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饲对放牧西门塔尔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2020-09-15敖日格乐王纯洁斯木吉德崔银雪何利娜曹家铭武思同刘飞鸿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尺塔尔西门

徐 萍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陈 浩 刘 波 张 晨 崔银雪 何利娜 曹家铭 武思同 刘飞鸿

(1.内蒙古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2.内蒙古农业大学 兽医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据统计,2019年全国羊肉产量增加12万t;禽肉产量增加245万t;牛肉产量增加23万t[1]。众所周知,牛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公认的绿色健康肉类[2-3]。西门塔尔牛作为优质的乳肉兼用品种,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产量高和适应力强等特点[4],自引入我国,在多个省份主要依靠放牧进行养殖[5]。近年来,由于草原严重退化和沙化[6-7],长期干旱以及过度放牧造成牧草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5,7-8],而放牧肉牛生长发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将放牧与补饲结合,不仅可有效降低对草原的破坏[5],减少饲养成本,还可有效改善母畜体况,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9-10]。放牧饲养牛群很容易造成矿物质摄入不足,而补饲可满足牛群所需,提高增重速度[11]。绵羊限时“放牧+补饲”可有效提高采食效率和反刍效率[12];在夏季“放牧+补饲”可提高阿勒泰羊的生长性能[13];牦牛在“放牧+补饲”模式下其日增质量是传统放牧方式下的1.7倍,适时的补饲可有效挖掘放牧牛的生长潜力[14]。为减缓草原沙漠化速度,在节约投资成本的条件下,可采取补饲的方法,保证放牧肉牛育肥效果。

饲养管理是肉牛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各阶段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分阶段精准补饲,可达到最佳育肥效果,并有效缩短饲养周期[15]。而犊牛阶段的发育情况及健康对育肥阶段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生产力水平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犊牛出生时胃肠道发育不完全,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单一的母乳饲喂无法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为保证犊牛阶段机体正常发育,需根据犊牛阶段营养需求制定适合的精料补充料,为其提供全价所需的养分。为研究精准补饲对放牧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日龄相近且同群放牧的西门塔尔犊牛为试验对象,以“放牧+补饲”为饲养模式,旨在寻找放牧犊牛精准补饲方法,为放牧犊牛培育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本研究于2019年7月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草原展开,其草原面积辽阔,牧草种类繁多,牧草主要品种为羊草、沙打旺和冰草等,试验期间牧草高在15~25 cm之间,牧草养分含量见表1。试验选用2月龄体重、体尺相似,健康的放牧西门塔尔犊牛16头,并且母牛平均胎次相同,健康空怀期及泌乳良好。试验期间试验牛可自由采食牧草和饮水。

表1 混合新鲜牧草营养组分Table 1 Nutrient content of mix fresh grass %

1.2 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将所选犊牛随机分为2组,其中放牧组犊牛随母牛全天牧场放牧;放牧加补饲组犊牛在全天放牧条件下,下午6:00时补饲1次犊牛自配精补料,其组成与营养组分见表2。每头放牧加补饲犊牛,在正式试验阶段的第0~30 d补饲精料0.5 kg/d, 第31~ 60 d补饲精料1.0 kg/d。所有试验犊牛在相同草场进行大群放牧,可降低放牧环境对2组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预饲期为10 d,正式饲喂期60 d,试验共70 d。

1.2.2样品采集

正试期开始前对每组犊牛称重并测量体尺;早晨空腹采集颈静脉血液,静置后,3 500 r/min 离心15 min,取其上清至离心管中,放置液氮中储存,带回实验室后保存至超低温冰箱中,以备血清指标检测。正式试验开始后间隔15 d对试验犊牛进行体重、体尺测量和采集血液。

表2 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Table 2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concentrate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每组犊牛在试验期间进行5次体重和体尺测量,测量均在保定架中完成。

体重:早晨空腹进行称重,犊牛依次通过保定架,读取电子秤数据;

体高:犊牛髻甲最高处到保定架内底部的直线距离;

体斜长:犊牛肩胛骨前端到同侧坐骨结节间的直线距离;

胸围:犊牛肩胛骨后缘躯体的垂直周长;

