包括:打坑机、拖拉机、弥雾机、割草机、旋耕机、开沟机、枝条粉碎机、采收机等基础设备,除了能够提升果园管理效率,高效节约开支成本外,还可为现代果园生产优质果品奠定基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助力。

1.10 坚持绿色无公害的原则

苹果是食品,苹果的食用安全性与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在生产中应始终贯彻绿色无公害的发展理念,建园时应远离厂矿企业及公路沿线等污染源,切实控制农药、化肥、激素等化学物质的应用,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到有效防控,实现绿色防控[3],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苹果,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1.11 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

在苹果园建立时不但要考虑果园的经济效益,也要充分考虑生态效益,要切实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创建生态果园,创建观光果园,放大苹果园功能,创建旅游基地,实行观花、赏果,推行果实采摘,体验农耕文化,助推产业效益提升。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苹果园的建设工作,是推进我国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具有提高果品质量、提升果园效益、增加果农收益、全面带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行动,同时对我国的苹果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充分采用现代化的建园技术,使果农深刻认识到科学建园的重要性,将现代化的苹果产业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也是我国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一大强力抓手。

猜你喜欢

建园苹果园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秋季苹果园管理技术要点
秋天的果园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黄土高原山地苹果规模化建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呼噜猪的大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