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解读教材刍议

2020-09-14尤芳霞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维度技能素养

尤芳霞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我国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理念,整合教材,钻研大纲,选择教法,优化教学。而教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我们贯彻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直接载体,所以对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是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材解读的内容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凭借,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作业。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书,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我们就要对教材的内容了然于胸,一般来说,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教材进行解读。

1.1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课程标准。

1.2把握教材的特点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

1.3清楚教材的具体执教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4清楚教材中重点和难点知识之所在,明确突破重、难点知识的方法和措施。

1.5对学生练习、学生作业以及知识反馈的研究和预设。

2.教材解读的形式和维度

在教育学过程中,一本新的教材,在我们的教师团队面前,会出现三种形式两个维度的解读。

2.1解读的形式。第一种形式,名师解读。一名教师之所以与众不同,成为名师,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先天性潜质,另一方面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善于钻研,更善于挖掘,更善于学习借鉴。名师在教育教学业务上更加出类拔萃,我们要充分发挥名师对教材解读的引领作用。第二种形式,教师个体解读。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凸显的是百花齐放,个性发展,彰显特色和风格,决不能把教学搞成千篇一律,把学生教育成千人一面,所以在教材解读过程中也要注意突出教师个体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第三种形式,备课组或教研组集体解读。要想走的快,一个人出发,要想走的远,结伴前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就要发挥集体作用,分享集体智慧,打造优秀团队,共同成长。

2.2解读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把教材当作纯粹的文本来解读其教育意义和内涵的教育价值。第二个维度,把文本还原成教材,站在教材的角度解读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文本解读是教材解读的基础,教材解读是文本解读的更高层次。文本解读需要的是教师的文化素养,而教材解读则更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

3.教材解读的层面

认真解读教材,是基于新课程改革,凸显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基本要求,是扎实备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面对新的教材,我们一般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必要的解读。

3.1整体解读。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包括学段教材解读,全册教材解读,整套教材解读。知道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哪些知识可以前后进行整合,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对教材的整体知识网络了然于胸。

3.2单元、章节解读。领会单元、章节知识安排的特点和要求。对单元知识的主题,章节知识的侧重点,有全面的把握,在教学中怎样切入,怎样取舍,怎样突破,最终的落脚点在哪里,能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有序推进教学工作。

3.3课时解读。包括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注释、插图、课后思考等。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目标怎么确立,流程怎么安排,重难点怎么突破,学情怎么反馈等,使独立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最终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机的串起来。

4.教材解读的步骤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解读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解读、处理教材。教材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一般情况下,我们解读教材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程标准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解读教材时应以程标准标为依据,以程标准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程标准标是正确解读教材的前提。

4.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1)通过扎实、细致的通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析本段教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表达方式和程序,研究素材、例證、练习与知识和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中领悟出教材提供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以此作为理解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2)通过扎实、细致的通读教材,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向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4.3抓住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并结合教情、学情,经过解读分析、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灵活恰当的选择教法。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同时这也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步骤。

解读教材是一个与教育实践对话并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段生命旅程;我们解读的是教材,真正谋求的是专业发展;探求的是知识与方法,着眼的是有效教学的实施;只有准确、深度的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把教材的价值最大化,我们才能真正构建高效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享受教育幸福。

猜你喜欢

维度技能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