腹围:犊牛后腿前腹部的最大周径[4,16-17]。

1.3.2血清指标测定

本研究检测的血清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1(IL-1)、总蛋白(TP)和白介素-2(IL-2),利用GYI-LRH-400-D生化培养箱和BIO-RAD680型酶标仪检测上述指标含量[18-19],检测所需ELISA试剂盒订购于江苏酶免实业有限公司,试验操作步骤详见试剂盒说明书。

1.4 试验数据分析

先用Excel 2016处理试验数据,再通过SAS 9.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Duncan法)检验指标差异性,以P<0.05作为衡量差异显著性水平的标准,最终试验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犊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正试期的0~30 d,2组犊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31~60 d放牧加补饲对犊牛日增重有显著影响,其放牧加补饲犊牛日增重高于放牧犊牛(P<0.05);放牧加补饲组犊牛体高有高于放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加补饲组犊牛胸围长度略低于放牧组,但其增长率高于放牧组(P>0.05);放牧加补饲犊牛的体斜长和腹围长度及其增长率均大于放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得,放牧加补饲可有效提高西门塔尔犊牛的日增重而且有促进体尺增长的趋势。

表3 不同饲喂方式下犊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Table 3 Measurement of cal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es under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2.2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犊牛血清生化指标含量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4 可知,补饲条件下犊牛BUN和GLU含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犊牛(P<0.05);而TP和T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饲喂方式下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测定Table 4 Determination of calf serum biochemical indicators under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2.3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犊牛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补饲条件下犊牛IgG和IL-1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犊牛(P<0.05);而T3、T4、GH和IL-2在血清中的含量略高于放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不同饲喂方式下犊牛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测定Table 5 Determination of serum hormones and immune indexes of calf under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3 讨 论

3.1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牧草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牧区,放牧肉牛在采食过程中可自由行走、呼吸新鲜空气,充足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抗病力[20];在放牧期间,足够的阳光照射可促进犊牛机体钙吸收,使骨骼钙化,促进其生长发育[11,20];母牛采食大量牧草,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摄入量很少[9],可为犊牛提供优质奶源,但母乳饲养不利于母牛体况恢复[9-10]。早期放牧犊牛通过摄入母乳及采食少量牧草补充体内所需养分,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母乳和少量牧草不满足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求,导致其生长潜能无法发挥。在此期间其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全,采食牧草和消化能力有限;但补饲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可弥补其营养摄入的不足[21],确保该阶段放牧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本研究补饲前期,2组犊牛日增重差异不显著,而后期放牧加补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该结果表明补饲精料可为犊牛提供所需养分,并有效提高犊牛生长性能。周振勇[22]的研究表明,饲养管理水平可显著影响早期犊牛体重和体尺;张玲等[21]研究表明补饲精料可有效提高新疆放牧褐牛的日增重,为暖季放牧褐牛提供一定量糖分和蛋白等营养物质,有显著提高犊牛日增重的趋势[23],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试验后期,补饲犊牛的补饲量增加,可能是影响试验后期日增重显著增长的主要因素。通过以上论述可说明补饲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放牧西门塔尔犊牛日增重增长。在实际生产中,可用体重和体尺衡量犊牛饲养效果。体重作为研究肉牛生产力的首选指标,可最直观反映生长育肥效果。而随着犊牛体内组织器官不断发育,各体尺指标在不断增加,体尺指标可以反映犊牛生长发育情况[24]。在本研究中,放牧加补饲犊牛体尺与放牧犊牛间无显著差异,但补饲组犊牛体尺有小幅度增长趋势。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最佳补饲方案。若尽可能多的增加每组犊牛数量,则可降低个体间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由于储存空间不足,试验过程中多次订购饲料原料,其营养成分可能存在差异而影响研究结果。后续若对其加以改善,研究结果可更具参考意义。

