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的学案编制

2020-09-14余文豹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

余文豹

摘要  教育改革落脚点是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针对学生的真实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是课堂推进的关键。以高二选考学生的学考复习—钠的性质学案编制为例,结合问题驱动教学法,调动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   问题驱动   学案编制   钠的性质

1.问题的提出

浙江高考采取学选考分离方案,各校都会按照自己的时间节点选择学生参与考试。因为要兼顾选考复习,高二选考生在学考复习中面临重大挑战。直接选考复习又怕不能出学考成绩,要学考复习,短时间内该如何满足选考生的水平提升要求。所以整合选考学考复习,调整课堂难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复习效果至关重要。

高二课业繁忙,许多学生在学考复习过程中自主性较差,而部分老师在学考复习常根据教辅资料或汇编历年学考的知识点组成学案来推进课堂。当依赖学案的学生碰到用单纯题目堆积的学案,结果往往是用就题论题来贯穿课堂,这样的课堂对考试有实效性,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完全被题目限制,对高三选考这种強化思维过程的考试帮助不大,所以用深度思考的眼光来整编学案,将学案做得目标清晰、层次分明是非常必要的。

2.对教学改进的学理思考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1]

3.问题设想与学案编制

3.1研读考纲,汇总要求如表1:

表1   钠的性质考试知识条目与能力要求

3.2针对问题,细化操作

学考复习中,大多学生追求短平快的学习方法,只做题不思考。单纯做题对短期解题有效,可以增加对题目的熟悉程度,但对整体学习提升作用有限,尤其是高三选考的推理说明题型会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相当于浪费时间。所以学案编制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有目标、有引领、有梯度,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3.2.1  设立开放问题,完善知识体系

学案例1.钠是活泼金属的典型代表,试从你的知识储备加以说明。

该例题目标是围绕钠的特点进行开放性构建,无论是结构、性质、制备、保存,各个角度都可以进行思考,有利于引领学生回归课本,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查漏补缺。课堂讨论也比较容易展开,无论师生互动,依次点评推进,还是生生互动,讨论回答都可以让班级更多学生更加充分讨论,课堂参与力度必然增大。

3.2.2  形成问题链节,巩固核心知识

学案例2.(1)试回顾钠与滴有酚酞的水反应的整个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小结钠的相关性质。

(2)乙醇密度与煤油相仿,能否代替煤油保存钠?

(3)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试回顾现象,分析原因并写离子方程式

(4)钠能否从盐中置换出金属单质?若能,写出一条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例题目标是依据考试条目的重点知识形成简单问题链,学生围绕相对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有结果的获取,巩固了核心知识,更能从细处入手,有思维的发散,最后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喜悦。

3.2.3  利用实验信息,拓宽外围知识

学案例3.(1)如下图甲所示,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钠先在石棉网上熔成一个银白色小球,接着剧烈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火焰(钠及其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都有这种现象,即钠的焰色反应,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变化),石棉网上还会产生淡黄色固体,该固体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发现产物中除淡黄色固体外,还有一些黑色固体。他设想这种黑色物质是Na与CO 2 反应生成的碳单质。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该同学利用装置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搭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各仪器中装入适量相应药品;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B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

实验现象如下:钠在充满CO2 气体的玻璃管中剧烈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的白烟;玻璃管中有黑色物质生成;待玻璃管冷却后,管壁上附着一层白色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D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

该例题的目标是将本专题的主干知识外的相关点进行整编汇总,用钠的燃烧试验进行了关联知识的串联,用探究实验提升了思维层次。这些改编都设立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学案的编制因人而异,但针对核心问题,以问题为驱动,整合资源编制学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学生一定大有裨益。以上浅见只为个人观点,欢迎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孙绍荣主编.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
以问促思,以思促学
厘定原生价值: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问题驱动:衔接作文选材与表达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问题驱动:衔接听力考试题型与听力训练