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网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探析

2020-09-14杨雪琴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杨雪琴

摘  要:新形势下开展网络直播教学的新情景,采用“钉钉+学习通+问卷星”三大平台组合方式,注重网课内容引入新颖,营造动静搭配的学习情境,采用引导、落实、互动、翻转课堂、随堂测验、作业等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网课,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较大程度的获得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收获。

关键词:网上教学;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13-04

Analysi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eaching Design of Mathematics Online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Yang Xue-qin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325003,China)

Abstract:  Webcast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developed which adopts the three-platform combination of “Ding Talk + Chao Xing + Questionnaire Star”. The contents of online courses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dynamic and static collocation should be created and introduced, and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guidance, implementation, interaction, flipped classrooms, in-class tests, homework, etc. are used. Through online classes, students complete learning tasks with high quality and gain a greater degree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psychology.

Key words:  online teach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在新冠肺炎防疫背景下,根据“教师离校不离教、学生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网课教学成为各类教育的主要形态。随着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网上教学也将成为新常态。在网上教学新常态下,教学的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把控,都会面临许多新问题[1]。本文结合前期网课教学的实践,教学技术上探索了“学习通+钉钉+问卷星”三大平台混合使用,将直播、翻转课堂、随堂测验的优势和特点集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网课与线下直授课不同,如何遵循网课的规律,依据教育原则做好教学设计,这是上好网课的前提基础,许多教学原则的应用具有灵活性,以下试针对中职数学就网课的基本原则作分析探讨。

一、扣准“脉点”,驱动“学点”

网络教学,教学空间的改变,导致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复杂,如教学秩序的维护、师生思维的同步、学习进程的互动、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等。这一切都决定于教师网课的设计,特别重要的是:

(一)内容新颖,兴趣是王道

内容为王,好的内容,才有好的互动教学。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课堂引入不仅要切题,更要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找好的切入点,把全体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就好比一艘豪华的游轮,你要搭一个踏板让游客平稳进入船舱。

比如“等差数列”一节,从刊登在《杭州日报》[2]上的发生在杭州植物园的一个故事讲起:一名游客在数一盘“广式大立菊”有多少朵菊花,旁边的园林工人告诉他,不用数,算一算就知道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研究好這一盘“广式大立菊”,等差数列的内容就清楚了,同时学生也体悟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二)动静搭配,营造学境

线下授课,老师喜欢课堂上安静点好。然而在直播课堂上,一旦安静,老师心里忐忑,担心自己是否在唱“独角戏”。于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通过不断连麦、发弹幕、点名、选人等方式,创造“热闹”课堂,使网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了真正的教学效果。

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条理有效的思维品质。学生在探索知识,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更多是冷静思考,这时静态课堂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动态课堂更有优势,鼓励学生把思考结果或过程讲出来,营造学习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课堂动静搭配合适,才能相得益彰。

(三)课中有课,立体设计

网络课的优势在于时空的拓展及延伸。网课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就要在“课中课”中做好文章。授课的内容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学法指导要从课内知识点向课外引领,文化性学习要向专业性融通。可见,网课犹如知识之“星火”,通过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探究,就会收到一举多得之效果。

课中有课,必然要求教师对网课精心地立体设计。教师角度从网课内容组织,要考虑到学生的诉求,教材的衔接,难易的把控;学生角度要从学法指导设计,知识性学习、技能性学习、教育性学习,不能顾此失彼;专业角度要考虑到课程与专业的融通,不能唯知识而讲授知识,要融入职业元素,形成职业教学合力。

二、问题引导,任务落实

(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疑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展开,所以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有恰当的层次和梯度,像“接力棒”式的,让不同层次同学都能接到适合自己的“一棒”,各尽其能,让每位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探究一组“广式大立菊”有多少朵菊花?在介绍“广式大立菊”分布规律后,(1)设问“广式大立菊”从内向外,每一层菊花朵数分布?学生得出:6,12,18,24,.....;(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这个规律,轻松将每位学生带入课堂)接着让学生观察该数列,发现它的特点:[an-an-1=d(常数)(n2)],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实现从具体到理论)(3)引导学生思考该数列的项与项数的关系:[an=6n];接着问:如何写出一般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呢?(4)与学生一道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实现从特殊到一般)(5)追问:“广式大立菊”最外一圈有多少朵菊花?[a12=6+(12-1)×6=72](朵)。(实现理论的应用,并为下个问题作好铺垫)(6)设疑:如何计算这一组“广式大立菊”究竟有多少朵菊花?(7)与学生一道分析推导得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1=a1+a22n];(8)这一组“广式大立菊”究竟有多少朵菊花?[S1=6+722×12=468](朵),再加上最中央1朵,这组“广式大立菊”共有468+1=469(朵)。

学生在环环紧扣的教学步骤中,发展知识能力,推动思维提升。在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语言有趣,文字清新

语言幽默有趣的老师备受学生推崇。中国政法大学网课红人罗翔教授,半个月吸粉280万,网友评价:“有趣的灵魂百年难遇!”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上得有趣,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并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3]