3.2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补饲会引起血液内与营养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可以反映动物生长发育情况,还反映营养水平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TP和BUN水平是反映放牧犊牛对补饲精料中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吸收能力的重要指标[25]。高庆[26]研究表明小鼠体内TP含量越高,动物代谢越旺盛,吸收蛋白能力越强;张玲等[21]研究表明额外补饲可增加放牧褐牛血清中TP含量。在本研究中虽TP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放牧加补饲组其含量高于放牧组,原因可能是补饲组犊牛回圈补饲途中运动增加了能量消耗,导致2组犊牛蛋白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BUN可衡量动物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Sarraseca等[27]和张杰等[28]研究均表明日粮中蛋白水平提高会显著提升机体内BUN水平。任万平[23]研究表明BUN水平与日增重呈正相关,在本研究中放牧加补饲组犊牛血清中BUN水平显著提高,并且补饲后期其日增重亦有显著提升,但两者增长是否呈正相关需进一步研究。GLU含量和T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糖脂代谢状况[29]。GLU是机体最直接的能源物质,能够衡量糖原合成及分解的动态平衡[30];动物从日粮中吸收的糖分多,其血液中GLU 含量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31];血清中GLU 含量表示结构饲粮水平对犊牛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25],本研究中补饲组动物血清GLU含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补饲可显著提高放牧组犊牛吸收、代谢和转运糖分的效果。TG含量是监测脂肪消化吸收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映机体脂代谢情况[32-33]。本研究补饲日粮中粗脂肪含量为3.32%,在相同放牧条件下,补饲组犊牛摄入脂肪含量较高,但2组犊牛TG含量无显著差异。与放牧组相比,补饲组犊牛脂肪沉积量更高。

3.3 放牧加补饲对西门塔尔犊牛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GH不仅可促进机体生长,同时可提高动物体蛋白合成和氨基酸转运能力[23]。龚飞飞等[34]研究表明,为放牧羔羊合理补饲,可促进其血清GH分泌,并提高羔羊日增重。而Holcombe等[35]研究发现羔羊日增重提高对血清中GH变化无显著影响,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补饲日粮成分和饲养环境等因素影响GH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糖异生和肝糖原的合成[36]。甲状腺激素主要有T3和T42种形式,是反映骨骼生长的主要指标之一[37]。有研究报道T3、T4可与GH协同促进机体生长[17,38],与增重呈正相关[37]。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饲可显著提高犊牛日增重,有提高犊牛血清中T3和T4水平的趋势。

犊牛出生后会逐渐建立自身免疫,4周龄前依靠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获得被动免疫,随着日粮采食量的增长,被动免疫会逐渐消失[39]。IgG是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机体初级免疫应答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40],其作为免疫屏障,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41]。本研究中放牧加补饲组犊牛IgG含量显著高于补饲组,证明补饲有利于提高犊牛免疫功能。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可直接或间接作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IL-1),参与免疫调控[35]。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发育和机能健全的物质基础,添加蛋白质会导致外周巨噬细胞数量上升,吞噬细胞活性提高[42]。IL-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参与免疫反应并提高其功能,过高的IL-1将引起动物体内组织细胞损伤,减缓生长速度[42-44]。在本研究中2组犊牛饲养环境和草场范围相同,补饲组犊牛体内IL-1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综上推断,导致IL-1含量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补充日粮中蛋白水平有关。张乃锋[42]在其研究中提到IL-1水平随蛋白水平增长而提高,蛋白含量提升可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其含量增长量未达到致犊牛形成炎症的程度,对犊牛肝功能和生长发育未造成不良影响。IL-1可通过辅助T淋巴细胞促进抗体产生,并诱导其产生IL-2,从而增强特异性免疫[42],IL-2在机体内有促进淋巴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可增强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反应机体免疫机能高低和抗病力强弱的重要参考指标[39,45]。在本研究中2组犊牛IL-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补饲组含量较高,表明放牧加补饲组犊牛免疫机能有高于放牧组的趋势。

4 结 论

补饲可提高放牧西门塔尔犊牛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激素水平,进而改善西门塔尔犊牛整体免疫水平。

猜你喜欢

体尺塔尔西门
水西门内走小巷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CSAMT在贵州清镇市卫城镇西门村地热水勘查中的应用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雪落西门
母亲的餐桌
四川小金清代穆塔尔墓碑考释
那些有趣的奶酪们
连城白鸭与野鸭及其杂交鸭的体重体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