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领导印象”

2020-09-16陈思炳

领导文萃 2020年17期
关键词:和尚同志领导

陈思炳

“印象”一词,《辞海》解释为“感觉过的事物在人的头脑里所留下的迹象”。大概如同摄影,快门一按,“印象”即留在底片之上。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别人留下印象——或好或糟。若言行不慎,给一般同志留下的“印象”也许并不要紧,但在领导面前就不同了,因为谁都知道领导印象在自己人生天平上的分量。一个人刚到新单位工作,最担心什么,就是领导对自己的印象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在选人用人上,确有一些领导很重视印象,特别是第一印象。本来某个同志很有才干,就因为某某偶然事件,甚至某句话说得不好,在领导那里落了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他就背时倒运;某个同志就因为年轻时一件小事,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一辈子再没有出头之日。当然,一旦领导对某人有了好印象,这人也许就平步青云。

既然“领导印象”对一个人的前途举足轻重,人们都注重千方百计给领导制造好印象。有的人凭真相,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以卓越的才干和实绩赢得领导良好的印象;但也有的人造假象,伪装积极,虚报政绩,搞“数字工程”“盆景工程”,善包装术,跳假面舞,做“两面人”,靠造假象骗得领导好印象;还有的人献媚相,时时看领导眼色行事,事事跟领导步调一致,善吹善拍善贿,甘当“弄臣”,讨领导欢心。

领导对部属、对员工有“印象”是正常的,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这种“印象”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是否反映了本质。不然,“印象”也有靠不住的时候。三国时马谡谈兵头头是道,给人的印象不能说不好,但实践中却打了不该有的败仗,连诸葛亮这样的人都吃了印象的亏;邓艾讲话结结巴巴,惹人讪笑,然而行兵布阵却指挥若定,为晋政权的建立起了关键作用。据说韩复榘统治山东时,常常清晨起床出外游荡,发现早起者即视为勤奋努力予以提拔,结果一政府职员打了一通宵麻将,黎明返家时在街头被韩撞见,当即被任命为县长,而被传为笑谈。正确的印象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领导识人的作风是否正派,是否抱有私心,是否戴有色眼镜看人,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被“印象”的人是否包装了自己,以假象骗取领导好印象。对一个人的“印象”,要摆到桌面上,要接受实践验证,要有事实根据和科学分析。领导者的个人印象不能成为“长官意志”,更不能代替“组织决定”。要做到“客观”,抓住“本质”,就应该“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去看一个同志,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以“第一印象”而终其一生。要听其言必审其本,看其事必校其实,观其行必考其迹,微而能发,察而能深,方不至于看错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检验“领导印象”是否准确、正确的最好办法,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听群众的反映和评价,看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只有绝大多数群众的“印象”,才是检验“领导印象”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的标准,从而才不至于因“领导印象”的失误而误人误事误政误国。

(摘自《杂文月刊》)

一顿吃一个饱

◇ 肯 迂

知堂文章曾引《醉余随笔》中一则:“去年游西湖深处,入一破寺,见一僧负锄归,余揖之曰,阶上冬瓜,和尚要它何用?僧曰,只是吃的。曰,恐吃不下许多。曰,一顿吃一个饱。曰,和尚也要饱。曰,但求一饱,便是和尚。至今思之,此僧不俗。”

現代文明,物欲横流,世人对种种物质一味贪求,求之不得,痛苦烦恼生焉;即便求之而得,也往往精神与灵魂空空如也。但求一饱,此中有乐、有信仰,贪得无厌,所得越多越可怜。与百般计较、千般索求的世人比,这个和尚怕才是真懂享受人生的:一顿吃一个饱。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和尚同志领导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小和尚打水
OVER THE RAINBOW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严良堃同志逝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