“解三角形”[4]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章节,学生的困惑是不会给三角形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搭建桥梁的关系。这个问题的症结是学生没有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角比作丈夫,阳光魁梧,用大写字母表示;边比作妻子,温柔小巧,用小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三条边的位置对应关系,正如三对夫妻,不能错位,如图2所示。在弄清楚边角的位置对应关系后,引导同学们推导出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正弦定理表达式中,三角形的角和各边正如一对夫妻一样,如影随形,和谐对应,展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

德国数学家雅可比说:“数学如同音乐或诗一样显然地确实具有美学价值”。这里告诉我们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之美,学数学之乐也是探索美和体验美的过程。线上教学,要让学生自觉学,老师讲解内容,分析问题的语言生动、浅显易懂极为重要,这是维系学生学习注意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记忆新知识。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有他的特殊性,数学教学除了用数学语言表达外,还必须用条理清晰的板书引导推理,学生在学习中要依靠教师画板板书的讲解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启发性教学有利于师生思维同步,启迪学生思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达到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转化。

三、教无定法,学会为上

教学方法是一种手段,有效教学方法的真谛就是“教你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进行因材施教。

在“排列”一节,我采用直观教学法。首先播放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逃离秀山岛”一段视频,学生十分兴奋。

影片中,红、黄两队明星从不同入口进入隧道,通过隧道逃离风暴逼近的秀山岛。由于学生对明星的热爱和被故事情节的吸引,很快不知不觉完全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大家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隧道出口,发现大门被一把密码锁锁住,提示四位密码就在他们来时的路上。于是他们迅速回头寻找,根据信息提示得到密码是由3,2,1,0四个数字组成。那么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多少种可能?学生积极分析、思考,甚至有的同学对着身边的密码箱观察思考。学生发现密码的可能性跟数字的排列顺序有关,得出四个数字组成的密码有24种可能(排列数的概念),有的学生把24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那么这个锁的密码究竟是哪一种?随着影片后续提供的信息,得出密码是0213(一个排列的概念)。

寓教于樂,通过这段视频,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在娱乐中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发展对掌握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创造性。

“等比数列”章节,我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章节后,我给出“等比数列”的微课、学习任务单和测试题,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等比数列”,不仅学习新问题,同时巩固旧知识,达到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翻转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学习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增强,有效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学习效果大大提高。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育人”的核心理念:“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育自学”。

四、课课有“得”,循序推进

线上教学比线下教学更要强调获得感,只有不时让学生有获得感,学生才能持续关注下去。

(一)课堂互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小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路人、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过程。

例如在课堂设置“砸金蛋”环节,四个小组在领取题目后,全组成员积极讨论,形成解题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对每个小组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投票打分,评出小组名次,并给予奖励。

在“砸金蛋”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讨论投入,互帮互学,团队意识浓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打分过程中师生秉持公正公平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随堂测验

线上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障教学质量,“随堂测验”是一种很有力的抓手。借助问卷星平台准备一份随堂测验试卷,以客观题呈现,控制在10道题以内,难度中偏下,能反映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每一次课结束前预留15分钟,10分钟学生答题,5分钟点评。“一堂一测”能很好引起学生对课堂的重视,端正学风,激发学生认真听课,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笔记

在线教学缺乏教室面对面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不专心,走神。记笔记有助于稳定学生注意力,指引学生思维,调动眼、耳、脑、手一齐动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一份优秀的课堂笔记,可以展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严谨的学习风格。网课要求学生做笔记,笔记检查可通过网络互动功能随机抽查展示,亦可通过拍照上传教师。网课笔记检查也要注意激励,每次课可评选优秀课堂笔记,以此倡导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风。

课课有“得”,每一堂课都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需求,通过知识和情感的体验,让每位学生都有所获得。正面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每课有所得,就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逐步树立和坚定学好数学的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认知和情感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每节课就如教师发出一列班车,每位学生都能或早或迟搭上这列班车,欢欢喜喜到达知识的彼岸,获得成就感。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网上教学负重担当。不可质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网课教学质量的如何将影响到当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职业教育网课,更大的挑战还在于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如何在网课中贯穿和落实,目前虽然有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如有学者[5]就针对在线学习如何防范学生厌学问题,提出创新教法“黏”住学生,通过特色课堂拓展内容“锁”住学生的方法很有借鉴意义。但“教无定法”的规则下,因生因师定制个性化的课,还需要每位教师潜心研究。总之,只有扣准“脉点”,才能驱动“学点”,真正的教学质量才会有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如何做好疫情下的在线教学[N].今日教育,2020-02-26.

[2] 刘云,罗传达.植物园菊花展开幕啦[N].杭州日报,2012-10-31.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0.

[4] 陶彩栋,徐娟珍.全国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公共教材[M].中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181-190.

[5] 王寿斌.在线教学也要防范学生厌学[N].中国教育报,2020-03-17.

(责任编辑:郭培俊)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中职数学讲评课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